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合肥市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阻(è) 瓦(shuò) 吊(yàn) 人听闻(hài)
B: 寒(jìn) 问(zé) 琐(xiè) 锐不可(dǎng)
C: 箱(qiè) 愧(zuò) 尬(gān) 笑大方(yí)
D: 荒(miù) 然(yǎn) 隐(yì) 踌满志(zhù)
2、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人选择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与活力。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灰烬”“血”“泥”写出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
D: 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句描绘了“天上街市”的奇景,诗人用两个“定然”,语气肯定,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现实世界。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 “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4、

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碧(yǎo) 透(tì) 味(nì)
B: 日(yì) 静(mì) 上(shù)
C: 延(dànɡ) 挑(xìn) 情(zì)
D: 事(yì) 一(liǔ) 差(cān)
5、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 蜷曲 中流砥柱 养精蓄锐
B: 恻隐 慰籍 略胜一筹 天仑之乐
C: 窒息 哂笑 进退为谷 一杯黄土
D: 彷徨 污秽 锋芒必露 忘乎所以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温驯 安详 家具城 严惩不待 融会贯通
B: 共羸 坐镇 敲门砖 阳奉阴违 名不副实
C: 灌溉 驾驭 哈蜜瓜 和衷共济 沧海桑田
D: 会晤 遒劲 盖浇饭 相形见绌 标本兼治
7、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B: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C: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手机品牌不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而且已远离“山寨”二字。(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和“已远离‘山寨’二字”对调)
B: 赛事是发展青少年足球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绝非不是唯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将“非”或者“不”去掉)
C: 近年来,微信里的各类美食群和代购群,是不少在美华人最活跃的社交。(“活跃”改为“便捷”)
D: 2015年8月,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奖项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的雨果奖。(去掉“奖项”)
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C: 《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作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 法布尔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操纵 默锲 湛蓝 迎风招展
B: 天幕 凛洌 轨迹 生死考验
C: 关键 凌波 循声 白首起家
D: 承载 映衬 沸腾 无怨无悔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 1 )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访”的地点、人物及事件结果。
B: 第一联“犬吠水声中”是指主人不想见客,而养狗守护宅院。
C: 第二联写树丛深处有麋鹿出没,中午也没听见道士敲钟声音。
D: 第三联写道士居所环境,野竹、青气、飞瀑、碧峰共成奇境。
( 2 )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格律诗体,一、二、四、六、八句押韵。
B: 中间两联对仗严谨,“树深”对“溪午”,“青霭”对“碧峰”。
C: “愁倚两三松”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走得太久而渴望回家的心情。
D: 全诗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形象勾勒出“道士”的生活境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三日________

一小舟________

毳衣炉火下船________

(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 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 本文写景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 文章写景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地热能有望成为雾霾治理新配方》一文,回答小题。

地热能有望成为雾霾治理新配方

①人类社会追求的两大主题,一个是健康,一个是能源。当健康和能源这两个主题发生冲突时,比如雾霾当道的眼下,我们的出路又在哪儿呢?答案是地热。

②地热资源是来自地球内心的奉献,地心温度可以达到5000~6000摄氏度,能量巨大。与化石能源不同,地热能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物,也不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与太阳能和风能不同,地热资源是一个连续稳定的能源,它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存在;除此之外,它在地下储层当中,像电池一样储集热能量,这个特点是在能源利用中有待发挥的优势。

③河北省的雄县已经实现了可持续的地热供暖,开采井、回灌井的设计有效解决了可持续供能的问题,开采井(红色的)出来的热水送到供热站经过换热以后,被加热的自来水送到各家各户,降温后的地热水——地热尾水再从冷水井(蓝色的井)回灌下去,实现循环往复的利用。雄县有30万人口,井有70口左右,约1500米的深井,温度在60~70摄氏度,每年冬天90%以上的人口享受了地热供暖。这个地热供暖是清洁的,整个城市几乎没有烟囱。

④程度发育好的热储,勘探开发利用的远景非常好,潜力巨大。初步估算,全国岩溶热储的能量潜力相当于我国目前年能耗的100倍以上。如果把它们的分布与雾霾分布图对比可以发现,吻合度非常高,所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可以有效替代燃煤,缓解雾霾。

(选自《中国科学报》,作者庞忠和,有删改)

( 1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说明了用地热资源替代化石能源,从而缓解雾霾。
B: 本文的说明语言属于生动说明。
C: 第②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地热资源能量巨大。
D: 从说明顺序看,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 2 )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3 )第③中,划线的“约”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 4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包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区域)。在环境保护方面,请你给新区建设提出三条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 1 )①段中"繁衍"的"衍"读音是________,划线词"这里"指的是________.

( 2 )根据语境,③段中划线词"脆弱"的意思是:________.

( 3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

( 4 )这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等。

( 5 )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6 )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泰戈尔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契诃夫

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卢梭

以上名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吢碎ゞ是太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