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_______,获得了海水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________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________出迷人的风姿。

A: 监测 维护 显现
B: 检测 维护 显见
C: 检测 维持 显现
D: 监测 维持 显见
2、对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南阳为古宛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因其地理形势和所处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记叙)
B: 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去。(描写)
C: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记叙)
D: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议论)
3、

对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词的原题而作,“反其意”的意思是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B: 革命的形势,虽然有“风雨送春归”的曲折,但“飞雪迎春到”毕竟是主流,它体现了词人对形势发展的预测和对胜利充满信心。
C: 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内而外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D: 这首词通过咏梅,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乐观豪迈之情。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________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________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________。海洋的和平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


A: 养育 就是 安危与共
B: 哺育 而是 生死与共
C: 孕育 而是 安危与共
D: 培育 就是 生死与共
5、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国风光北国:北方的国家。
B: 大河上下大河:宽广的河流。
C: 驰蜡象原:平原。
D: 舞银蛇山:群山。
6、

选出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衣(suō) 酿(yùn) 静(mò) 黄(yūn)
B: 摸(fū) 应(hè) 鸟(cháo)稀(shū)
C: 戴(lì) 烟(bó) 朗(rùn) 眼(zhǎ)
D: 抖(sǒu) 托(hōnɡ) 花(fán) 蜂(mì)
7、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校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师生创文在路上”的志愿服务活动。
B: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 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的结果。
8、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录毕,送之 走:跑
B: 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叩:敲门
C: 媵人持沃灌 汤:热水
D: 同舍生皆绮绣。 被:通“披”,穿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的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欣赏这样的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B: 如果欧阳修想再收一位门生,从生活现实的角度他应该从“李清照纳兰性德元稹黄庭坚”四人中找李清照。
C: 假如你的一首七言律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140元稿费。
D: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童年》中高尔基捡破烂换钱来给外祖母补贴家用,他的懂事能干让外祖母感动落泪又万般心疼。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本来是个好动的孩子,现在你要他一天到晚坐在家里,他难受得如坐针毡
B: 在春风和煦的星期天,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野外,欣赏美丽的春景,师生共享天伦之乐
C: 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 , 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
D: 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 , 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通过叙述卖炭老人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抢的经过,揭露“宫市”的掠夺本质。
B: 开头六句,在写卖炭老人的炭来之不易的同时,反映出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
C: “翩翩两骑来是谁”,运用反问,强烈讽刺了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丑恶行径。
D: “半匹”“一丈”与“一车”“千余”构成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 2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境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胤之母周氏 ________ ②闻者咸叹之________

③孝绪之必至颠覆________ ④何之及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以”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A: 天下事为己任
B: 跪而拾之
C: 为且噬己也
D: 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③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 4 )结合文本,说说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酌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⑩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摘自《济南时报》有删改)

( 1 )细读第①一③段,分析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在下列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情绪紧张导致压力增加,机体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来保证身体所需的供养,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B: 不良情绪积累对人造成的危害,远比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严重得多。
C: 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是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
D: 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都是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
( 3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划线词语的作用。
①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为了应激,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 4 )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①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②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 5 )读了此文,你认为避免不良情绪伤害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生活中,遭遇不良情绪时,你常用什么方法排遣?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余之敏

①在2015年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目前,这种测试主要有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视频验证码。

③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其他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认。

④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能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

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典籍模糊字符的正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⑥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3期,有删改)

( 1 )阅读选文,具体说说“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 2 )结合选文第②段内容,请你为“验证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 3 )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4 )选文中提到的视频验证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请简要概括其特点和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两题任选其一

一:请以“有他(她、它)真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其中的“他”、“她”、“它”任选其一。

二: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见到这样的情景:鲜艳的花朵遭到了随意的蹂躏,可爱的小猫、小狗遭到不经意的虐杀,低收入者遭到无端的鄙视,残疾人受到莫名的嘲弄……作为生命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我们不应该漠视任何生命,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要求:①若选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二,请根据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对你痴痴醉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