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 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 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流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D: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和文化水平相得益彰。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 疫情期间,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宅家学习的重要性,不一样的假期给了我不一样的收获。 D: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疫情期间,家成为同学们学习的主要场面。 B: 全国各地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农机具总量预计超过2000万台套以上。 C: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的有力武器。 D: 各地妥善、合理地对待外籍病患,不是展现了大国热忱,而是体现了大国责任。 |
4、 | 下列关于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作品,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 《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画卷,展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精神风貌。 C: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纪实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D: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唯独对长征表达了鄙夷之意,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决策上的失败。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驻扎 夜幕 剃须刀 真知灼见 不容质疑 B: 蹦跃 报歉 度假村 逢场作戏 甘拜下风 C: 宣泄 抉择 满堂采 德高望重 等闲视之 D: 坐标 安详 洽谈会 包罗万象 容光焕发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 惊惶 循环 仰慕 一反即往 B: 条幅 懊丧 浊流 蜂围蝶阵 C: 忧郁 挑逗 气慨 不期而致 D: 典藉 狂澜 伶仃 本末倒置 |
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文中描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他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B: 《荷叶·母亲》是一篇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其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C: 《济南的冬天》是有着“人民艺术家”之称的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和《背影》等。 D: 《蚊子和狮子》选自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
9、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今年三月,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C: 湖南卫视举办了“快乐女声”歌手大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D: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消声匿迹多年的桃花水母频频重现浙江各地。 C: 少数年轻人通霄达旦地玩电子游戏,这样既荒废学业,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D: 这部小说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 “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D: 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橄榄 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 ( 1 )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故 人 名 为 谏 果。 ( 2 )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3 )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漂泊是“行遍天涯千万里”的豪情,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快意,是“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失落,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抉( )择,是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欲念,是一个遥远而又清晰的梦!有漂泊,就会有乡愁。乡愁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狂放, ,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chóuchàng( ),是“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的消魂,是长亭更短亭,一程又一程牵引出来的忧伤,是一个不松不紧的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文】___________
老师,请放开你
春天一样温暖的手
让我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
磕磕碰碰向前走
别担心我会跌跤
即使摔破细嫩的皮肉
我也不会拉着你的衣角哭泣
在阳光或风雨里浑身发抖
老师,亲爱的老师
请松开你慈爱的手
让我踩着坚实的土地
与一切困难一切胜利交朋友
【乙文】
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汪微微
①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个不怒自威的退伍军人。平日里话不多,习惯用眼神制止并解决纷争与事端。
②对男生,他实行军事化管理。课间十分钟,其他班的男生疯得东倒西歪,我们班的男生则挺拔地站立着,有序地排队,轮流着立定跳远,玩得像上课一样规规矩矩又铿锵有力。
③对女生,他力推淑女教育。说话要不疾不徐,微笑要张弛有度;裙子要过膝,不许撩起下摆擦汗,不能光脚穿凉鞋;坐不能弯腰驼背,站不能含胸低头;课外少看电视多读书,每天练习毛笔字……
④乡村的孩子平时散养惯了,一个个野得像泼洒一地的阳光,哪里收得住?一学期过去,没几个能真正坚持下来的。做得最好的,是和我们同班的他的女儿。我们既同情她的别无选择,又钦羡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却自有一种说不出的美,眼中闪烁着看得见摸得着的柔软和善意。连最捣蛋的男生路过她身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屏声敛气。
⑤多年后,在家乡的街头,她穿一袭蓝底白花的连衣裙,绾着低低的发髻,静静地站在那里。嘈杂如水,流到她身边,却自觉地绕道而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轻轻地点头,微笑致意,温婉得既优雅高贵又接地气。
⑥原来,她被打磨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美,过去叫教养,现在叫气质。
⑦初一时的语文老师,是个有着慢条斯理智慧的老头儿,他惩戒我们的惯用伎俩是写检讨。检讨的内容直接照搬作文要求:文笔要好,感情要真,题材不限,风格却要自成一家,字数不能少于800字。最可怕的是,要一式54份——班上共54个人,人手一份。字迹要沿用书法课上的工整与气势。
⑧有一回上课,他迟到了几分钟。不待他道歉并解释原因,台下一片亢奋的叫喊声,大家一起喊:54,54,54!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
⑨从此,他再也没有让我们写过检讨,却要求大家记日记。算算,一天不过就一篇,我们胜者为王居高临下地同意了。
⑩毕业后和一干人去看望他,说起这段往事,他笑:小小少年是一块块璞玉,但雕琢要讲究方式和技巧。写检讨是假,练笔练字才是真。然后他转过头,对我说:“你的字,有蝇头小楷的功底;你的日记,也最好看。”
⑪原来,我们最终学会的,是不要错过自己。
⑫高二时的语文老师,是个忧郁的诗人。他为人低调又不羁,平时见他背影的机会比正面还要多。有一次上课讲诗歌的结构与特点,他找来了几本自己以前写的诗集。讲台上的他,眼神干净明亮,有一种未经世事的洁白,像正在做梦的少年。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讲到动情处,他会停下来,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眼神比远方还远。
⑬课后很久,我心里仍蓬勃得静不下来。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它干净清洁,美好亲切,散发着梦想的味道。最难得的是,它离我这样近,一声轻唤便足以叫醒我,而不只是远远地隔空感动我。
⑭后来,我开始偷偷写诗,不在乎写得好不好,不去想有没有用,也不在意是否有人懂,愿意写下去并能很好地写出来,对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⑮原来,梦想是一种让你觉得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谢谢你,盛装莅临我的成长……
( 1 )根据你对甲文的理解,为该诗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并说说理由。A.心声 B.请求 C.放手
( 2 )乙文叙写了三位老师不同特点和对“我”的影响,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人物 | 特点 | 对“我”的影响 |
小学时班主任 | 不怒自威的军人 | ________ |
初一时语文老师 | ________ | 让我们学会不要错过自己 |
高二时语文老师 | 忧郁的诗人 | ________ |
①他也不恼,乐呵呵地看着我们,眼里的宠溺能湮没掉每个人。(自选角度,品析此句的表达效果)
②他一字字念,一句句写,一段段讲其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韵,以及写诗的心境和曾经沉睡的梦想。(品味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 5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作:
请以“我把 送给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如“微笑”“孝心”“尊重”等;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