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心态健康,就能正确认识自我,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辩证看待成败得失,勇敢面对困难挫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敬业乐群的精神状态。 C: 不是说高学历就一文不名 , 但把自身命运放在一纸文凭上,显然是不靠谱的,也是危险的。 D: 跨越两千余年时光,茅台酒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再一次展现了它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腈纶(jīng) 黧黑(lí) 寒噤(jìn) 出轧(zhá) B: 襁褓(bǎo) 卑劣(bēi) 彷徨(páng) 堕落(duò) C: 指摘(zhāi) 推搡(sǎng) 驰骋(chěng) 漩涡(wō) D: 棱角(jué) 虔诚(qián) 衰竭(jié) 演绎(yì) |
3、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宋: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张岱。 B: 年号:庆历、崇祯、元丰、太元。 C: 泰戈尔:《飞鸟集》《向太阳》《新月集》《吉檀迦利》。 D: 律诗:《月夜忆舍弟》《水调歌头》《商山早行》《长沙过贾谊宅》。 |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冰雪初融,江河日下 , 涓涓细流润泽万物,美好的春天已然到来。 B: 当今世界,各国必须守望相助,休威与共 , 共同抗击这场疫情。 C: 山东医疗队星夜驰援湖北,忘乎所以地投入救护工作中,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D: 新冠疫苗首批108位志愿者在一期临床试验中身先士卒 , 完成接种。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uī) B: 腌臜(yān) 捯气(dáo) 荣膺(yīng) C: 醋栗(lì) 坎肩(kǎn) 魁梧(kuí) D: 盘桓(huán) 顷刻(chuò) 俯身(fǔ) |
6、 |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②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⑤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 ⑤②④①③B: ①⑤②④③ C: ⑤④③①② D: ①④②③⑤ |
7、 |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锋芒必露 可歌可泣 警报迭起 迥乎不同 B: 大庭广众 心有灵犀 千均重负 海市蜃楼 C: 忧心忡忡 跚跚来迟 历尽心血 仙露琼浆 D: 惊涛澎湃 不以为然 天涯海角 鞠躬尽瘁 |
8、 |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 “不平凡”为线索,《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B: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C: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剧本塑造了夏洛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这是一部著名的喜剧。 D: 《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既讽刺了庸医,也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观念。 |
9、 | 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是“责任心”, ②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 ③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 ④二是“趣味”。 ⑤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⑥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⑦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⑧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A: ①④③②⑤⑦⑥⑧B: ①④③⑤②⑥⑧⑦ C: ③①④②⑤⑦⑥⑧ D: ③①④②⑥⑧⑤⑦ |
10、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B: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 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 1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__”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 )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闲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螳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舟回 /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布:投映 B: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蛇:像蛇一样 C: 而此独以钟名 名:名字 D: 自以为得其实 实:真相 (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为排解内心苦闷,探山访水而写的一篇精短游记。 B: 乙文以游踪为顺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钟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再现了作者月夜独游石钟山时的见闻和独特感受。 C: 甲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传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听见水声的高兴——发现小潭的欣喜——欣赏美景的愉悦——难耐凄清的悲伤。 D: 虽然都是游记,但两文在写法上却各有千秋。甲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记叙、描写和议论为主。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化学尘暴离我们有多远
①2004年5月的一天,环保志愿者郑柏峪和当地蒙古族牧民依德尔到查干诺尔湖种碱篷(一种耐盐碱灌木)。忽然,依德尔大叫:“那家伙来了!”只见干湖盆中一股白色的烟柱突然腾空而起,像原子弹爆炸一样,不断扩大上升,直冲千米高空。几分钟后,风在湖盆中卷起大片白色烟尘,就像海啸中的浪头,向两人迎面扑来。
②一些专家学者怀疑:近年来,我国暴发的某些沙尘暴与过去的有所不同,这种沙尘暴是否由一些颗粒小,质地轻的物质构成,并含有特别的化学成分?
③根据国家地质试验测试中心的分析测试结果,北京于2006年4月16日和2010年3月19日暴发的两次沙尘暴,含盐量分别为2.36%、2.32%,接近海水3.5%的平均含盐量。显然,北京沙尘暴含有盐碱成分。
④这些盐碱物质究竟来自何方?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沙尘暴的沙尘源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以及黄河河套地区的毛乌素沙地和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地。沙尘暴携带有害盐碱物质,与上述沙尘源区不无关系。
⑤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内蒙古等地持续大旱,导致当地许多盐湖干涸。
⑥一部分专家认为,含有盐碱成分的尘暴是化学尘暴。地质研究员韩同林说,我国整个西北部地区的干涸盐湖面积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盐碱地面积有40万平方公里,为化学尘暴提供了大量的“弹药”。
⑦北京雎北有走量干涸盐湖,海拔高度通常在1400米左右,而北京只有50来左右。郑柏峪打个比方:“这种落差,使得盐碱的扩散就像从房檐上往北京撒胡椒面儿一样。”
⑧我国盐湖的沉积矿物有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盐等70种,盐湖卤水中还含有钠、钾、钙、镁、锂以及重金属元素、重放射性元素等60余种化学组分。沙尘暴的远距离传输不仅携带大量源头的组分,而且会不断加入途经地区表层土的组分。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不仅来源于沙漠地区的沙尘,而且沙尘暴途经的干盐湖、盐渍土也被大风席卷到北京,进而影响北京的大气质量。
⑨有人认为,我国并不存在真正的化学尘暴,而且尘暴中带点盐碱没什么大不了。
郑柏峪则表示,实际上,有时候北京暴发的沙尘暴是化学尘暴,携带粉尘和盐碱等物质,其中几乎不含沙,可以远距离传输,并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
⑩韩同林认为,现在的沙尘暴往往是一种含盐碱的粉尘。粉尘来自沙尘源区及路经地,盐碱主要来自内蒙古等地的干涸盐湖。它们都具有极小的粒径、很大的表面积、偏小的比重,很低的风速就能将之扬起,因此,其危害性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⑪对此,一些医学专家也给出医学方面的解释:北京暴发沙尘暴期间,上呼吸道感染、接触性皮炎、急性结膜炎等病患者之所以比平日增多二至三成,是因为沙尘中悬浮 着大量颗粒物,其中的细粉尘过多、过密,尤其是PM2.5等微细颗粒,鼻腔难以将其过滤,最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处,从而导致相关疾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概括本文说明内容。( 2 )本文开篇有何作用?( 3 )本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 4 )文章第⑪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 5 )为什么说现在的沙尘暴危害比想象的大得多?请概括说明。( 6 )本文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消失的故乡
谢冕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 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日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了。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 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 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的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
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长满水草的河渠,③ ________ ;充满欧陆风情的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④________ 等。
( 3 )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4 )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简要点评。【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 5 )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对此,你有何感想或思考?( 6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我深深地感受到
要求:①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