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B: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便舍船 屋舍俨然 D: 不复出焉 不复得路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听老师讲课时,应尽量避免讲小话。 B: 我国人工栽培山茶花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C: 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
3、 | 请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 《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艾芙·居里。 B: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其诗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 C: 新闻具有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客观、语言简洁准确、报道及时等特点。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冬季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 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使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
5、 | 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男有分,女有归(回归)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B: 去国怀乡(国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 C: 次北固山下(停泊)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D: 清风徐来(慢慢地)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信) |
6、 | 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B: 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 C: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没有毛发的地方) D: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
7、 |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尔·盖茨在采访中说,自己能够正视一个没有软件的未来,因为有人可能正在致力于带来某种具有石破天惊意味的创新。B: 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巍峨磅礴的重峦叠嶂,令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C: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二者形影不离 , 同样重要。 D: 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惟妙惟肖 , 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
8、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mì) 窗棂(níng) 憔悴(cuì ) 拈轻怕重(niān) B: 恼愠(yùn) 怅惘(wǎng) 间或(jiàn) 矫揉造作(jiāo) C: 自矜(jīn) 谒见(yè) 佝偻(gōu) 瞠目结舌(chēn) D: 翩然(piān) 翌日(yì) 轻觑(qù) 巧妙绝伦(lún) |
9、 | 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 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 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各级人大代表审议和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B: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 C: 浙江省是洪涝灾害频发的省份,近年来,我省增强洪涝灾害防御、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D: 通过大家的努力,使香积素食文化和灵隐腊八节习俗成功入选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诗词鉴赏,完成后面问题。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2 )“城春草木深”中“深”字有何含义?( 3 )诗中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1) 。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 及是,钟会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①:“康欲助毋丘俭②,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③典谟④,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⑤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节选自《晋书·嵇康传》) (注释)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②毋丘俭:与后文“山涛”“华士”“少正卯”都是人名。③非毁:诽谤,诋毁。非通“诽”。④典谟:指礼教。⑤靳固:吝惜。 (乙)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2) 。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选自《世说新语·简傲》) (丙) 赠秀才从军诗① (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②。流磻③平皋,垂纶④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⑤。郢⑥人逝矣,谁与尽言。 (注释)①本诗是嵇康送其兄嵇喜入司马氏军幕时所作。②秣马:喂马。③流磻:用石弹打鸟。④垂纶:钓鱼。⑤得鱼忘筌:出自《庄子·外物》,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⑥郢:楚国的都城。 (评论)叔夜此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惟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嵇叔夜与侄榎》) ( 1 )为句中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义项。①不可起 ________ 钟起去 ________ A.起身 B.兴起 C.产生,出现 D.举用 ②顾以康为虑耳________ 康顾视日影________ A.难道 B.回头 C.探望 D.只是 ( 2 )(甲)文为传记,(乙)文为笔记小说,两文都提及“嵇康锻铁”之事,但语言的风格不同。下列两句话摘自两文的空白处。请你将其分别还原,并简述理由。A.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B.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 3 )下列对钟会“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句话的理解评论,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钟会虽不直言回复嵇康,却不甘示弱,一来一往,亦显玄妙。 B: 钟会这句话是给自己下台阶,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处境。 C: 钟会虽未明说,但已领教了嵇康对他的藐视,心怀怨恨。 D: 钟会乘兴而来,领悟了嵇康的玄言妙义,于是兴尽而去。 ( 4 )有人说,嵇康的《赠秀才从军诗>最显其神采,但后人对这首诗的归类存在争议。你认为它应该属于以下哪一类?为什么? A.咏怀诗 B.赠别诗 ( 5 )黄庭坚评论嵇康“其诗清丽,其人不俗”,你如何理解嵇康的“不俗”?请结合上面诗文简要谈谈。 |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部分数据如下。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 ||||
年份 | 网络在线阅读 | 手机阅读 | 电子阅读器阅读 | 平板电脑阅读 |
2016年 | 55.3% | 66.1% | 7.8% | 10.6% |
2017年 | 59.7% | 71.0% | 14.3% | 12.8% |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 ||||||||
年份 | 纸质媒介 | 数字化媒介 | ||||||
图书 | 报纸 | 期刊 | 互联网 | 手机 | 平板电脑 | 电子阅读器 | ||
2016年 | 20.2 | 13.2 | 6.6 | 57.2 | 74.4 | 13.9 | 5.5 | |
2017年 | 20.4 | 12.0 | 6.9 | 60.7 | 80.4 | 12.6 | 8.1 |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
【书香安徽】
安徽文明网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全民阅读知识电视大奖赛”,“中华经典诵读电视大奖赛”,“书香家庭、亲子悦读”……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又如约而至。4月16日,记者从省新闻出版局广电局获悉,第五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将于18日在滁州全椒县举行,按照长年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要求,全年活动不间断,每月活动有亮点,通过5个系列25项重点活动,把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引向深入。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①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整体来看,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叫爬山虎,在植物类中属葡萄科。我的卷须端长有吸盘,使我成为爬山爬墙的好手。
②我占地少,生长快,覆盖面积大。我国不少城市绿化覆盖率较小,房屋毗连,大量开辟庭院的可能性较小。例如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洲地面积目前只有0.96平方米,绿洲地覆盖率只有11.7%。而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2年,墙面的绿洲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爬满。
③我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我的叶片较大、呈广卵形。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我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又可以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因而降低室内温度。我的卷须式吸盘能吸收墙上的水分,有助于潮湿房屋的干燥;而干燥季节,有我遮蔽墙面,又可以保持房屋的温度。我的绿洲叶能制氧,是空气中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我的枝叶攀缘在围墙、房屋的墙面上,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④[ ],我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我喜阳,又较耐阴,耐干旱,种植后一般不需管理,只是在夏季久旱不雨、土壤过干时,浇些水就可以了。我既可地栽,又宜盆植,播种、压条、扦插都能繁殖生长,但最简单的是扦插。早春时剪取藤枝一段,直接插入土中,5月中旬就能生长发芽,倚墙攀缘。不久,我便能送给您一片绿阴。
( 1 )在第④段[ ]内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A: 我耐干旱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疏忽,因为不坚持,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丢失一些东西,如丢失钥匙,丢失钱包,丢失学具……甚至丢失我们的原则、自信、人格与尊严;因为努力,因为坚持,我们又会找回这些东西。请你回望自己的初中生活,按要求作文。
题目:找回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