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 “张这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yé) 立(sǒng) 笑(hōng) 轻怕重(niān)
B: 热(kù) 职(xùn) 色(mù) 战战兢(jīng)
C: 狭(ài) 蜿(yán) 塌(dān) 根问底(páo)
D: 废(xū) 险(zào) 目(xiàn) 前顾后(zhān)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地方政府启动防暴雨三至四级应急响应措施,救援人员紧急赶赴前线,群众自发救灾。
B: 艺术的魅力在于慰藉人的灵魂,比如音乐能延缓人们疲惫的身躯,放松紧张的心理。
C: 南方园林的人文意味,深深地吸引你驻足;北方园林的大气,让人频频留影;荟萃园林区域的风格多样,让人惊叹鬼斧神工
D: 为迎接G20的召开,杭城临街的门和窗都做了细节上的改造,看似简朴却别有用心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②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③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
④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 《资治通鉴》是北方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C: 《故乡》《风筝》都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D: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出自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下面是某学者对他的学生说的一段话,最能准确概括学者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有人说: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A: 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不能做学问。
B: 有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也不能做学问。
C: 做学问不仅需要图书馆和实验室,更重要的是要有决心。
D: 做学问不需要图书馆和实验室。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囵(hú) 盛(dǐng) 瘦(xiāo) 国(shāng)
B: 侦(jí) 子(huǎng) 视(níng) 商(yú)
C: 收(lǎn) 非(nán) 躬(jū) 立(zhù)
D: 利(xī) 睨(pì) 诡(jué) 首(jī)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B: 党政机关人员若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亵渎职责且辜负人民的重托。
C: 不学无术的他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后,买了不少书画,竟也学会了附庸风雅
D: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10、

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 ___ 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③①
D: ①②③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1 )“东栏一株雪”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 2 )诗人借咏梨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

刘羽冲,沧州人。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劝说。③[沟洫(xù)]沟渠。

( 1 )根据文段意思填空。

①《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应为 ________

②《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①像角一样的古代量器和盛酒器具;②较量,竞争;③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角”的义项应为________。(填序号)

( 2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理解:这句话表现出了讲学家因能正确探究事物的道理而拥有的谦虚和自信,所以被人们所信服。
B: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翻译:(石头)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理解:河中石兽最后被打捞成功的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实践经验是极其丰富的。石头在水流的反冲击力下,终会被冲到河的上游。
C: 古人岂欺我哉! 翻译: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理解:刘翀只会死读书,不能结合实际进行变通,种种实践都失败了。他却一直不悟,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写书的古人在欺骗他。
( 3 )从甲文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遇事不可“________”,老河兵依靠自己丰富的实际经验方才判断出沉石的正确打捞地点;乙文告诉我们“ ________”的道理,刘羽冲死读古兵书和古水利书,屡次失败。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________。(①②空用原文问答,③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下午,这个人发现了一些痕迹,那是另外一个人留下的,他不是走,而是爬的。他认为可能是比尔,不过他只是漠不关心地想想罢了。他并没有什么好奇心。事实上,他早已失去了兴致和热情。他已经不再感到痛苦了。他的胃和神经都睡着了。但是内在的生命却逼着他前进。他非常疲倦,然而他的生命绝不肯死。正因为生命不肯死,他才仍然要吃沼泽中的浆果和鲦鱼,喝热水,一直提防着那只病狼。

他顺着那个挣扎前进的人所留下的痕迹向前走去,不久就走到了尽头——潮湿的苔藓上摊着几根才啃光的骨头,附近还有许多狼的脚印。他发现了一个跟他自己的那个一模一样的厚实的鹿皮口袋,但已经给尖利的牙齿咬破了。他那无力的手已经拿不动这样沉重的袋子了,可是他到底把它提起来了。比尔至死都带着它。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他可以活下去,把它带到光辉的海洋里那条船上。他的笑声粗厉可怕,跟乌鸦的怪叫一样,而那条病狼也随着他,一阵阵地惨嚎。突然间,他不笑了。如果这真是比尔的骸骨,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如果这些有红有白,被啃得精光的骨头,真是比尔的话?

他转身走开了。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他一面摇摇晃晃地前进,一面暗暗想着这些情形。

( 1 )根据选文有关内容,你能设想他与比尔之间曾经发生了什么事吗?用自己的话概述出来。

( 2 )如何理解“然而他的生命绝不肯死”这句话?

( 3 )“哈哈!他可以嘲笑比尔了”。为什么他可以嘲笑比尔?(用原文回答)

( 4 )“他怎么能嘲笑比尔呢?”这一句是________句,改成陈述句是________。应这样理解这句话:________

( 5 )“不错,比尔抛弃了他;但是他不愿意拿走那袋金子,也不愿意吮吸比尔的骨头。不过,如果事情掉个头的话,比尔也许会做得出来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 6 )如果比尔没有抛弃他,你觉得他们能走出困境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象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禽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叫嚣:________________ ②引吭:________________ ③局促:_______

( 2 )选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展现白鹅的___________之气,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的写法,展示白鹅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 3 )第2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与鸭子和狗相比,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结合选文进行简单分析。

( 4 )选文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京剧里的角色行当,除了净角,你还知道哪些?

四、写作(分值:60分)
带着憧憬,一路走来,一路成长。在成长的人生旅途中,有些人和有些事总是会让我们的心灿烂无比;有些人和事总会让我们的心无比灿烂。

请以:“灿烂我心”或“我心灿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记叙为主;(2)涉及到校名、班名、人名,请用XXX代替;(3)字数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类似爱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