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嘹亮 澄清 皂荚树 喜出望外 人迹罕至 B: 禁锢 缥缈 薰衣草 美不盛收 见异思迁 C: 静谧 温训 滑稽画 截然不同 神采奕奕 D: 虐待 硬郎 麝香鸭 杞人忧天 怪诞不经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 , 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B: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 王老师义正词严地批评了迟到的同学。 D: 桂林的奇山胜景,巧夺天工 , 吸引着无数游客去观赏。 |
3、 |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B: 《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C: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 D: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以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图画。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十月份,全省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B: 为了磨练同学们独立精神,学校准备在今年暑期举办了生存夏令营活动。 C: 在审议政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建议。 D: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装红绿灯,大家进出校园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
5、 | 下列各句子划线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作为知名专家,您能屈就担任我社顾问,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 下课铃响了,李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C: 老黄,今天是您九十五岁生日的大喜日子,我们祝您长命百岁。 D: 杨教授已谈了自己的真知灼见,算是抛砖引玉 , 下面请诸位发表意见。 |
6、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为了泡制好春酒,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 不仅从冬至日开始就泡,还放入了八宝,等到一个月后才喝。B: 天津卫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以是个做买卖的好地界儿。 C: 杨巴果然能说会道 , 一通说辞既让中堂大人明白了那是芝麻,又照顾了中堂大人的面子。 D: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孩子们对此乐不思蜀。 |
7、 | 下列划线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忘本,要记得在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 他炯炯有神地弹奏着《命运交响曲》。 C: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 , 它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D: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辍学的孩子们重返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妈妈再三解释,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B: 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C: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D: 等到他不用牵也能走的时候,他却珍惜起那两条腿儿,不愿多走,时常要抱。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B: 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 D: 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看他总是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要不,你找个机会去了解一下情况吧。B: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许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等。 C: 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桃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的味道。 D: 艺术的训练过程毕竟很枯燥,单靠孩子自己的意志力有时难以坚持,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严格要求,让孩子学会持之以恒。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释】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 1 )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___节。( 2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燕王好乌,庭有木皆巢①乌,人弗敢触之者,为其能知吉凶而司②祸福也。故凡国有事,惟乌鸣之听。乌得宠而矜③,客至则群呀之,百鸟皆不敢集也。于是大夫、国人咸事④乌。乌攫腐⑤以食腥于庭,王⑥厌之。左右曰:“先王之所好也。”一夕,有鸱⑦止焉,乌群睨⑧而附之,如其类⑨。鸱入呼于宫,王使射之,鸱死,乌乃呀而啄之。人皆丑之。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巢:搭窝。②司:掌管。③矜:自尊自大。④事:饲养⑤攫腐:抢夺腐肉。⑥王:指后来继位的燕王。⑦鸱(chī):鹞鹰,一种鸟类。⑧睨:斜眼看。⑨如其类:好像对待自己的同类一样。 ( 1 )判断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国人咸事乌 咸:全,都 ________ ②乌群睨而附之 附:靠近 ________ ③人皆丑之 丑:丑陋 ________ ( 2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人弗敢触之者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B: ①乌得宠而矜 ②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 ①客至则群呀之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①乌攫腐以食腥于庭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鸱入呼于宫,王使射之,鸱死。 ( 4 )选文中的乌鸦意指朝廷中的“奸佞小人”,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其形象特点。( 5 )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为后来继位的燕王提两条治理国家的建议。 |
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回答题目
不动笔墨不读书
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
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
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
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
(选文有删改)
我与袁隆平院士的二三事
李政
2010年我有幸进入湖南袁氏农业超级稻推广有限公司工作,公司的办公场地设在长沙袁氏农业集团里面,主要从事超级杂交水稻种子的示范推广与销售,实行统一的超级稻种子,超级稻专用肥料,专用配方农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一条龙全方位配套服务。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的追求是让杂交水稻走向全世界,并让杂交水稻的产量达到1000公斤。他成功了!他解决了世界三分之二人口吃饭的问题,倍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那一年,袁院士80岁,正是第三期超级稻亩产达到90O公斤攻关年,我们组建公司进行超级稻的推广正合袁老心愿。
公司召开袁氏农业超级稻推广启动会议的那天,省内省外热忱于超级稻研究与推广的仁人志士近百余人,聚集在省会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会议大厅,共商超级稻的推广发展大计。
会议结束后,袁院士很兴奋地和参会成员合影留念。我拿着数码相机还拍摄了许多单个人员与袁老师的合影照片。最后我把相机递给身边的一位同事,授意他拍一张我与袁老的合影。我走到袁老身边挽着他的左手臂说:“袁老师,我也想同您合张影。”袁老笑颜可掬地偏过头来问我:“你是哪个单位的呀?”我回复说是定安公司的,袁老一听,连说了三个“好”字。
就这样我和袁院士这位世界名人的合影照诞生了。
袁老能同意与我这无名小辈合影拍照,我知道了这张照片的尊贵与份量。
(批注)尊贵与份量:既______来之不易,又____认可。)
袁老一般不轻易与人合影拍照的,但只要是从事杂交水稻生产与推广行业的人,如有要求合影拍照的,袁老他都不推脱。
我随同袁院士参加过两次大型超级杂交稻的观摩展示活动。一次是我们公司在湖南桃源县漆河镇明月村组织主办的“全国百强超级稻展示观摩会“。那年袁老81岁,陪同全国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科研院所领导、专家学者、种企老总总共2O0多人参加了观摩。事前公司副总经理安排我保护袁老的安全。那天,我紧挨在袁老身边,田间行走时我走在袁老的前面,遇到田间有较宽缺口的地方,我就想去扶袁老一把,生怕他一脚踩空摔倒,可我的手刚触及他的手肘,袁老一甩手把我推到身后去了,并说:“不用,不用,你走你的。”别看袁老80出头了,走在窄窄的田间小道上,步履轻盈稳当,健步如飞哩。
(批注)步履轻盈,健步如飞:既____,又____。)
另一次是随同袁院士一行到湖南南县白洋湖村,观摩水稻专家白德朗博士选育的超级稻新品种D两优15号百亩示范片。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特别适应洞庭湖区种植,通过现场测产验收,亩产达到836公斤,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市县领导、种企老总对该品种给予高度赞赏与肯定,种植农户非常满意!
当我们要离开白洋村时,当地村民组组长杨财喜提着村民自发凑起的一篮新鲜鸡蛋和两只黑土鸡硬要送给袁院士,袁老哪里肯收啊,反反复复推了好多次。(反反复复,这来回的动作,既写出了村民对袁老的感激,又体现出袁老的质朴。)他对乡亲们说:“大家的一片好意老袁我心领了,你们把超级稻种好了,产量提高了是给的我最好礼物。再说你们把一只鸡养大不容易,千把糠万把米才能长大。你们硬要送给我那也行,这两只鸡和一篮鸡蛋共三百元,我给钱。”说完叫秘书掏钱。
“这个钱我们绝对不能收,您为农村老百姓的粮食收成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八十多岁了还在奔波,我们看了都心酸,这是我们种田人的一点小心意,您一定要收下。”杨组长一边说着,一边抓着篮子提手死死地压在袁老手里。袁老还是不肯收,一直在推让。
站在身后的南县县委书记徐德华出来解围了,他拿开杨组长的手对袁院士说:“这点东西您收着,算我的,我也是您的学生,就算是学生孝敬老师的一点心意,也是南县人民的一点心意!”徐书记把鸡蛋篮子交给袁院士的秘书,然后自己掏出300元钱硬塞给了杨组长。过后,衰老又将300元钱悄悄放进了徐书记的衣兜。
平时,省里领导、其他专家学者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找袁老谈事情,如果办公室里找不到人,袁老秘书习惯了带人到他的试验田里找准能找到。
袁隆平院士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世界人口饥饿问题的法宝。西方国家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称为“东方魔稻”,国际上把它称做继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如今,89岁的袁老还在为杂交水稻产量提升而奔波。
——选自《光明日报》
( 1 )根据选文内容,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忌套作,忌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