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潍坊新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衔觞赋诗,以乐
B: 亦不详姓字
C: 亲旧知如此
D: 言兹若人之俦乎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B: 爷爷驾驶着一条小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
C: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忍俊不禁地笑容。
D: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3、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 )
A: 裴旻的剑舞
B: 公孙大娘的舞蹈
C: 吴道子的画
D: 郑板桥的竹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才能寻觅人才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


A: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5、对下列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 )
A: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他摸钱)
B: 郑屠整整的自切了半个时辰。(郑屠切时辰)
C: 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我干事)
D: 孔乙己身材高大。(孔乙己高大)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音乐节目,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性,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D: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7、

下面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shěng) 然(hè) 污(suì) 人声沸(dǐng)
B: 步(dù) 徨(páng) 祷(qǐ) 为人知(xiǎn)
C: 踌(chú) 妒(jí) 哽(yè) 回环折(qū)
D: 重(hè) 痛(zhì) 育(pǔ) 鞠躬尽(cuì)
8、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搏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D: 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奈烦的。
9、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yùn) 静(mì) 言简意(gāi)
B: 彩镜(léng) 确(záo) 人听闻(hài)
C: 临(lì) 甲(kuī) 咄逼人(dōu)
D: 憔悴(qiáo cuì) 听(líng) 随声附(hè)
10、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之,又何
B: 小大之 , 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先帝不以臣
D: 我孰与城北徐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细读下面诗句,选择喜欢的一句,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古镜

(宋)沈括

【甲】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 1 )下列给【乙】段中画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 2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收人而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 观之同者何人(《爱莲说》)
C: 又他家所藏才美不外(《马说》)
D: 文画铭字无纤者渔人甚之(《桃花源记》)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 4 )①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________”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________(用一个词语概括)。

②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完成后面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 2 )第③段划横线句子中“央求”换成“期待”行不行?为什么?
( 3 )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 4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什么?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北大荒的雪

肖复兴

①在北大荒,我喂过一年多的猪。猪号在我们二队最西头,再外面就是一片荒原,空旷得犹如到了天之外。猪号算我一共四个人:本地老乡老黄,山东汉子小尹,班长老王。班长叫王习凯,待我很好。在他眼里,我还是个孩子。

②我到猪号报到是冬天,我和小尹住在烀猪食大屋旁的一间小屋里。每天收工,老王和老黄回家前,都要嘱咐我们,别贪睡,警醒点儿,要是半夜下雪,别忘了起来看看猪栏有没有被风雪吹开了。猪号的冬天,这是最让人头疼也最让人警惕的大事。

③这样的大事,在那一年的冬天,让我赶上了。一天半夜里,呼啸而至的暴风雪,像莽撞的醉汉一样,使劲儿扑打着我们小屋的窗户。我睡得死,小尹把我推醒,跑到猪号一看,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猪栏都被吹开了,一群猪八戒正在疯狂地往荒原上拥。暗夜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雪片子越来越大。跑到荒原上的猪,我根本看不清,小尹在猪号干了好几年,有经验,我就紧跟着他往前跑。

④这时候,老王和老黄也从各自的家里赶了过来,跟着我们一起追猪。在北大荒六年,我是第一次在半夜里跑到荒原上,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雪。可能是因为在夜色的衬托下,风雪显得比白天更为可拍,更为疯狂。

⑤不过,老王和老黄一来,我和小尹就有了主心骨,暴风雪也不那么可怕了。就是这样一定心,一走神,我一脚踩空,掉进了雪窝子里。立刻,鼻孔里,嘴巴里,脖领里,全是冰冷的雪花。眼前一片漆黑,脑子里一片空白。

⑥我已经不知道,最后我是怎么被老王他们从雪窝子救上来的了。我也不知道最后他们是怎么把那群猪八戒赶回猪栏。那时我已经冻成了雪疙瘩。等我睁开眼睛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老王家中的炕上了,还盖着他家唯一的一床棉被。老王的老婆抱着一盆雪花,正在用雪给我从头到脚地揉搓。睁开眼睛,我看见的是老王的老婆那一双明澈的眼睛,正笑着看着我。想想,那时候,她也就是四十岁上下的样子。

⑦每逢想起暴风雪后的老王一家,想起老王家的那铺热炕,那床棉被,我都会忍不住涌出感既:知青,如今早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需要有心人善良地去抚模,才能够感受到它的温度,但是,谁还有当年老王和他老婆这样的耐心与诚意呢?

⑧前几年,我重返北大荒。我特意找到老王的家。老王刚刚和一群知青到队部大会议室去了,家里只剩下老王的老婆一个人。 她走近我的身边,用眼睛凑近我,仔细瞅了瞅,认出了我,一把拉住我的手,连声对我说:“我的心脏不好,眼睛也不好,一只眼睛是假的了,我不敢和老王去队部看你们。”

⑨握住她那瘦骨嶙峋的手,我说不出一句话,我看见她昏花而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花。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那年暴风雪夜里地用雪为我擦身时望着我的眼光。那时,她的眼睛,明如秋水,是那样的清澈!

⑩走出老王的家,老王的老婆一再坚持要送我。

⑪刚刚送出院子,她忽然一屁股就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佝偻的胸脯起伏得很厉害。毕竟七十多岁了,那天,阳光格外地强,热浪涨涌。我赶紧扶她起来,想送她回家,她摇摇头说:“不碍事的,老毛病了,一回儿就好。让我送送你,送你到路上,我看不清,能感觉着你走远。”

⑫她就这样一直把我送到队里的土路上,走了老远,我回头看见她站着站着,一屁股又坐在土路上,向我使劲地挥着手,又摆着手。

⑬那一刻,我不敢再回头。

⑭没有雪的冬天,只是冬天的赝品。没有雪的北大荒,还能叫作北大荒吗?

⑮不知为什么:也不知别人怎么想,想起北大荒的雪,总会让我感受到北大荒最寒冷最凛冽,却也是最温暖的那一部分,总会让我感到北大荒最柔软最脆弱,却也是最富有韧性的那一部分。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15日,有删改)

( 1 )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在最寒冷最凛冽的北大荒,“我”却认为也是最温暖的那一部分,总会让我感受北大荒最柔软最脆弱,却也是最富有韧性的那一部分。为什么?
( 2 )本文回忆了让“我”刻骨铭心的发生在北大荒的往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空格。

老王和老黄嘱咐“我们”警醒点儿,若半夜下雪,要起来看猪栏→(________)→“我”被救助,老王老婆给我搓雪→“我”重返北大荒,到老王家→(________)→“我”回头看见她向“我”使劲地挥着手。

( 3 )阅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一天夜里,呼啸而至的暴风雪,像莽撞的醉汉一样,使劲儿扑打着我们小屋的窗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在北大荒六年,我是第一次在半夜里跑到荒原上,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雪。”(分析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2020年1月中旬,当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几句话叫醒了所有人:“这个病毒肯定是人传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然而,就在1月18日,84岁的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赶赴武汉防疫最前线。17年前抗击“非典”时,钟南山就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再次成为“最美逆行者”。

材料二:

疫情汹汹,至1月28日,全国各地支援湖北武汉的医务人员将近6000名。不仅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等中国医疗界最顶尖的“王炸”会师武汉,也有其他各省份的医疗天团积极支援湖北。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奔赴抗疫一线。

材料三:根据网络直报数据,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共报告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到全国确诊病例的3.8%;6位医务人员不幸去世,占全国死亡病例的0.4%。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以中学生“李克难”同学的名义,给广大的援鄂医务“逆行者”写一封慰问信,字数不少于600字。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们都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