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倡导中唐古文运动的是( )
A: 司马迁
B: 柳宗元
C: 韩愈
D: 欧阳修
2、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 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无动于衷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C: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D: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3、下面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 诗中“钟””割”二字精炼传神,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C: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最能展示诗人的雄心壮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千古绝唱。
D: 诗歌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反映出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 , 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B: 如何在孩子面前维持权威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的父母有点儿不知所措
C: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两个方面。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D: 解放大道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 两旁的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
5、

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dì)结 深(zhàn) 沟(hè) 动作(xián)熟
B: 职(xùn) 起(luò) 鄙(bǒ) 毫不气(lěi)
C: (dì)听 (xiā)浪 摇(zhuài) 轻怕重(zhān)
D: (luò)印 采(jiāo) (zǐ)归 (jīn)持
6、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恣睢 顿开茅塞 自惭形秽 娇揉造作
B: 困厄 歇斯底里 傅庸风雅 不言而喻
C: 恪守 扭捏作态 形锁骨立 李代桃疆
D: 褴褛 持之以恒 相得益彰 与日俱增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 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
D: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8、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魅力”、“快乐”、“非常”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副词。
B: “气势恢宏”、“阴险狡诈”、“晴空万里”分别是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C: “天真快乐”、“我的成绩”、“他辛苦了”的短语结构都不一样。
D: “贵阳市的市民2011年初又遭遇了一场凝冻灾害。”中的“贵阳市”属于主语。
9、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恹恹欲睡、不能自已、密匝匝、变卖典质都是补充短语。
B: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山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C: “老师帮我改正并指出了缺点。”这句话没有语病。
D: “唉,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0、活动筹划准备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进行了商讨与互动。下列师生交流过程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熊老师说:“凡获得一等奖的同学,语文组将惠赠《世说新语》一册。”
B: 张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C: 小宁同学带来自己曾经出版的描写动物的习作,对老师说:“奉上拙作一本,请您不吝赐教。”
D: 小薇同学邀请一位专家到校参观指导,专家说:“届时我有事走不开,改日我一定赏光拜访。”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 1 )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 2 )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乙】孔子学鼓琴于师襄①子,十日不进②。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③其曲矣,未得其数④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⑤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⑥而长,眼如望羊⑦,心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⑧也。”

【注释】①师襄:春秋时鲁国的音乐家。②不进:不再学新的内容。③习:熟悉,记住。④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⑤穆然:严肃的样子。⑥几然:高大的样子。“几”通“颀”,长。⑦羊:通“洋”,远方。⑧《文王操》:古琴曲名。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伯牙鼓琴,在高山________ ②乃琴而鼓之________

③可以矣________ ④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②师襄子辟席再拜。

( 3 )用“/”为甲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 4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 5 )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微信是一款以智能手机终端为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移动通讯软件。微信的出现正处于互联网的第三个高速发展阶段——即时网络时代,微信具有“语音短信”“免费”“移动”“便捷”等特点,备受市场热捧,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互联网服务方式。

②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微信潜在的用户数量巨大。微信用户的重要来源是网民,而我国网民数量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网络使用时间延长。即时网络时代,用户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大延长了网络使用时间。网民数量的增长,体现出微信潜在市场的广阔;网民在线对间的延长,表明潜在用户消费能力的增强。

③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微信传播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微信涉及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好友间传播、朋友圈传播以及信息接收等方式。好友间传播,是指通过微信互相添加为好友的用户之间点对点的双向传播。一般而言,数量仅限几百人。朋友圈传播,是指微信用户在增加了朋友圈插件后,可通过手机接收到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动态,也可通过手机拍照发送到朋友圈。传播范围跟自己的好友数量相关。信息接收,是指微信用户作为信息接收端,可以在安装有关插件的前提下,接收来自腾讯网站推送的新闻广播、来自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来自腾讯微博更新的信息,并向自己的好友转发。但是,腾讯系统在传播信息上有所限制,每天只发送两条新闻。

④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这一点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也做出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导致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第一,限制信息的大规模传播。微信信息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可以看到听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界面获知。微信目前没有设置向圈外转发的功能,因而无法形成微博式长链条的多级传播,难以形成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传播。第二,降低信息积累,增加信息溯源难度。微信以聊天为主。积累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无法对信息进行搜索和量化分析。第三,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微信也注重了私密性,设计上更尊重个人意志。例如微信上QQ空间及腾讯微博的分享按钮都是默认关闭的,朋友圈的照片没有分享的功能等。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17期,有删改)

( 1 )根据文意,文章第二段说微信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的理由有哪些?

( 2 )文章第一段划线句中“迄今为止”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说说文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微信以聊天为主。积累信息的深度不如微博。相比微博而言,微信无法对信息进行搜索和量化分析

②例如微信上QQ空间及腾讯微博的分享按钮都是默认关闭的,朋友圈的照片没有分享的功能等。

( 4 )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请你根据下文的链接材料对她加以劝说。

材料一: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材料二: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其基本特征为:①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联语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②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需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③囗囗囗囗。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如“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两联都是主谓结构,“青山”“白铁”都是主语,“埋忠骨”“铸佞臣”都是动宾结构的谓语,“有幸”“无辜”都是状语。④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应当吻合。如前面所举对联依次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⑤平仄相协。(解说略)⑥意义相关。上下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上下两联在内容上的关系,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互补关系,即意思一致,相互补充。例如“”;二是对立关系,即意思相对、相反,像 “” ;三是承接关系,即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写,一前一后,相互承接, “” 就属于第三种。
贴对联时,上联居左,下联居右。
( 1 )“③”后面的方格内应填写________。(用正楷字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 2 )依据第“⑥”项的内容,请将下面几幅对联分别抄写在文段的甲、乙、丙处。)

①寒冬腊月不畏天寒地冻 暖春年头只见春暖花开

②白雪才铺黄土上 春风又到柳梢头

③杏花初落疏疏雨 杨柳轻摇淡淡风

( 3 )英才中学初三年级正在举办拔河比赛,一班与三班僵持很久不分上下之时,观赛的同学有感而发,编了一幅对联的上联:神龙一条忽东忽西不见首和尾。请你补充下联。

下联:天兵两路________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谚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童谣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完成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两情相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