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沙铁路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之情。
B: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D: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文章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沿(sù) 藻(xìng) 飞其间(shù) 其奇者(yǔ)
B: 素(tuān) 然(yàn) 夕日欲(tuí) 引凄异(zhǔ)
C: 未(qǐn) 竹(bǎi) 无与乐(wéi) 鸢飞天(lì)
D: 碧(piǎo) 霜(dàn) 互相轩(miǎo) 千不穷(zhuǎn)
3、初三的课文,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通过描绘北国雪景,歌咏祖国壮丽的河山,引出历代英雄人物并借此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B: 《论教养》一文,作者通过对“有教养”和“无教养”表现的讨论,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行文活泼灵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C: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继承了爱国诗人屈原、杜甫等人的忧国忧民传统,提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至今仍然激励人们奋发有为。
D: 《孤独之旅》的人物只有杜家父子二人,故事情节也十分简单,小说的“厚度”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心里的细腻刻画和优美的环境描写上,“孤独之旅”实际上是少年的成长之旅,读来令人受到心灵的启迪,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 整个科研过程,李工程师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据为己有。
C: 这个同学只读了这篇文章的一部分就概括出了文章的主题,这种断章取义的能力赢得了听课老师的称赞。
D: 在中秋晚会上,动听的音乐与曼妙的舞姿相得益彰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取缔 瑕疵 门槛 直截了当
B: 诘问 防碍 确凿 祸不单行
C: 纠缠 嶙峋 恬静 再接再励
D: 呻吟 凑和 轶事 累赘拖沓
6、下面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把散文学好,我们便有了写评论、报告、信札、小说、话剧等等的顺手的工具了。
B: 袁鹰的散文作品,主要收在《第一个火花》、《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等散文集中。
C: 参加今天会的有工人,干部,学生和解放军的代表。
D: 《六月一日》能够写得这样紧凑、完整、深刻、有力,与文章开头和结尾也有很大的关系。
7、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其中的真意不可言说,也无须言说。
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言外之意是劳碌奔波于官场的过客,也应该远离世俗,寻找自己美好的归宿。
C: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
8、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懦弱,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①不但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 ②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③还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 ④而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
9、

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元埙 挚友 炯炯目光 气冲斗牛
B: 澎湃 澜语 有的放矢 大庭广众
C: 惶急 凹凼 颠沛流离 鞠躬尽粹
D: 伶仃 矜持 盘虬卧龙 忧心仲仲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B: 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
C: 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 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①轻尘。忙杀看花人!

【注释】①辊:(gǔn),翻滚,滚动,转动。

( 1 )词中体现“芳春”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忙杀看花人”所表现的景象。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
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注释】①邸:客舍。②见罢:只召见但未加新的任命。③股肱(gōng)郡:重要之郡。

( 1 )下列句中的划线的词与“陛下无故召臣”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两狼之并驱如(《狼》)
B: 温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C: 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D: 此独以跛之 , 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 2 )用“/”为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今 臣 至 无 所 受 事 罢 去 此 人 必 有 以 毁 臣 者。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 4 )从选文看,季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燃烧的木棉花

杨春山

①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地带,木棉花如一位淸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畔的某个地带。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里穿行。湍急时,江水激荡岸石,雷霆万钧,滚泻奔腾,形成了虎跳峡等壮美的奇观;泙缓时,江水波澜不惊,莹碧如玉,悠悠徐行,衍生了金江古渡等柔和的景致。在一疾一缓之间,具有神性和自由意味的金沙江,让滇西北高原具有了重叠的层次和流动的质感一条江的奔流,会让江岸承受无处不在的冲击,而一条江的静滞,会让江畔拥有云蒸霞蔚的江花。在金沙江沿线绽放的木棉花,聚成了一道绝美的风景。挺立在江岸边的木棉花树,不离不弃地依偎着金沙江,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有了木棉花的点缀,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木棉花树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

③春会让木棉花隐忍了一年的生机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成就了木棉花,成就了它“英雄花”的称谓。一树木棉花,就是一树春夭里绽放的火红与希望。有了木棉花娇艳的容颜,滇西北高原就有了亮丽的底色;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在金沙江的穿行路线图里,始终有木棉花若隐若现的身影。

④除了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地带,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木棉花树依然有着挺拔不凡的气度。在乡村,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让木棉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木棉花充满了凝聚的象征意味。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俏而大气的容颜,和村庄两相厮守。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⑤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木棉花树的绿荫下纳凉、聊天,或是做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爷爷在世时,曾守过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毎年春天木棉花如期绽放,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当作枕芯,或是用来做莱,让我们在儿时便享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这缕鲜香,至今让我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

⑥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河湾里的一树木棉花,倒映在河水里,与天空的云彩互相唱和;江岸边的一树木棉花,把笑脸展示在崖畔上,与山林中的飞鸟和鸣;村庄里的一树木棉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暖农人的朴素生活。给予、奉献、朴实、隐忍,是木棉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

⑦木棉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地弘扬美好,摒弃丑陋,才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木棉花的美,在目光所及之内,也在目光所及之外,当它的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美食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木棉花一样,勇敢绽放。

⑧蛰居小堿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会在夜晚不时地怀念木棉花。怀念木棉花,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乡村生活与气度。那在味蕾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那散发出木棉花瓣清香。

⑨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相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文章第①段写金沙江对描写木棉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2 )作者笔下的木棉花具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 3 )第③段划线句子“有了木棉花的陪伴,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4 )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魔季

张晓风

①我沿着草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②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③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

④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

⑤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曾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

⑥“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

⑦“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

⑧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

⑨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

⑩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

⑪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

⑫“凯凯。”

⑬“嗯?”

⑭“你在干什么?”

⑮“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

⑯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

⑰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⑱啊,春天多叫人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主要画面。
( 2 )请为第②节中划线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 3 )结合语境,理解第⑧节画线句的深刻含意。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 4 )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
( 5 )第⑰节用了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节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雪后美景

请写一段话,写出雪后美景,字数在3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望眼欲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