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B: 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C: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D: 随着一款有趣的象形文字月饼亮相扬州市场,为中秋佳节再添一抹浓厚的中国味道。 |
2、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身高还是球技,姚明曾经在那一代国字号队员中都是鹤立鸡群的。 B: 新中国一代代国家领导人殚精竭虑 , 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着。 C: 路边一位老艺人入木三分的微雕技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引发了人们的赞叹。 D: 听了老师严肃的批评,他表面上正襟危坐着,内心却翻波涌浪不是滋味。 |
3、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回来了。(这句话中的“一”是数词,“包”是量词) B: 揭穿 揭示 揭露 揭发(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完全一致) C: 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这句话中的标点有误) D: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这句话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
4、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斯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 ②⑤③①⑥④ B: ②③⑤⑥①④ C: ④②⑤③⑥① D: ④②③⑤①⑥ |
5、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亘古(gèn) 酣睡 (hān) 殷红(yān) 鲜为人知(xiān) B: 校对(xiào) 谰语(lán) 哀悼(dào) 沥尽心血(lì) C: 碑帖(tiè) 铠甲(kǎi) 愧怍(zuò) 热情澎湃(pài ) D: 诘问(jié) 默契(qì) 取缔(tì) 人声鼎沸(dǐng)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B: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 现在很多人都患上了手机病,一旦远离了手机,往往就如坐针毡。 D: 他们花了几年的时间,精打细算 , 省吃俭用,终于使航海度假成为现实。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八个字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B: 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C: 能否根治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 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
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山界》是革命回忆录,作者陆定一,本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草》作者王愿坚,全文以“草”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描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草而发生中毒的险情,周副主席不顾个人安危,亲尝毒草,并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表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高尚人格。 C: 《枣核》以一位 “美籍华人”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表现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D: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晏子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弥勒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云南不仅有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个愿景的能力。 C: 由于电影《流浪地球》以宏大的想象、震撼的画面,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 ,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 前几年,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 2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里觅封候”回忆诗人盛年时慷慨从军的情景。 B: “尘暗旧貂裘”借苏秦表达自己勇赴国难的决心。 C: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流露诗人的不甘和不满。 D: “心在”“身老”表达建功立业与终老家园的矛盾。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选自郑板桥《画竹》)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他一项是( )A: 可爱者甚蕃 蕃:多 B: 不蔓不枝 枝:枝节 C: 亭亭净植 植:立 D: 陶后鲜有闻 鲜:少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A: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 潭西南而望 C: 人不知而不愠 D: 泉香而酒洌 (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B: 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作菊花反衬,用牡丹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C: 郑板桥画竹子,没有老师的传授,大多都是从纸窗上、墙壁上、日光下、月影中受到启发而画出来的。 D: 郑板桥《画竹》给我们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留心身边的一切,才能有所成就。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风 和 日 暖 冻 蝇 触 纸 上 冬 冬 作 小 鼓 声。 |
晒谷
①小时候,每到盛夏时节,家乡田野里黄澄澄的稻谷就成熟了,遍地铺满了金黄,父老乡亲们于是开始了一年夏收夏种的忙碌,欢喜而艰辛。
②生产队大集体时,有专门负责晒稻谷的人,除了仓库保管员,就是给孩子哺乳的妇女或体弱患病的人。晴天时,他们会把社员们挑来倒在晒谷场上的湿稻谷摊成约两厘米厚的一层,隔一段时间就得头顶烈日用谷耙推一遍翻晒。虽然不像在稻田里劳动那样艰辛,但也绝不轻松。
③黄昏临近,是晒谷者最忙的时候。他们两人一组,一人在前面拉着约一米长、三十厘米宽的长方形大谷耙,一人在后面扶着谷耙的木柄,把晒干的稻谷耙成小山似的谷堆。还需有人在旁边扫拢散落的谷粒,有人用手摇风车把晾晒后的稻谷中的瘪谷、稻草借助风力除去,再把晒干净的稻谷由保管员过秤后装入谷仓中,一般要忙到暮色苍茫的时候。
④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飞也似的冲向晒谷场,把稻谷扫拢耙成堆,然后盖上塑料薄膜,才擦去满头大汗舒一口气。要是稻谷被淋湿,在谷堆中发了热,就会出芽或霉变,将直接影响到社员们的口粮。
⑤后来分田到户,晒谷由各家各户自行安排。我家稻田离家较远,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到田里干活,待我们兄弟几个起床时,她已经把一担湿漉漉的稻谷挑到了晒谷场。那是生产队时期建的晒谷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晒谷的任务通常交给我。我先用扫帚将晒谷场打扫干净,特别要注意清理散落在里边的小石子;然后将箩筐内的稻谷倒出,再用木耙把谷堆推平。晒谷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力气大了,谷粒会被推得太靠边,影响收谷的效率;力气小了,谷粒就晒不均匀。得耐心地用木耙将谷子推得厚薄均匀,谷子才能被太阳晒得干透。每过一个多小时,还得去翻谷。
⑥晒谷并不轻松。在热浪滚滚的太阳底下翻谷,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汗水和谷子毛粘在一起,像一只只小虫在身上蠕动一般难受。除了翻谷外,小孩们还要关注天气变化,不能让晾晒的谷子被雨淋湿。可夏日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乌云密布,噼里啪啦的雨水跟着就下来了。于是,村子里响起了一阵“下雨啦!”的呼喊声,到处跑动着人们抢收谷子的身影。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耙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收起自家的谷子,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是不待别人开口,就带上自家的扫把和木耙,投入到另一场尚未完成的“战斗”中。
⑦夏日的天气常常捉弄辛劳的乡亲们,正当大家伙将谷子推成谷堆准备苫盖时,山那边的雨却停下了脚步,不一会儿竟然云开雨散、太阳高挂了。于是,伴随着乡亲们的喃喃怨语,晒谷场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⑧因为晒谷,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天气的谚语,比如“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又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⑨如今,我虽然离开了家乡,在县城里谋生,但晒谷场上的往事依然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慰藉着我悠远的乡愁。
( 1 )文章按时间顺序,重点记述了哪两个时期晒谷的情景?①如果黑云压境,大雨欲来,晒谷的人就如同听到紧急冲锋号,即使当妈妈的正在给婴儿哺乳,也只能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放到谷仓屋檐下的摇篮中,飞也似的冲向晒谷场。(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不一会儿,晒谷场就成了热闹的“海洋”,呐喊声、责备声和耙谷声充满了整个村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语句)
( 4 )第⑧段写学到的谚语,该段可否删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②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③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实际上,这个黑色小鼠的受精卵在精细胞核刚进入卵细胞后,就把精细胞核连同卵细胞的核一起除去。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四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第①段: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
题目:《高中,我来了》
提示与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