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拉萨北京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fēi) 隐(yào) 解(fǒu) 扬顿挫(yì)
B: 横(kē) 不(xùn) 发(lèng) 深痛疾(è)
C: 禁(gù) 利(xī) 衔(shāng) 广无垠(mào)
D: 徨(fáng) 鞭(tà) 胆(què) 长短叹(xū)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近,我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H星。
B: 做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C: 我校代表队在趣味运动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D: 一个黄昏的早晨,有一个年轻的老人,骑一匹雪白的黑马,会晤他亲爱的敌人。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言(jiǎn) 守(kè) 程(yí) 捏作态(niǔ)
B: 然(mào) 养(hán) 难堪(kān) 大发雷(tíng)
C: 取(jí) 遵(xún) 如(pì) 彬有礼(bīn)
D: 自(chí) 缺(xiàn) 尴(gà) 自吹自(léi)
4、选出下列词语在加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zhù)屏(zhàng)防(dī)空来风(xuè)
B: 琴(xián)褛(lán)蓓(lěi)人才济(jǐ)
C: 蝠(biān)然(mào)狭(zǎi)相形见(chù)
D: 伤(chuāng)笨(zhuō)结(zhèng)一千里(xiè)
5、

下面是对四部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 《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荣、“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 《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的人是张飞关羽刘备
D: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 , 又何间焉
B: 忠属也,可以一战
C: 公将驰
D: 彼竭我盈,故克
7、

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 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C: 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D: 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8、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仙山琼(qióng) 阁 殷(yān)红
B: 消声匿(nì)迹 恣睢(suí)
C: 万籁(lài)俱寂 地壳(qiào )
D: 浮想联翩(piān) 拾(shè)级
9、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选自《千家诗》)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第一句的“偶来”可以看出诗人的随心随性。
B: 从第二句的“高枕”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C: 从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
D: 从整首诗来看,隐者形象是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
10、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实/伴 勉/弱肉食 吓/
B: 私/泣/不劳作 劳/
C: 床/床 周/人才料/
D: 水/逗 姓/劳任怨 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 1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王诗写的是________的心境,周诗写的是________的心境。

( 2 )两诗分别是怎样描绘夜景图画的,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各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沧州南一寺河干(面对)
B: 二石兽沉焉(合并)
C: 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寻找)
D: 转转不 , 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 2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木杮 安能辨我雄雌
B: 岂能暴涨携之去 以顺流下矣
C: 一老河兵闻 无丝竹乱耳
D: 山门圮河 求二石兽水中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滴水之恩

①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暗黑,我孤单地走在村路上。

②为了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我来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当我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再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早已错过了返程的班车。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归途。

③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已在天边耀眼地勾勒……

④我边走边期盼着能搭上顺路的车。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机丝毫不理会我极力挥舞的手臂,绝尘而去。

⑤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⑥终于,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烟尘未散,我已冲到了驾驶室的窗下。看到司机的一瞬间,我便认出了他……

⑦几个月前,我来到马山小镇见习,看见他颓废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衣衫不整,须发蓬乱,无神地半合着眼。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给自己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又渴又饿,于是我到几步之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地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⑧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我焦灼地问:“去马山吗?”他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连声道谢,赶紧爬进了驾驶室。

⑨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你是马山人?”他问。我摇摇头:“不是,我在那儿见习。”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⑩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没脸回家,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谢她。”我试探道:“就因为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⑪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懂,我那时候心灰意冷。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样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⑫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为我不仅想维护他的尊严,还想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⑬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该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啊。”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徐徐吐出。我用力地点点头。

⑭“马山到了!”他刹住车。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儿。他笑了笑,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再见!”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⑮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初的滴水之恩,在后来的生活中却得到了别人的涌泉相报,举手之劳,换来的是爱心的传递。

(本文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________

大雨即将来临时

“我”上车后

告别时

情节

“我”不得不步行返校

________

“我”听小拖车司机讲述马山人帮助他的故事。

________


( 2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选文第⑦段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 4 )选文第⑭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 5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选文第段。

( 6 )选出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选文中的“我”是一位有责任感、热心、善解人意的人。
B: 卡车司机的做法更加衬托出小拖车司机愿意帮助他人的善良。
C: 选文第11段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小拖车司机对“我”的感激之情。
D: “我”之所以没有告诉小拖车司机“我”就是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只是因为“我”不想损伤他的尊严。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坚 持
①拔河是一项最简单的体育运动,但是,越简单就越富哲理。从表面看,拔河是力量的对抗,从本质上看,则是意志、信念的对抗。一般而言,人数均等的双方力量不会有很大的悬殊,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力量的重要性退居其次,关键是看大家合作的决心,是否齐心协力,是否有顽强的斗志,是否有必胜的信念,是否能坚持到最后一秒钟。
②其实,何止是拔河,大凡竞技项目,大凡奋斗成功的历程,有哪个不是这样呢?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对手,谁就赢得了胜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就是胜利。
③坚持和胜利画等号,除了坚持者主观信念的作用以外,还需要有知识的支撑。所谓知识的支撑,则是基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于事理的正确认识。
④开宝二年(969)三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太原,最后无功而返,就是一个因为对事理缺乏专业知识和正确认识,该坚持而没有坚持的例子。
⑤开始,赵匡胤引汾河水直灌太原城,使太原成了一个孤岛。但奇怪的是,从三月一直到闰五月,太原城墙除了掉下几块土渣子外,基本上什么事也没有。北汉一直在咬牙坚持,但宋军先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正当盛暑之时,很多士兵水土不服,腹泻,精神萎靡,虚脱无力。
⑥其实,宋军再困顿,也不会比北汉更困顿,赵匡胤完全有理由坚持下去,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开宝二年(969)闰五月中,宋军退兵。
⑦宋军撤退之后,北汉决开堤坝,把浸着太原城的水放走。想不到的是,浸泡了数个月的城墙露出水面时,竟然大范围坍塌。北汉君臣看到这个情形,个个都出了一身冷汗,深深地后怕。
⑧当时契丹的使者韩知璠也在太原,喟叹道:“宋师引水进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知道先浸而后涸,则太原城必早早陷落了!”韩知璠此语可谓一针见血,赵匡胤哪里知道土城墙“先浸而后涸”才会坍塌的道理呢。赵匡胤因没有坚持留下了千古遗憾。
⑨乌龟和兔子赛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说的都是坚持;头悬梁锥刺股,尾生抱柱,不抛弃不放弃,说的也是坚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说的还是坚持……
⑩坚持面对的实在有太多的情境。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也不是因为坚持才会有希望。而是因为我们心中的为人为事的准则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因为现实已经到了要突破我们拼死坚守的事业和人格底线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为底线而坚持,就是你直面 “为什么坚持”时最简洁、最坚定、最有力的回答。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

( 2 )文章的第②段中加点的短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 3 )文章第③段中,在论证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是哪句话?请指明它的作用。

( 4 )文章第④-⑧段和第⑨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它们在论证的角度和举例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 5 )结合本文对“影响坚持到底的因素”的相关阐述,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人的内心就是一座“能量场”,“正能量”指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每个人的内心都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坚韧、善良等正性能量。对于人生而言,“正能量”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请以“激活我的正能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记住你的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