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第五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遗责 潦倒 不屑置辨 终南捷径
B: 渺茫 磊落 言简意赅 破镜重园
C: 珍摄 梗概 未雨绸缪 拭目以待
D: 诀择 赞誉 雕虫小技 不可名壮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峋(lín) 枯(gù) 静(mì) 忍俊不(jīn)
B: 菜(qí) 痛(chì) 悍(biāo) 然而止(jiá)
C: 寒(jìn) 丽(qǐ) 首(qǐ) 即物起(xīnɡ)
D: 进(pián) 取(jí) 阔(chuò) 而不舍(qi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了汪曾祺。
D: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事业。
4、《水浒传》中对林冲以怨报德的人是( )。
A: 高俅
B: 陆谦
C: 富安
D: 周瑾
5、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草美(xiān) 此中人云(yǔ) 为为岩(kān)
B: 无人问(jūn) 关关雎(jiū) 石底(juǎn)
C: 宫室(wéi) 八分有(qí) 可爱者甚(fán)
D: 尔远逝(chù) 窈淑女(tiǎo) 参差菜(xìng)
6、

选出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静(安静) 狩(打猎)
B: 窸窣(细小的磨擦声) 喧(喧哗)
C: 哑(缄默、不说话) 撇开(丢开、抛弃)
D: 惊慌失(安放、安排) 和(和好、亲近)
7、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②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

③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④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⑤“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⑥我们为什么活着?


A: ⑥②④③⑤①
B: ⑥⑤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⑥③⑤
D: ④②⑤⑥③①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B: 他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入木三分 , 连杨丽萍都动容不已。
C: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 班长博览群书,眼界开阔,目空一切 , 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9、下列关于《海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海燕》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的。
B: 这篇散文诗中的风、云、雷、电象征着轰轰烈烈的革命力量。
C: 诗中的海鸟以及狂风、巨浪等,都没有人格化。
10、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
B: 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难怪对时事这么熟悉。(将“原来”改为“因为”)
C: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删去“和发展”)
D: 凭借《太阳的后裔》爆红的男神宋仲基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在“欢迎”前加“是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1 )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
( 2 )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隋文帝①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②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③法?”卒不许。

【注释】①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②兆人:兆民,万民。③亏:使……受损害。

( 1 )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 2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陛下爱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如公意 听茶声然(《核舟记》)
C: 我能亏法 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D: 卒不 潭中鱼可百头(《小石潭记》)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

( 4 )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 1 )概括地说说上述语段中发生的几件神奇之事。

( 2 )体会“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 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句中划线词语,并说作者表达的意思。

( 3 )读过全文后,你能说说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吗?

( 4 )你是如何理解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 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3 )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5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列两个作文,二选一写一个。字数500字以上。
(1)以“新班级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记录你进入初中后令你印象深刻的的班级故事。
(2)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或许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件物、一篇文、一句话对你的成长一直(或某个阶段)起到了推动和催进的作用。

请以“________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伤感#幸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