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佛山市里水镇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
B: 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
C: 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
D: 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
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绿色生态”已成为东台最响亮的区域名片。

②跟随“2015美丽中国行•聚焦生态盐城”活动来东台采风的中央权威媒体记者,则这样描述“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够激发创作灵感。”

③2015年11月11日,中国盐城沿海湿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东台站比赛成功举行,央视专题片报道,此次比赛对于选手和观众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生态体验和精神享受,来东台“森呼吸”名副其实。

④似乎,每一个与东台亲密接触的人,都会被这儿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生态环境所折服。

⑤此外,参加“感知中国”江苏东台文化之旅活动的173名留学生也啧啧称赞:“东台环境质量真好!”“来东台,太棒了!”

A: ④③②①⑤
B: ③②⑤④①
C: ①④③②⑤
D: ③④②①⑤
3、

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从字面上找语言,语言便成了点缀,不能一针见血地说到根儿上。____,因此,学习语言也和体验生活是分不开的。

A: 生活跟语言是有密切联系的
B: 生活跟语言是分不开的
C: 语言跟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D: 语言跟生活是分不开的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B: 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依依不舍,大家希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C: 新疆赛里木湖每年一到严冬,岸边就开始隆冰。这种冰制奇观,好似高昂可人的冰美人,每年都能吸引无数游客。
D: 主席在 G20 会议上的讲话高瞻远瞩,开放包容,体现出大国领导的风范。
5、下面各句中,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心(xuán) 救(zhěng) 守(sī) 然(yǎn) 口(ài) 凌(wǔ)
B: 唐(tuí) 官(xián) 冰(xiè) 差(qīng) 息(zhì) 嚅(niè)
C: 位(jué) 妥(tiē) 落(yǔn) 笑(níng) 愤(kài) 蝉(yì)
D: 动(chàn) 笑(shàn) 踞(dūn) 交(xiè) 捕(dài) 忸(ní)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C: 《水浒传》中的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D: 《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德国爱国主义作家都德。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B: 《昆虫记》是一部以“以人性关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的科普巨著。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
C: 《最后一次讲演》是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作者是闻一多。
D: 《社戏》《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作品,都选自《朝花夕拾》。
8、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

A: ④②③①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市工商局、环保局、街道办等部门的联合整治,使城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B: 八月的横头山是旅游者欣赏“五色交辉”的五花山最好的季节。
C: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但是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大事。
D: 哈尔滨有很多值得去旅游的地方,如松花江边的太阳岛、壮观的松浦大桥……你若有兴趣,不妨到哈尔滨走一走,看一看吧。
10、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 , 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九(1)班刘恩同学在整理归纳古诗意象时遇到了困难,先请你跟他一起阅读下面三首诗歌,联系诗歌内容讨论“孤舟、行舟、轻舟”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泊平江百花洲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春游

陆游

兰亭路上换春衣,

梅市桥边送夕晖。

闻有水仙翁是否,

轻舟如叶桨如飞。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京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

刘恩:我觉得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出行的方式,“一别心知两地秋”使得惜别之情溢于言外。所以我认为“行舟”这个意象包含了诗人的离情别绪。但是“孤舟和轻舟”我就不知道了,你能帮助我吗?

我认为: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史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闭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部忌讽齐王纳谏》)

[乙]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急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注释】①舍人: 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跗(f0) "。脚背。⑤务;一心,一定。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于是入朝威王 见:________ ②臣知不如徐公美 诚:________

③宫妇左右莫不王 私:________ ④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 ________

⑤不顾其后之有也 患: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 3 )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或提炼出一个成语。
( 4 )请比较邹忌和少帮子进谏的相同点。

①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

②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淡竹

苏沧桑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②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是(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 ,“ ”。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卑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 1 )文中两次说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 2 )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 3 )联系上下文,在第⑧段的括号中填入两位诗人的名字。
( 4 )作者在第⑧段写到了李白、苏轼等人,其实像淡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请你仿照前面的句式,再列举一个。
( 5 )请你顺着第⑨段的思路,再仿写一句。
( 6 )作者用哪三个字概括了他心目中的竹的高大形象?表达了他对竹的什么情感?
( 7 )积累链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早寒江上有怀》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火车上的故事

尤金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领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 ”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
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著.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 1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老编辑的情感、态度

中年妇女走进车厢

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

①________

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了别一边去,脸色更难看了

中年妇女忘带身份证件

毫不客气地提出投诉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请一分为二,各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评价文中的中年妇女。

优点:________、________

缺点: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第⑧段,结合上下文合理推测,并在横线上补写几句话,再现“我”看着发生在眼前的一切时的心理反应和感悟。(30字以内)
( 5 )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至少三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打开心灵的窗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纷繁的世界。
用美好的心灵去看待,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份自信,少一份失望;
用美好的心灵去看待,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激,少一份抱怨;
用美好的心灵去看待,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气,少一份怯懦;
用美好的心灵去看待,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
请以“用美好的心灵去看待”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发表见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要求:①思想内容健康,有真情实感 ②书写规范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独恋你的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