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沈阳市第五十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
B: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 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
D: 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 , 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2、

当前,许多地区加大力度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如果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去劝说一位正要闯红灯的中年妇女,请选出下面语言得体的一项。( )

A: 你不要命了,闯红灯多危险!
B: 不要闯红灯!闯红灯是没素质的表现!
C: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D: 你要闯红灯,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3、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臃肿 迸贱 盘虬卧龙 相得益彰
B: 褶皱 干瘪 鼠目寸光 龙吟凤秽
C: 阴晦 羁绊 迥乎不同 引颈受戮
D: 抽噎 谀词 惟妙惟肖 眼花潦乱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B: 经过拙劣的译者的翻译,这部本来卓越的作品却会变得黯然失色 , 甚至失去另一语境中的众多读者而终究被人们遗忘。
C: 在以前的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叛徒总是鹤立鸡群 , 让观众一眼就能认出来。
D: 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 , 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5、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详 云宵 入目三分 轻歌曼舞
B: 服侍 帐蓬 语无伦次 眼花潦乱
C: 震撼 喧闹 重峦叠嶂 持之以恒
D: 妥帖 狡辨 惊慌失错 神采奕奕
6、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翻译: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B: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 翻译:(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
C: 尔辈不能究物理。(纪昀《河中石兽》)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追究事物的根源。
D: 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 翻译: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7、

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人插到你前面。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 )

A: 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
B: 你小声说:“真好意思!”
C: 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D: 你说:“别插队!自觉点!”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十九大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使中国广大农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B: 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C: 阅读经典作品,将极大地拓展中学生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D: “蓝鲸一号”在海底试采可燃冰,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
9、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国联 家谱 地大物博
B: 假使 筋骨 怀古伤今
C: 慨叹 脂粉 前扑后继
D: 渺茫 所谓 自欺欺人
10、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B: 在外出旅游前,最好购买旅游保险,并且掌握一些急救常识,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够随机应变。
C: 天朗气清时庐山峰顶景色优美,游人如同仙人般飞舞云间,如此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D: 在激烈的排球比赛中,我班女排队员顽强拼搏,屡次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一路杀进了决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 1 )“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 2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古文,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溪行 缘:________

②渔人甚之 异:________

③欲其林 穷:________

④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 )文章第①段描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败笔

田玉莲

①姥爷念过私垫,虽说腹中墨水不多,却极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画,并且花钱在小镇繁华地带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一家经营古玩和古画的店铺。

②在一个春风依依、花开烂漫的日子里,姥爷的店里走进了一位衣着得体的客人。交谈中,姥爷得知此人是经营茶叶的南方商贩。那人在店铺里溜达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画。那幅画是一人牵一驴过一座小木桥,小桥很狭窄,仅能客人和驴子走过。因为桥过于狭窄,驴子非常胆怯,执拗着不肯过桥,牵驴人就用力拽着它前行。

③商贩非常喜欢这幅画作,在跟姥爷讨价还价之后,以二百两银子成交。商贩先付了一百两银子给姥爷作为订金,讲好不要再卖给其他人,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待他回到住处筹措够了再来取画。

④等那商贩走了之后,姥爷高兴得简直有些忘乎所以,手中掂量着那一百两银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酿的烧酒。姥爷想,这幅画能卖二百两银子,真是个不小的数目,恐怕开三年店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培爷得意地哼着小曲:“姐儿呀,南园呀......”

⑤鸡叫天亮,商贩带着银子如期而至。可是,令爷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商贩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画后,竟不乐意了,硬要姥爷把预付的一百两银子退还给他。

⑥姥爷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就质问商贩:“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变卦就变卦呢?这不是耍弄人吗?”

⑦商贩见姥爷一副十分委屈的神态,就解释说:“这幅画,画的是一个人牵着驴子过桥,画上并没有画出缰绳,但仍能清晰地感觉到牵驴人拖拽的力度,这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啊!”商贩接着说:“此处不落一笔,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可谓神来之笔。然而,这么一幅好画,却让你平白无故地给毁了。”商贩长吁一声,晃晃头,极为惋惜。

⑧听着商贩的话,姥爷不由自主地“哎”了一声,懊悔得直踩脚。

⑨昨晚,姥爷喝下一碗地瓜烧后,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画展开来看,突然,他发现画中有一处瑕疵——牵驴人虽然在用力拽驴子,却没有缰绳。嗨,姥爷禁不住埋怨起作画的人来:太粗心,真是马大哈!更让他纳闷的是,这样的画,竟还有人愿花二百两银子买,真是个外行。

⑩姥爷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要不然,明日商贩要是察觉了这一疏漏,这二百两银子还不打水漂了?于是,他研墨拈笔补上了一条粗壮的缰绳……..

(有删改)

( 1 )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2 )姥爷在卖画过程中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委屈→________”的情感变化过程。
( 3 )标题“败笔”在文中表现在“________”;称其为“败笔”是因为________
( 4 )下列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告诉我们要努力提升艺术修养,否则会贻笑大方。
B: 嘲讽现实生活中那些外行充内行、弄巧成拙的人。
C: 提醒人们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败笔,留有遗憾。
D: 告诫人们在生活当中应诚信交易,不能出尔反尔。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
( 1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①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②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 3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 4 )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 5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一)那一段 的日子(补充题目,然后作文)

(二)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

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又问。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躲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华留影╮谁把谁当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