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 ) A: 口吃 B: 好说谎 C: 喜欢骂人 D: 喜欢无病呻吟 |
2、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B: 随着因特网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 C: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民众的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D: 作为一块正加速扩张的思想阵地,互联网以其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等特点,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想法的新渠道。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熏衣草。 B: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C: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到、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D: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
4、 | 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②每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③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④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⑤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A: ④②③①⑤ B: ①⑤④②③ C: ④⑤②③① D: ①③②⑤④ |
5、 | 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划线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斟酌损益/精益求精 计日而待/不计其数 B: 不求闻达/知书达理 由是感激/实事求是 C: 夙夜忧叹/忧心如焚 庶竭驽钝/尽心竭力 D: 察纳雅言/温文尔雅 存亡之秋/春夏秋冬 |
6、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_____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______汉字,熟悉它们的内涵,是我们了解中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_______优秀的文化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B: 聚集 辨别 承接 C: 凝聚 辨别 承接 D: 聚集 辨析 继承 |
7、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B: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D: 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
8、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催枯拉朽 来龙去脉 人情事故 眼花镣乱 B: 白手起家 杳无消息 深恶痛疾 为富不仁 C: 正襟危座 鹤列鸡群 触目伤怀 坦荡如底 D: 无动于中 一以惯之 因地治宜 克不容缓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 霹雳(pì) 存恤(xù) 驽钝(nú) 休祲(jìn) B: 適戍(dí) 白蘋(pín) 贵胄(zhòu) 利害攸关(yōu) C: 狩(shǒu)猎 沔水(miǎn) 弓弦(xuán) 怫然作色(fú) D: 舴艋(zé měng) 忿恚(huì) 徇蕲以东(xún) 咨诹善道(zōu)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急功近利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原则。 B: 中学生群体中,总会出现挑拨离间的学生,他们的存在影响学生的团结。 C: 其实,读书和学习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 D: 张三同学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希望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①儿怠 , 则少加夏楚 ②我何以见汝父 ③鸡鸣方卧焉(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3 )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4 )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熬住就是一切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 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 , 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 2 )从第①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 3 )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4 )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5 )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6 )把第⑥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7 )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⑫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