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人们劝说君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要讲究策略。B: 《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诗作风格多变,沉郁顿挫,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 C: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D: 斯科特、克拉丽丝、奥楚蔑洛夫这三个人物别出自奥地利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英国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俄国契诃夫的《变色龙》。 |
2、 | 下面划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猛浪若奔(奔跑) 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窥谷忘反(反,通“返”) B: 造饮辄尽(创造) 衔觞赋诗(酒杯) 期在必醉(日期) C: 持汤沃灌(热水) 腰白玉之环(腰佩) 负箧曳屣(鞋子) D: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执策而临之(面对) 策(马鞭)之不以其道 |
3、 | 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野步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注释】①野步:郊野散步。②麦陇:麦田。③东风:春风。 A: 第一句诗描绘了春天里碧绿的麦田,东风吹拂,一阵阵翠浪向远方荡开的画面。 B: 第二句诗中的“噪”字,刻画出新生的青蛙尽情欢叫的情景,洋溢着勃勃生机。 C: 最后两句诗写诗人边赏双蝶飞舞,边饮酒作乐,终烂醉如泥,栽倒野草花丛中。 D: 诗人描绘了春日中郊野散步所得之景,抒发了对淡然闲适生活的憧憬羡慕之情。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广州恒大队终于实现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三连冠”的梦想。B: 网传天燃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 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尽管马来政府一再解释,但仍然难辞其咎。 D: 日本在亚信峰会上的发言与其实际行为大相径庭。 |
5、 |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 红军长征事件按时间顺序是渡过乌江—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吴起会师。 B: 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既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又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也是一个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的人。 C: 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D: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之一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人的真实生活。 |
6、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薄伽丘,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对后世欧洲文学影响很大。 B: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为世界文学画廊添了浓浓的一笔,直到今天,只要有人生活在虚妄的幻想中,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人们往往会称他为“堂吉诃德”。 C: 奥地利著名作家卡夫卡,其作品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河,代表作有《变形记》等。 D: 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歌德,其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 |
7、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 人们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让我们以书为友,热爱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这美好的习惯丰盈我们的生命!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肃穆 锐不可当 张皇失措 惟妙惟肖B: 消魂 转弯抹角 当然无存 重峦叠嶂 C: 溃退 月明风青 应地制宜 雅俗之分 D: 纳凉 自出心栽 失之毫厘 潦绕不绝 |
9、 | 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黑痣(zhì) 榆钱(yú) 海鸥(ōu) B: 褪色(tuì) 卜问(bǔ) 模仿(muó) C: 焚烧(fén) 磕头(kē) 漫长(màn) D: 温柔(róu) 狡猾(jiǎo) 依恋(liàn)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妙手偶得 沁人心脾 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B: 不屑置辨 锲而不舍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C: 坦荡如底 揠苗助长 浮想连篇 惴惴不安 D: 彬彬有礼 葱笼茂密 不折不绕 急不暇择 |
类文赏析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 携来百侣曾游。 湘江北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橘子洲头。 恰同学少年 看万山红遍, 风华正茂; 层林尽染; 书生意气, 漫江碧透, 挥斥方遒。 百舸争流。 指点江山, 鹰击长空, 激扬文字, 鱼翔浅底, 粪土当年万户侯。 万类霜天竞自由。 曾记否, 怅寥廓, 到中流击水, 问苍茫大地, 浪遏飞舟? 谁主沉浮? ( 1 )写出上片中“看”统领的句子。( 2 )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秋景的特征。 ( 3 )面对如此景色(富有激情和活力),作者想到了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 4 )分析下片,说说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 书:书信 B: 郑伯如晋 如:到……去 C: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利:利益 D: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入则无法家拂士 D: 宣子说,乃轻币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 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 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选自《左传》) ②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选自《左传》) ③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
我的语文老师
①我特别感激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
②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的寻找,但是再也没有找到像她这样的一位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的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着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什么叫语文?”
④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头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⑤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
⑥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
⑦我至今还记得,所有的同学把头转向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片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走上讲台,那一天是作文课。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
⑨对我来说,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向水面,一边硬,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⑩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我不是轻轻的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就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我,说:“你进来坐一会儿。”
⑪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我的六个作文本。她把这六个作文本一本一本的摆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单说你的这些作文里的字,就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个作文本,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⑫她又说:“在这六个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第一本里你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进行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⑬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⑭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的漫长的人生之路。
⑮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 1 )作者回忆了与语文老师有关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 4 )根据要求,品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①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的砸向水面,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夜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5 )本文蕴含了作者对语文老师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内重读。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提示:“这”,指社会生活。生活有多广阔,“这”就有多丰富。比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上的人和事、自然现象、科学探索等方面,都会在平凡的故事或者现象中蕴含着道理。请你以“这是我没想到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书写工整。(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字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