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中部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有误的一项是( )
A: 立春——谷雨——惊蛰——清明
B: 立夏——小满——夏至——小暑
C: 立秋——处暑——白露——寒露
D: 立冬——大雪——冬至——大寒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 )

A: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 庄与惠游于濠梁。
C: 虞山王毅叔远刻。
D: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3、下列划线词属于贬词褒用的一项是( )
A: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B: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 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D: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xùn)职 干(gù) 抽(yī) 忧(yù)
B: 狭(yì) (dān)塌 哭(qì) 叮(zhǔ)
C: 热(chéng) 慷(kāi) 晕(xuàn) (zhēn)怪
D: 纯(cuì) 恍(huǎng)惚 (sǒng)恿 蹒(shān)
5、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我既定的人生的事情,就是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所以每有新的挑战、新的考验,“脑海里① 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信天游的背后,是心中挥散不去的人民② ,而从梁家河到中南海这一路的选择、坚守,标注的都是为民的③ ,④ 的都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不变初心。

A: ①浮现②情怀③标准④反射
B: ①翻腾②情结③底色④折射
C: ①翻腾②清怀③标准④反映
D: ①翻滚②情结③底色④映照
6、下列诗句译文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露水没有完。
B: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
C: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阻碍且在右边。
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7、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然mò 真dì 迫不急待
B: 视chēn 告qìng 毛骨悚然
C: 骨biān 吞shì 忧心忡忡
D: 绊jī 辈háng 语无轮次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B: 近日,团市委、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中学开办“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C: “魅力无锡”的打造,必须注重文化内涵和品牌建设,注重城市灵魂的塑造。
D: 遭受挫折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得到升华,但是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9、

下列句中没语病的一项是 ( )

A: 腾讯已明确表示微信业务暂不收费,否认收费流言纯属谣传。
B: 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C: 在根雕艺术节上,使惟妙惟肖的大鹏展翅根雕特别引人注目。
D: 清明将到,各单位要妥善安排安保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平安祥和过节。
10、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大灾面前广大干部群众毫不泄气快速走出了大灾的阴霾,斗志昂然地投入到重建美丽新农村工作中。
B: 专家提醒,现在市场上酸奶品种眼花瞭乱,标称的各种口味、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其实更多的是“噱头”。
C: 畸型的粉丝经济,其本源是资本通过复杂的商业模式实施的有意的诱导和裹挟。
D: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曚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 1 )全词通过描写红稀香少、①________②________等秋景,表现了词人略带感伤,却又③________的心境。
( 2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泽①兵进至卫南②,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下令曰:“今日进退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时金人有割地之议,泽上疏③曰:“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上④览其言壮之。时年六十九矣。
(节选自《宋史 • 宗泽列传》,有删减)
【注释】①泽:宗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 ②卫南:地名。 ③上疏: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④上:宋高宗。

(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A: 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B: 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C: 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D: 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 ) ② ( )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 4 )在与敌众十倍于我的金兵作战中,宗泽部队取得了什么成果?有什么样的影响?(分别用原文回答)

( 5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宗泽有哪些优秀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

③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 1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B: 第一段文字突出对色彩的描写,显示太和殿的辉煌壮丽;第二段文字突出对龙的描写,显示帝王的威严。
C: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的“的”字可以删去,因为这样表达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
D: 这三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太和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貌、用处。
( 2 )说明文在介绍建筑物时一般采用空间顺序,选文第二段在介绍大殿时也采用了这种说明顺序,请用具体的语言进行阐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遍地战壕

季明

那时候,老兵还是个十七岁的新兵。

到了部队,就开始挖战壕,这活儿遭罪。老兵手上满是血泡,泡起,磨破,再起,最后成了老茧。对此,老兵很有意见,当兵练好枪就行,他是来杀日本鬼子的,不是来卖苦力挖“水渠”的。于是,老兵就开始消极怠工。

战壕挖好后,连长要检查。连长是东北人,黑大个儿,双手别在身后,握着一把小工兵铲,一上一下地晃悠。老兵见到连长来了,赶紧抬头、挺胸、立正,笔直地站立在自己挖的战壕旁。

连长看见老兵敷衍了事挖出的战壕,火苗腾地蹿上来,脸就更黑了,抡起小工兵铲,在老兵头上“咣咣”地敲。

“你个王八犊子,找死啊!”连长骂。

老兵戴着钢盔,工兵铲拍在上面,脑袋不痛,但那“咣咣”声,却震得两耳嗡嗡响。老兵不服,大声说:“长官,俺是来杀鬼子的,不是来挖水渠的!”

“来杀鬼子啊?要是没了命,咋杀?”连长揪着老兵的耳朵,一指战壕,吼道,“战壕是保命的,记着,它,就是你的命,重复一遍!”

老兵“啪”的一个立正,就吼了起来:“战壕,是俺的命!”

接下来,老兵只好认真地挖战壕,战壕挖成后,还要掏防炮洞。

跟鬼子干了一仗后,老兵就发现连长的话是真理。那天,鬼子开始进攻了,连长观察了一下,声嘶力竭地喊:“防……炮……啦……”

在连长的吼声中,士兵们抱头鼠窜,纷纷钻进防炮洞。瞬间,鬼子的炮弹就铺天盖地砸过来,接二连三地爆炸,一时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老兵哪见过这阵势,抱头缩在防炮洞里,筛糠一样地抖。

炮声一停,连长立马跳出去,声嘶力竭地喊:“上战壕!玩命啊!”

老兵没有出去,抱头缩在防炮洞内,抖成一团。

鬼子的进攻被打退了,连长冲过来,一把将老兵提溜出去,抡起工兵铲,在他头上“咣咣”地敲,骂:“王八犊子!”半晌,才喘着粗气停下手。

老兵趔趔趄趄地站起来,连长揪着他的耳朵,一指战壕,吼:“这里不是乌龟壳,它,是老爷们玩命的地方,重复一遍!”老兵立正,就吼了起来:“战壕,是老爷们玩命的地方!”

几仗打下来,老兵就记住了连长的话,战壕不仅保命,更是男人拼命的地方。于是,他在连长“防炮啦”的呼喊里,进防炮洞;在“上战壕!玩命啦”的吼叫中,跟鬼子拼命。

战壕,一条条地挖;仗,一场场地打;身边的兄弟一茬茬地倒下,新兵们又一茬茬地补进来。跟鬼子一路打下去,天南地北,到处都有老兵挖的战壕……

许多年后,九十多岁的老兵,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一处战场遗址。拨开荒草,老兵下到战壕里,突然发现有一个防炮洞还在,他弯下腰,艰难地钻进去,静静坐着,倏地老泪纵横,他想起了连长。

连长就牺牲在这里的战场上。那天鬼子的炮击开始时,几个新兵吓傻了,站着没动,连长冲过去,一发炮弹就落在了他的脚下。

在爆炸声中,连长消失了,只有那把工兵铲飞在空中,车轮般翻转着,然后,落下,笔直地插在地上……许多年来,那把工兵铲,一直在老兵的脑海中翻飞。

老兵走出战壕,站在山坡往远处眺望,恍惚间,枪炮声在耳边响起,硝烟和那把翻飞的工兵铲,又在眼前浮现。于是,他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学着连长的样子,大喊一声:“防……炮……啦……”

四面的群山荡起阵阵回声:“防……炮……啦……”

( 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

连长第一次用工兵铲敲打老兵是因为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连长第二次用工兵铲敲打老兵是因为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 2 )小说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战壕,一条条地挖;仗,一场场地打;身边的兄弟一茬茬地倒下,新兵们又一茬茬地补进来。

②在爆炸声中,连长消失了,只有那把工兵铲飞在空中,车轮般翻转着,然后,落下,笔直地插在地上……

( 3 )对连长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 文章两次写到连长用工兵铲粗暴地敲打老兵的钢盔,训诫老兵要明白战壕的用处,连长虽然脾气暴躁,但练兵有方。
B: 当鬼子开始进攻时,连长观察到了阵地将受到炮击,声嘶力竭地喊战士们“防炮”,可见其机警有余,勇敢不足。
C: 老兵在连长“防炮啦”的呼喊里,进防炮洞;在“上战壕!玩命啦”的吼叫中,跟鬼子拼命,从侧面表现出连长的英勇善战。
D: 几个新兵在敌人炮击时吓傻了,站着没动,连长冲了过去却战死疆场,表现了连长爱兵如子,但行事鲁莽,让老兵深感痛惜。
(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战壕不仅保命,更是男人拼命的地方”,因而“遍地战壕”隐含遍地战场、遍地英烈之意,揭示了全民抗战、不屈不挠的主旨。
B: “防……炮……啦……”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意在告诫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也不能忘记“居安思危”,要保持警惕之心,提防不轨之心。
C: 连长与老兵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小说按时间先后叙述,那时候十七岁的新兵变成许多年后九十多岁的老兵,时光的流逝让人唏嘘不已。
D: 文章结尾荡起的阵阵回音,是连长的回音更是千千万万抗战烈士的回音,他们虽死犹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回音,我们不忘历史、传承精神。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 的礼物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万丈红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