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太原市五育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的水花。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有那么宽敞,山坡上 着些小村庄。
③理想被 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④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 付出任何代价, 要把这件事完成。

A: 迸射 卧 磨灭 无论∕都
B: 迸溅 卧 扒窃 无论∕都
C: 迸溅 躺 扒窃 如果∕就
D: 迸射 躺 磨灭 如果∕就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字的一项( )
A: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慢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刻着,从不懈怠。
B: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风雨彩虹,春华秋实,世界即将见证中国奇迹。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鹜,便是敬。
D: 这个小村庄隐于山水之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如同世外桃园一般。
3、(诵美文,歌赞家乡)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②③①④
4、以下是一位80后爸爸的生日家庭聚会感言,填入括号内准确的一项是( )

各位亲爱的家人,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之间,我就步入_____之年。我很开心,因为你们,我感到了生活的幸福美好,但是作为家中的顶梁柱,我也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相信我,我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与大家一起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最后,祝我至亲至爱的家人永远健康平安。谢谢!


A: 而立
B: 耳顺
C: 花甲
D: 不惑
5、结合语境,下面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 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 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我国当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D: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7、根据语境,下面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xuàn);我听见有人(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B: 曾(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 赵州桥结构匀(chèn),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xiào)。
D: 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难作者,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jiáo)消化。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ōng)也 不(yùn) (zēng)子 三(xǐng)吾身
B: (hǎo)之者 逾(jǔ) 学而不思则(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
C: (lùn)语 曲(gōng) (dǔ)志 (chuán)不习乎
D: 一(dān)食 不(shě)昼夜 (yuè)之者 逝者如斯(fú)
9、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 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 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 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10、孔乙己和范进都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下面是书写孔乙己和范进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偷摸成性,身残体废走向死亡路疯癫举人,懦弱迂腐,虚伪狡诈,如愿以偿叩开________。


A: 童生落魄 自视清高 功名门
B: 落魄童生 好大喜功 田舍门
C: 落魄童生 自视清高 功名门
D: 童生落魄 好大喜功 田舍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

( 1 )诗中展现的是一幅①________(填季节)风景图,从②________这一景物可以看出。
( 2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诗歌结尾“□”处,并简述理由。

A眠 B憩 C玩

我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1 )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诚危急存亡之(时、时刻)
B: 以昭陛下平明之(道理)
C: 事无大小,以咨之(全、都)
D: 此悉良死节之臣(坚贞)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佣者笑应曰
B: 欲报于陛下也 然足下卜鬼乎
C: 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 属予作文记之
D: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 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 3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妈妈是老虎

①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

②从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接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时,我只能眼巴巴的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默默的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她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对于我的一切都表示无异议,不管我的英语考了58分还是98分。

④上了初中,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是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她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好像我终于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而我,憋着这口气,默默地处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任性的妈妈。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了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提议生活费的用途,她总是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或者“你喜欢就好”,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自己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像空气一样存在我的生活中,反正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她打工时的样子,以及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她,我发现她突然苍老了,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着。眼神越来越空洞,皮肤也越来越皱,与少年时印象中的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怎么也重合不到一起。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独自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的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未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我从未回过头,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

⑩也许,我记忆中很懒很任性的她并非对我漠视不管,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独立,逼迫我快点成长。

⑪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老虎,小虎到一定年龄时,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独自生活。但是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

⑫我想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只老虎。所以当我一个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茫然行走时,当我遇到难以跨过的坎时,仿佛听到妈妈在身后说:“你自己决定就好。”

⑬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

( 1 )第⑬段“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
( 2 )从全文看,“我”是一个________的人。
( 3 )梳理“我”对妈妈印象的变化过程,然后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①变化过程: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独立,逼迫我快点成长→________

②意图:________。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军号声声
①“军号一响,那士气就鼓起来了,战士们就往前猛冲。在冲锋号的鼓动下,不久就冲上了阵地,消灭了敌人,我军胜利了。”我刚到村口,就被这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了过去,他有八十多岁的样子,站立都不稳,可话语声还很洪亮。周围那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样子,任他自言自语,谁也没有接这个话茬。
②我们全家搬走这么多年后,我突然生出回来看看的念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他对那把铜号还是那么有感情。
③小时候,我对这把铜号是很羡慕的。不能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总感到很遗憾。
④他的这把铜号,其实是有破损的,喇叭口处残缺一块,从这个地方向里还有一道裂纹。他每天都悉心呵护着,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特别是到破损处时,会格外轻。
⑤擦完后,他就把铜号横过来,在眼前轻轻转动着,转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头来,郑重地用右手握起来,举到眼前,右眼对铜号嘴儿认真看去,然后挪到左眼前,右眼眯起来,用左眼看一会儿,然后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们认为他就要吹响这把铜号了,可他总是让铜号和嘴唇似接触又不接触的,最终也没有吹响。
⑥我们都很失望,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失望的长叹:“唉——”
⑦这时,他才会转过头来,看我们一眼:“怎么,想看看?”
⑧我们凑上前去。他把铜号在我们眼前晃了晃,然后陷入沉思,轻轻地说:“我的战友正吹着冲锋号,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停一停,喉结滚动了几下,又接着说:“他就牺牲了,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音真响亮。”
⑨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⑩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⑪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了毛病。
⑫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⑭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⑮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⑯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文/高军,有删改)

( 1 )联系全文思考,标题“军号声声”有什么含义?

( 2 )从全文看,③~⑪段记叙的顺序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

( 3 )“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而二十年后,依然是这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 4 )第⒀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5 )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揣摩一下为什么选文第⑬段采用B句。
A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军号声。
B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

( 6 )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了老人与军号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周围几个老人的表现?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请以《生活中的 》为题记叙一件事,并结合这件事写出你的感想或受到的教育。

提示:根据提供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45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再奢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