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浙江省瑞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撰,该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C: “山中宰相”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抓住景物的灵魂,通过远近、高低、动静的变化传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D: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文章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斑澜 温驯 怪诞不经
B: 俊俏 禁固 虎视耽耽
C: 料峭 安详 畏罪潜逃
D: 战粟 胸襟 孤苦伶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全班的起哄声都戛然而止了。
B: 有网友报料称,在大湖溪有一条污染程度让人叹为观止的河流。
C: 这整个构思天衣无缝 , 真是无懈可击。
D: 一旦变换看问题的角度,你的生活就会豁然开朗 , 幸福快乐也会接踵而来。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多么优秀的孩子, 是大人, 每天都生活在“你根本不行”“你真是个傻瓜”一类的批评中,长此以往,也许 会真的变成一个没用的傻瓜了。

A: 不管 或者 倘若 就
B: 倘若 不管 就 或者
C: 或者 不管 倘若 就
D: 不管 倘若 或者 就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道德观念来

②那一年他以同等 申请了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③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


A: 判别 学历 全神贯注
B: 判别 学历 吹毛求疵
C: 评判 学力 吹毛求疵
D: 评判 学力 全神贯注
6、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B: 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 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D: 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有代表作《新疆域》。
C: 《大雁归来》的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特。
D: 陶世龙1939年4月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科普学家。
8、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痛 (chì) 进 (pián) 面面相(qù) 龙吟凤(suì)
B: 腼(tiǎn) 怒 (zhēn) 尽职守(kè) 首(jī)
C: 抽(yē) 匀(chèng) 脚(huái) 立(zhù)
D: 骗(kuāng) 害(zèn) 吹毛求(cī) 佝(lóu)
9、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八宝酒,顾名思义 , 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B: 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 , 真正的解脱。
C: 明白过后便想,天津卫九河下梢,人情练达 , 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D: 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止思想的
10、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 《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它是孙犁的“白洋淀记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 说《荷花淀》。
C: 《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辑的《虞初新志》,《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的哲学家周敦颐。
D: 《背影》一文中的“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其中“聪明”是褒义贬用,写出了作者因当时没有读懂父爱而内疚自责的心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1 )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
( 2 )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宗论盗

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举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

( 1 )解释划线字

①民之所以盗者 为:________

用廉吏 举: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项是( )
A: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停止做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停止他们。
B: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
C: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停止做盗贼,或者用严厉的刑法来停止他们。
D: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或者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
( 3 )短文中唐太宗认为“止盗”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用原文回答)。
( 4 )从“太宗论盗”这件事中,看出他怎样的理政思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需要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有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海底大陆坡上段、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漏。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等资料改编)

( 1 )文章②—⑥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价值和储量、产业化开采可能带来的危害。
( 2 )第⑤段画线句除了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 3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 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 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 可燃冰这种新能源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故乡的那棵树

周保林

①进城多年了,我总是时刻想起我的老家,更想念那棵五人合围的柿子树。

②那是一棵伟岸、绮丽的大树。主干笔直,约两米高处,生了个树丫,由一棵变成了两棵;其中一个分枝离地面只有一人高,横空出世,像条长虹。一个四季,树上树下,生机勃勃。春天,树叶苍翠欲滴,含苞欲放,大树摇曳着一树春光,成了鸟儿寻偶嬉戏和蜜蜂采蜜之处。夏天,青果累累,挂满枝头,阳光从树叶渗透出来,柔柔软软,呈现着青春的美姿;下雨时,只闻树上笃笃响,却只滴下几点儿,美极了。秋天一派缤纷,一个个鲜红的果子,像一盏盏小红灯笼,藏身于斑斓多姿的金黄色叶间,飘出一阵阵香味。冬天,树枝光了,露出结实的身躯,最美还是雪天,银装素裹,简直成了一棵银树。

③树下是我们的生活区,又是我们娃娃们的游戏场所。一清早,太阳刚染红了树尖,树下便忙开了。大人们洗衣、做饭、备家具。小孩们割猪草、拾牛粪。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早饭后,爷爷将一根藤条烟袋杆往嘴里一衔,要我给他点上火,坐在树根上,悠闲自得地吐着烟圈儿,摸着山羊胡,给我们讲故事。记得有一次,我问爷爷这棵树是哪年长出来的。爷爷笑了笑,神秘地说:“我也弄不清,只记得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曾问过爷爷,他说,他一出生就看到树有这么大。”

④有时故事听腻了,我们几个光屁股娃娃,便揪着那个横枝打吊吊,树枝一弹一弹的,悠悠然,飘飘然。这时,我想起爷爷讲的朱元璋的咏蛙诗:“独坐井畔似虎形,绿荫树下掌乾坤。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出声。”这树下,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乾坤”。

⑤晚间,村下是最热闹的地方。尤其是夏天,这里成了乘凉、游乐的佳境。左邻右舍地男女老少,都带上板凳,茶杯,男人摇着扇子,在树下聊天,妇人则借着凉风,织毛衣,纳鞋底,边干活,边听人讲故事,算计算计今年的收成,一个接一个笑话,从树间渗出,回旋于空中,我们一些小伙伴,便穿插其间捉迷藏。有次不慎将张三爷的椅子绊倒,让他跌了个脚朝天。张三爷爬起来拍拍裤子,笑骂着说:“你们这帮小鬼!”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夜深了,人们还舍不得离去。

⑥立秋过后的第四天,是我家收柿子的传统日子。这天爷你搬把椅子坐在树下,看着我父亲收采。收摘柿子要用特殊工具,一根长的篙,一端安上一个小篾篓,一个一个收摘,以便完好无损地收进来,进屋后用罐子封好,约半个月,当柿子又红又软时,才能品尝,那味儿又甜又香,比荔枝还要好吃!爷爷说:“柿子不能独吃,要给邻居送。金果果,银果果,大家吃了多结果。”

⑦如水的岁月匆匆而去,柿子树在票子里许多人脑海中也许荡然无痕迹了,但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我每次回到家时,它的高大身影就浮现在我们眼前。是它庇佑了我们一家人,我永远忘不了它。

(选自《中学语文》,略有改动)

( 1 )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这树下,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乾坤”。

算计算计今年的收成。

( 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自然段,作者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着重从视觉角度描写柿树,突出了大树“绮丽”的特点。
B: 文章从爷爷“柿子不能独吃,要送给邻居”这一句朴素的话语可以看出:乡村虽然生活十分贫穷,但人与人和谐相处。
C: 文章写在树下人作生活劳作,孩子们尽情嬉戏的场景,非常生动鲜活,极富生活气息,这是作者善于积累生活的结果。
D: 本文语言质朴,自然流畅,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深情,以及柿树被人淡忘的淡淡的怅惘之情。
( 3 )试根据上下文填写第⑦段空白的句子。
(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写孩子们玩耍的几个生活场景。
( 5 )故乡的树美,故乡的人也美,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故乡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至少答出三点)
( 6 )文章主要运用了寄情于物和细节描写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或事给你温暖、快乐、幸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着感激。你最想感激谁?赶快拿起笔把这感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吧。

请以“感谢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ㄟ忧伤说唱、一世繁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