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B: “应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C: 据悉,央视春晚男主持已定,毕福剑首次主持春晚。老毕主持春晚,肯定看点多多,到底会带来哪些新变化?会有哪些独特的精彩?全国观众拭目以待。
D: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中称,中国网民使用的实际宽带下载速率低于运营商提供的名义宽带速率,是“假宽带”。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骈偶句式的一项是( )
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 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鸣(háo) 起(dié) 样(mó) 义愤填(yīng)
B: 徨(páng) 育(bǔ) 字(tiè) 乎不同(jiǒng)
C: 凹(dàng) 默(qiè) 午(xiǎng) 烟雾缭(rào)
D: 补(jiào) 古(gèn) 罚(chěng) 心贯注(qián)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人们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冽(lǐng) 要(sài) 轻(yínɡ) 锐不可(dǎng)
B: 发(bā 息(bǐng) 行(lǚ) 精竭虑(dān)
C: 然(qiāo) 首(qiáo) 蓝(zhàn) 摧枯拉(xiǔ)
D: 波(lín) 刻(juān) 战(dū) 深痛绝(wú)
6、

下列对名著主要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保尔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后来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继续创作,用生命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B: 祥子被匪兵抓走之后的一天夜里,趁乱混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匪兵部队丢下的3匹骆驼,以35元大洋把3匹骆驼卖了。
C: 鲁滨逊有一次看见一个野人“俘虏”从“人肉宴”逃出.他帮这个逃跑的野人打死了两个追赶者,将他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叫“星期五”。
D: 林冲因得罪了高俅,被刺配沧洲。两个押送公差在路上正要用水火棍将他打死时,跳出个和尚救了林冲。这个情节就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7、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8、

下面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 , 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巴巴地等待小鸟孵出来。
B: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 不可理喻 ,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 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 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 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 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 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 我们语文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同学们都愿意对她不耻下问
D: “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意。殊不知,无论网络中的世界多么精彩,都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美好。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唐)郑 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荻: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 1 )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

( 2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忿恚尉________ ②第令毋斩________

③今欲之________ ④沛父老________

( 2 )下列四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乃樊哙召刘季 沛后悔
B: 激怒其众 应诸侯
C: 今背之 诛萧、曹
D: 陈胜自立将军 立以沛公
( 3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B: 且/壮士不死/即已
C: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 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 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刘季乃书帛射城上

( 5 )陈涉、吴广发动起义,沛令响应起义,他们的基本策略共同的一点是什么?陈、吴发动起义取得成功、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请分别作简要的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 1 )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

( 2 )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 3 )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享受读书

①读书,是人类用来不断进化自己的一种高明伟大的方式。

②读书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启发智慧、陶冶情操,才逐渐聪明起来。我生长在农村,家境贫穷,发奋读书是为了改变终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环境。那时真有种“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精神,萤窗雪

案、旰食宵衣,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平静的生活里我仍然不改读书习惯,并且越来越钟情于读书。后来又爱好读书画作品,并与书画家们谈书说画,从中收获不小。好书如同良师,有了这样的良师,人生的道路就会走得踏实、稳健得多。

③读书可以净化心灵。周国平先生曾说过:“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可悲的黑洞,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读书,关注内心世界,充实精神生活。读历史,读哲学,能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透视眼前迷雾,走出人生黑洞,踏上铺满阳光与鲜花的道路,迎接人生的春天。读书,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谋求自我精神充实和心灵健康。当我们怀着一颗被汉赋唐诗宋词浸润过、被孔子苏格拉底的哲学洗礼过的心灵走进社会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④读书让人快乐。读书可以在心中给自己留一块默默耕耘的圣地:读书是一种乐趣无穷、美不胜收的享受。读书决不能成为一项任务或为了装饰门面,这样会成为负担和包袱:只有为修炼自己的灵魂而读书时,才能体会到那种真正超凡脱俗妙不可言的快乐。手捧着充满哲理与智慧的书籍,常常会感受到某种巨大的思想震撼力。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读前人的哲学著作,如同获得黑夜中行走的勇气和力量。读书,能改变我们孤独、灰色的人生状态,消除生活中的困惑、思想的衰老,对待挫折才不会怨天尤人。大师们充满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可贵的品质,都会使我们对待生活时变得开阔、乐观、旷达,能真正让我们的生命鲜活灵动起来,永远追求那种充满激情的人生境界。

⑤读书可以拓宽人生境界。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不懈学习、慎独自律的结果,是在不断学习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的结果。思想境界高的人,不会计较小事,不会计较名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读书,能提升我们的气质和品位,能拓宽视野和境界。“胸藏万卷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读书指导生活,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最有用。在读书和反思的同时进行总结,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读书加

以思索,能使自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自己。“晓晓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有学问的人,会把自己看得低一点,他们知道山外有山,明白能者如云。这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让人成功的思想境界。

⑥“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事业还是读书。”我的书房一直挂着这副对联,以此来勉励自己,教育儿子。对于我来说,读书已成一种习惯,一种享受。读一首唐诗宋词,如饮一杯陈年佳酿;读一本哲理美文,如品一顿丰盛大餐。如此美味,何乐而不为?苏东坡说:

“书到今生读已迟”;郁达夫说:“诗书误我半生闻达。”闻达不可乞求,诗书不可不读。学习无止境,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超脱世事纷争,人生就会有所收获。无论迈入怎样的年华,我将一直享受读书的快乐!

(作者:黄新民 有删改。)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 2 )第②段作者举出自身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请你为第②段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 3 )第③段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请加以总结。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从此改变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漫步、在寂寞的路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