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凄然 营生 唯唯连声
B: 尖酸 膝盖 声名狼藉
C: 颓唐 戒心 豁然贯同
D: 琐屑 斟酌 坚持不懈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我们要在祭拜先人的同时,记住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B: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一带一路”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它的宏伟规划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D: 夜幕下的姜堰人民公园,流光溢彩,风景如画,游人接踵摩肩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取缔 恐吓 粘轻怕重 难辞其咎
B: 狼籍 梳理 袖手旁观 锱铢必较
C: 矜持 濒临 招摇过市 顶礼馍拜
D: 寒碜 风靡 随声附和 闻名遐迩
4、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分道扬镳(biāo) 拾级(shè)
B: 销声匿迹(xiāo) 和煦(xù)
C: 玲珑剔透(tī) 别墅(shù)
D: 心往神弛(chí) 殷红(yīn)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9感动中国颁奖词:张玉滚——守望乡村教育,一干17年。扁担窄窄, 。板凳宽宽, ,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 ,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A: 挑起山乡的未来 稳住孩子们的心 有人看到你的沧桑
B: 稳住孩子们的心 挑起山乡的未来 有人看到你的无奈
C: 挑起山乡的未来 稳住孩子们的心 有人看到你的付出
D: 稳往孩子们的心 挑超山乡的未来 有人看到你的拼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 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 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 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修改:去掉“是否”。
B: 《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在歌声中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让更多的中国人得以传承经典、了解经典、走进经典。 修改:将“传承经典、了解经典、走进经典”改为“走进经典、了解经典、传承经典”。
C: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修改:将“经过”或“让”去掉一个。
D: 人们居住讲究环境,吃饭讲究营养,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 修改:将“体现”改为“展示”。
8、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蜡烛》— --------—西蒙诺夫——苏联
B: 《被压扁的沙子》— 阿西莫夫——美国
C: 《爱莲说》——------刘禹锡——---宋代
D: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9、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 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 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 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 , 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10、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生活中处处 着美的细节,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常用一种美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一颗 的心去感悟生活,即使有所怨、有所忧,也都能化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一直很美。

A: 培育 细致 收藏
B: 孕育 细腻 收藏
C: 孕育 细致 搜索
D: 培育 细腻 搜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释】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丁宁:拟声词,频繁的啼鸣。

( 1 )诗中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

( 2 )诗中的三、四句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

( 3 )阅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年与时 驰:飞驰
B: 往事耳 见:了解
C: 无冻之患矣 馁:气馁
D: 诸人而后见也 假:借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子行/已而细柳军
B: 蒙辞军中多务/祭尉首
C: 诸生学太学/万钟我何加焉
D: 问不告/相委
(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A: (我)坐在大房子里吟诵诗歌,没有东奔西走那么劳累了。
B: (他们)坐在大房子里读诗歌练书法,没有奔走的劳苦了。
C: (我)坐在高大的房屋下诵读经书,不用奔走得那么劳累了。
D: (他们)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下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
( 4 )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甲文认为学习能增长人的才干,乙文认为学习能更好地做好分内的工作,丙文认为学习必须要有优越的学习条件。
B: 选文都有劝学的主旨。甲文以父亲的身份循循善诱,勉励儿子立志向学;乙文孙权以领导的身份结合自己的体会开导下属重视学习;丙文以长者的口吻,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鼓励后学认识到治学的艰辛,发奋学习。
C: 选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甲文用静心治学广才对比淫慢险躁悲守穷庐,乙文用吕蒙就学前的“吴下阿蒙”对比就学后才略令人刮目相待,丙文用太学生学习的优越对比作者学习的艰苦。
D: 选文语言很有特点。甲文语言智慧理性、简练谨严,富含哲理;乙文语言简约凝练,用对话刻画人物,揭示主题;丙文用排比手法,语言形象,很有说服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坚持不放弃

程刚

①初中时,我对化学特别感兴趣,而且成绩非常好,学校组织的各种化学竞赛我都拿一等奖。

②初一下学期,教委组织化学竞赛,我代表学校顺利杀入决赛。教委将在决赛的20名选手中,推荐一名参加省里的竞赛。

③学校希望我能拿下这个指标,下大力给我辅导。吴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化学课老师,他甚至连续几个周末不休息,专门给我一对一辅导。辅导效果很明显,每次模拟测试我都满分,难度也在逐渐提高。可我一点都不敢放松,因为进入决赛的选手,都是各个中学的尖子。

④竞赛那天终于到了。吴老师带着我提前一天住进宾馆。可没想到的是,我却突然间感冒发烧40度,再加上考前有点紧张,晕倒在宾馆里……

⑤我躺在医院里输液,校长和我的父母都赶了过来。我一直在哭,恨自己关键时候掉链子,害怕明天早上参加不了竞赛。

⑥竞赛组知道了我的情况,让校长确定我明天能不能参加。校长便征求我的意见。母亲早就吓坏了,当校长征求我的意见的时候,她直接责问校长说:“校长,孩子都这样了,你还让他参加考试吗?他要是出了问题,你能负责吗……”校长有些脸红,急忙和母亲解释没有恶意。

⑨虽然母亲不愿让我参加,我依然晕的天旋地转,但我感觉身体没那么糟,还想试一试。其实,我并不关心身体,而是害怕如果考不好,我在同学心中建立的化学尖子的形象就要毁掉,大家都会议论。

⑧吴老师坚持让我参加,并对母亲说:“程刚今天晚上挂水,明天可能会好一些,这是10年来省市组织的第一次竞赛,不管怎样都要参加,如果坚持不下来中途离场也行,否则,他会遗憾的。”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并和吴老师吵了起来,她甚至提出带我回家,幸亏医生没同意。

⑨第二天一大早,我感觉比昨天好多了,决定参加竞赛。吴老师将我送进了考场。

⑩可能是考场环境太紧张,另外,高烧又上来了,我只答了一大半,便天旋地转再也答不下去了。吴老师急忙协调医生将我送出了考场,继续到医院输液……

⑪在医院住了三天,我重新回到了学校。虽然病好了,但心情一直不好,在为这次竞赛耿耿于怀。

⑫这天下午,我们正在自习,吴老师走了进来,笑容满面的对大家说:“同学们,现在公布一个好消息,程刚同学被市里推荐参加省里化学竞赛……”我以为听错了,直到吴老师把通知书交到我手上。我很诧异,我都没答完,难道其他人比我成绩还差吗?吴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对我说:“程刚,你虽然卷子没答完,但在这种情况下,你答完的题没有一个错误,正确率百分百。教委综合衡量后,还是觉得让你去参加省里的竞赛最有把握……”

⑬那一天,我沉浸在幸福里,也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人这一生面对的机会没有几个,只要有条件,有一丝希望,千万要抓住,成功很可能就在前方等着我们。

( 1 )选文以“坚持不放弃”为题,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⑪段中加点词语“一直”“总”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 3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⑫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 4 )结合选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⑬段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永远的巴金

王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 1 )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
( 2 )作者对巴金先生怀有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花,c1痛命脈”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