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江苏泰州人”改为“江苏泰州”)
B: 通过阅读《红高粱》《 生死疲劳》《蛙》等作品,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在“了解到”前加主语“我”)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采伐”与“毁掉”位置对调)
D: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这就导致了车位供需失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
B: 故不为苟也 所识穷乏者我与
C: 非独贤者有心也 由则生而有不用也
D: 呼尔而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
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园林藤萝阳台枣核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对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欢乐颂》讲述了五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女孩们共同成长。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B: 他能评上三好学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服务。去掉“的原因”。
C: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能否形成良好人生观的问题。将“问题”改成“关键”。
D: 教育系统要深入实施“奋进之笔”,为教育新发展新跨越起好步、开好局、奠好基。将“开好局”与“奠好基”互换位置。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当代著名学者
B: 朱自清是当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是《天上的街市》
C: 流沙河是著名现代诗人,评论家。
D: 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名的散文诗集《野草》包含了他对生命的哲思。
6、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震(hàn) 见(piē) 落(zháo) 无精打(cǎi)
B: 混(xiáo) 当(gòu) 默(jiān) 星袭月(huì)
C: 热(chén) 退(guì) 贯(jí) 毛骨然(sǒng)
D: 首(qiào) 别(jué) 挑(xìn) 旁斜出(yi)
7、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是俄古伟大的文学家,他曾写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作品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C: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真是侠肝义胆,智勇双全。
D: 《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度过26年孤独时光的经历。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huì 褓qiáng 妖ráo 尽职守kè
B: 息qī 田pǔ 发jiǒnɡ 强不舍guō
C: 抽哑àn 风sāo 然无累kuò
D: 褛lán 白shà 桥zhàn 五缺土háng
9、《名人传》的作者_______,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
A: 罗曼·罗兰
B: 大仲马
C: 莫泊桑
D: 欧·亨利
10、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荷兰王后访德期间,靓丽的时装上赫然镶嵌着类似纳粹的万字符,引起了轩然大波
B: 经过十六个小时的浴血奋战 , 英勇顽强的消防官兵终于扑灭江苏德桥仓储大火。
C: NBA常规赛进入最后一天,湖人坐镇主场迎来了万众瞩目的科比谢幕演出。
D: 对于这种小虫子,我起初不以为然 , 但是后来发现脚踝和手臂多处被叮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之态淋漓尽致地凸现出来。
B: 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C: 尾联运用“黄金台”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无所畏惧,捐躯报国的决心。
D: 本诗善于着色,用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黑色等绮丽斑驳的色彩描绘边塞风光的秀美。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怀民亦未________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③余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

④思欲亭止息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 3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
A: 欣起行 土地平旷,屋舍俨
B: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迷,不复得路
C: 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人悟此 听茶声然
( 4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选段

①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②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 1 )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段①的论点是“乐业的重要性”,告诉什么是乐业,怎样乐业,从而支持全文的中心论点。
B: 选段②起总结全文,指出敬业乐业意义的作用,敬业是责任心,乐业是趣味,通俗易懂。
C: 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D: 选段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
( 2 )以下名言,不能够证明选段①论点的是( )

A: 昨天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耶曼逊
B: 干一行,爱一行
C: 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D: 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
( 3 )小明是某公司的程序员,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但是有时候加班通宵达旦。为此,小明总是觉得工作好辛苦,想放弃不做了。作为小明朋友的你,请你用所学过的《敬业与乐业》的相关知识来劝导他。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几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着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栏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②我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还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③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④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个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屋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⑤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抽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来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⑦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心,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扰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⑧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⑨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一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放入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地是你的吗?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树都种了下去。

⑩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创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树。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尔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⑪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 1 )下列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比喻为“神秘的泉水”,生动地写出“他”的重要性和神秘感。
B: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的毒辣和天气的炎热。
C: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这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狂风的呼啸声之大和狂风之肆虐。
D: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种树的困难。
( 2 )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第④段从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这几个方面描写了牧羊人房间的环境,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生活井并有条、做事认真的人。
B: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地埋”相照应,也为下文写橡树长大成林做了铺垫。
C: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是倒叙有关牧羊人三年来的生活及人生经历,丰富了文章内容,便于读者全面了解牧羊人的生活及家庭背景,体现了牧羊人生活的孤独和艰辛,展现了其顽强的毅力和伟大壮举。
D: “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这一句子具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
( 3 )选文第①段中,作者细致描写阿尔卑斯山地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成长的 ”(快乐、烦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足题目,说真话,抒真情。(2)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a1没那么简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