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顶峰之作《红楼梦》,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C: 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力吗》和《孔乙己》都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
D: 《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契诃夫和莫泊桑,他们都是短篇小说巨匠。
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梵语 由忠 边陲 瞥见
B: 燥热 赋闲 嚼碎 推祟
C: 簇拥 遒劲 隧道 点缀
D: 摄取 丘壑 俯瞰 阴庇
3、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转弯摸角 锐不可挡 名付其实 铸剑为犁
B: 丰功伟绩 眼花潦乱 大廷广众 转弯抹角
C: 张皇失措 围追堵截 弄巧成拙   见异思迁
D: 穷困撩倒 束手无测 一愁莫展 巧妙绝论
4、

下列诗句符合原文的是( )

A: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B: 海日生残夜,江月入旧年。
C: 乱花浅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末马蹄。
D: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小榄镇各中小学逐步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将“完善”和“建立”互换位置)
B: 为了应对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的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在“执法装备的质量”前加上“提高了”)
C: 《中国诗歌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删去“因为”或“的原因”)
D: 微信“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能有炫耀的心理。(在“要有度”前加上“所以”)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否制订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删去“能否”或在“取得”前加“能否”)
B: 当看完电影《流浪地球》后,使许多观众激情满怀,为中国科幻片的崛起而自豪。(删掉“使”)
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在场的同学都惊讶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将“讨论”和“表决”调换顺序)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迅把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B: 她聪慧好学,多才多艺,在众多学生中鹤立鸡群
C: 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旁边任劳任怨
D: 笔架山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学生学习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在于他是否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
B: 重庆女乘客因自己坐过站与司机发生争执导致公交车坠毁的悲剧,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C: 人民英雄杨科璋同志在一次灭火救援中,为救一名约两岁左右的孩子,不幸从五楼坠落,献出了自己年仅27岁的生命。
D: 今年八月,西湖区开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大会,部署研究了西湖区行政审批服务现场规范化管理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9、请在以下诗句中,选出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是(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蚌。
C: 忽如一夜春风米,千树万树梨花开。
D: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罚(chéng) 越(dào) 果(shuò) 慷淋漓(kǎi)
B: 元(xūn) 取(dì) 愧(zuò) 鞠躬尽(cuì)
C: 头(lú) 商(zhuó) 修(ěr) 可歌可(qì)
D: 惚(guāng) 溅(bèng) 点(zhuì) 海市楼(ché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课外文言,回答问题。

勤 学

王守仁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已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③,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

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

【注释】①确:确实,踏实。②侪(chái)辈:同辈。③无能白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④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

( 1 )下列句中划线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弗贱之者乎 先帝不以臣卑
B: 彼将以欺人 汝心之
C: 苟有矗而为 彼竭我
D: 有弗笑之者乎 必为有疾矣
( 2 )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从人之长明己之短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 而勤确谦抑为上 不物喜
C: 凡学不勤 水陆草木
D: 必志之尚未笃也 如言,果得于数里外
( 3 )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
B: 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
C: 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
D: 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②人果遂以彼为无能?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①对于生命来说,水比阳光更重要。地球之所以物种繁茂,生命昌盛,是因为有约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经科学测定,一个身体质量为70千克的成年人,分布在各种组织和骨骼中的体液达到45~50千克,占体质的65%~70%。一个人的胚胎发育到3天时,所含的体液达97%,与海洋中的水母(如海蜇等)所含的水一样多;发育到3个月时,所含的体液达91%;新生儿身上含水量达80%;1岁以上的孩子身体内的含水量就和成人一样了。
③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以后,海洋中的生物逐渐向陆地迁移,并把诞生地的海水带到自己的体内,而在后代中留下了从海洋起源的印记,这一点人类也不例外。为了说明人身上的血液与大洋中的纯海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前苏联科学家弗•杰普戈利茨还特地对海水和人类血液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海水和人血中溶解的化学元素的相对含量惊人地接近。在海水中,氯为55.0%,钠为30.6%,氧为5.6%,钾为1.1%,钙为1.2%,其他元素为6.5%;而在人血中,氯为49.3%,钠为30.0%,氧为9.9%,钾为1.8%,钙为0.8%,其他元素为8.2%。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人类来自海洋的最好佐证。
④海水的固有特征就是带有咸味,否则不成其为海水。人体血液中就带有这种海水特有的稍咸的味道。当你在进食时,如果不慎咬破舌头,伤口流出了血,你就尝到了血的咸味。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低一些,而且,科学家在考察地球历史中发现,在原始生命诞生时期,海洋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盐分,比今日要低得多。之后大陆上的盐分逐渐随水流注入海洋,海水才慢慢变得咸起来。而在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并由海中登上陆地的时候,其咸度就相当于现在人血的咸度。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
⑤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承认,当人体因某种疾病而大量失水时,或者出血过多时,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给患者静脉中注射生理盐水。出汗过多,人的机体就会因失水失钠而致病,这时向人体内部“海洋”中补充“海水”,就是维持生命必需的。
⑥如此看来,人身上的海洋印记,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生物进化教科书。它告诉人们:海洋,孕育了世间的生命,她是所有生物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 1 )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文字归纳。

( 2 )第③段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 3 )请你分析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表达作用。
①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②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1%左右 , 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 盐度(3%—35%)要低一些。

( 4 )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注】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于作者故乡。

( 1 )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 2 )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

( 3 )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我笑了”;“第一次,我哭了”;“第一次,我真后悔”;“第一次,我真尴尬”等,这里的“笑”、“哭”、“后悔”、“尴尬”等,正是表达了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情感或心理。
请以“第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空,拟好题目。
②内容要求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和校名,5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把爱情交给时间来忘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