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文章通过记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及他的情感经历,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熟的轨迹,揭示了挫折、孤独能促人迅速成长这一道理。 B: 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D: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
2、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首词用一个“异”字统领,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奇异辽阔壮美。 B: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悠悠的羌笛声和遍地的白霜表现了边塞的寒冷和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表达了征人们思乡忧国的惆怅情怀。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没有建立军功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 D: 这首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阙写思乡之情,情景交融,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
3、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材料愈能得心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B: 青春创业片《中国合伙人》以“零负评”口碑引发观影热潮,不少观众看完片自发鼓掌。 C: 通过她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她内心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D: 用6.3元过一天,你行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这个活动,以增进人们对贫困的感受。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是爸爸从上海买来送给我作生日礼物的一本精装版《傅雷家书》。 B: 看到他在学校春运会上意外夺得一百米冠军,使得全班同学顿时一片欢腾。 C: 本学期,需要我们重点感悟、阅读、理解的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能为你开启美妙哲学之旅的《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 |
5、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邪 篱笆 主弦律 不落窠臼 B: 八卦 绿釉 土瓷杯 记忆尤新 C: 细碎 檐下 座右铭 备受欢迎 D: 邪崇 苔痕 花骨朵 奋笔疾书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化情感类综艺节目《朗读者》一出来大家就拍手叫好,正说明了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越来越重视了。B: 目前,在意大利和波兰,都建立了以何水法名字命名的艺术中心,他计划在今后的采风创作中,将在更多的国家建立这样的民间艺术。 C: 《欢乐好声音》是2月份的最大惊喜,虽然影片依旧是在一个标准的故事模板上丰富剧情和角色性格,但节奏把控和配乐都非常独到,感到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D: 杭州将重点提高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同时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以教育国际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为杭州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7、 |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 A: 吟唱着人生的激昂慷慨与低缓B: 驱赶着人生的黑夜 C: 容纳着坚硬的巨石和柔弱的小草 D: 饱含着人生的清醇与忧愁 |
8、 |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 B: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
9、 | 下列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委:放弃 C: 是:表判断 D: 畔:同“叛”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辫的神气。 B: 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章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C: 一个男人跟朋友见面时杉杉有礼,可是在家对亲人动不动就大发雷廷——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D: 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1 )“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和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2 )理解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剃军中雨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 1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汝心之固 B: 上自劳军 劳其筋骨 C: 居无何 居天下之广居 D: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 2 )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闻天子之诏 已而之细柳军 B: 成礼而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 天子且至 年且九十 D: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乃石性坚重 (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 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全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C: 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 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 ( 4 )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②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
父亲的粥
刘墉
大概因为回台体力透支,返美前突然上吐下泻。所幸儿子住得近,清晨五点把我送去急诊。化验结果,是感染了通常只有小孩会怕的“轮状病毒”。
医生说这时候肠胃弱,什么都不能吃,连喝运动饮料,都得掺一半的水。直到第二天下午烧退了,护士送来食物,小小的纸杯,里面只有黏糊糊的一点半流体,原来是米浆。
抱着那软软的纸杯,小心地用吸管慢慢吸,好像奶娃。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肾脏炎,病得挺重,有一阵子也只能喝这个,相信多半是母亲喂我,但不知为什么,而今只记得父亲坐在床边,端着碗喂我的画面。
第三天下午出院,又来了位护士,给我好几份介绍轮状病毒的小册子,说回家只能吃稀饭、海苔酱、苹果泥……而且不能多吃,看不吐不泻了,再由去皮的鸡肉丝排开始。
自己煮了稀饭,不错,够软,唯一的缺点是我加太多水,为了吃实在些,只好往锅底捞稠的。端上一大碗白稀饭,颇有成就感。儿子早晨送来肉松,是他去专门店买的,居然印着“婴幼儿专用”,不知道这小子是体贴还是讽刺。我倒了尖尖一堆肉松在稀饭上,急着下嘴,立刻被呛得猛咳,因为把细如粉末的肉松吸进了气管。
一边咳,一边用筷子把肉松压进稀饭,再搅拌成肉粥。突然懂了,为什么父亲总坚持先把肉松搅匀,才交给我,还一直叮嘱我慢慢吃。他也帮我吹,吹得眼镜上一层雾,又摘下眼镜吹。父亲还教我用筷子由碗的四周拨稀饭,说那里因为接近碗边,凉得快。有时候我还是等不及,他则会再拿来两个大碗,把稀饭先倒进一个碗,再来回地跟另一个碗互相倾倒。没几下,就凉多了。
可不是吗?我自己煮的这碗稀饭也够热的。第一口已经把我烫到,但是当我改由四周拨,就能入口了。上面拌的肉松吃完,我又倒了好多肉松下去。这种“大手笔”,也是小时候被父亲惯坏的,那时候母亲常骂,哪儿是吃稀饭配肉松,根本是吃肉松配稀饭。
吃了一整锅白稀饭和一整罐肉松,肠胃居然没出毛病。第三天,我的胆子更大了,一番忙乱之后,我这辈子做的第一碗“牛肉粥”上桌了,十分滚烫黏稠,而且大有“闻香下马”的境界。牛肉丝,不错!一点也不老。姜,虽然切的时候已经因为摆太久,像是削竹片,反而更带劲。我的嘴又被狠狠烫了一下,想到爸爸的方法,改为从旁边拨。不知为什么又觉得该拿个勺,从粥的表面,一点一点刮。
果然,一次刮一点点,滚烫的粥也不烫了。我有些自诩,可是又觉得似乎见过别人用勺子刮的画面。我一边刮一边想,突然回到了九岁的童年,回到父亲的病床前。医院为直肠癌手术不久的父亲送餐,只一碗,像这样的瘦肉稀饭,我居然急着跑到床边要吃。母亲骂:“那是你爹的!”父亲对她挥挥手,反教我爬上床,跟他并排坐着,又怕我摔下去,一手搂着我,一手喂我吃。肉粥很烫,医院里没有两个大碗可以用来减温。父亲就用勺子一点一点在稀饭的表面刮。那瘦得像干柴的手直抖,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饭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还像抚摸般,很细腻、很轻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层,再吹吹,放进我嘴里。
现在我正这么做,但是飞回了五十年前,我的手成为父亲临终前两个月的手。我的眼镜飞得更遥远,成为父亲为我吹粥时的眼镜,蒸汽氤氲,镜片罩上一层雾。我像父亲当年一样,摘下眼镜,只是不见清晰,反而模糊。一个年已花甲的老孩子,居然从这碗粥,想到五十七年前抱养我的父亲,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淌,淌在父亲的粥里……
( 1 )根据文章内容,各选一个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文章回忆了父亲为我拌粥、倒粥、________粥、________粥、和________粥的往事。
( 2 )结合语境,说说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那瘦得像干柴的手直抖 , 但是只要把勺子落在稀饭上就不抖了,非但不抖,还像抚摸般,很细腻、很轻柔地,一圈一圈刮,每次只刮薄薄一层,再吹吹,放进我嘴里。
( 3 )“我”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一个“老孩子”?结合内容简要分析。【链接材料】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龙应台《目送》
独木桥
荆歌
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
②它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哥哥从桥上走过去,身轻如燕。他心情好的时候,会快速地走几个来回,然后再去上学。
③有一次,他走到桥中间,从书包里取出一根绳子,在狭窄的桥上跳起绳来。他跳得很轻松,居然还跳了一个“双飞”——人跳起来一次,绳子却飞了两圈。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掉进河里。虽然是条小河,桥架得也不高。
④小河倒映着天空,那些白云都在水里缓慢移动,因此我感觉木桥也在移动。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
⑤我不得不求助于哥哥,让他牵着我的手往前走。他就是我的桥栏,他就是我的扶手。拉着哥哥的手,我就不那么害怕了。
⑥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一个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竟也走到了桥上。惨了惨了!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我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我的脑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件事将会是什么结果。我们将如何在独木桥上交会?这么窄的桥,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况且对面再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错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
⑦“退回去!”我听到对面的人凶狠地说。
⑧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
⑨如果要我们后退,实在也太难了。当然主要是我,在这样狭窄的桥面上,要转过身去,是很难办到的。如果倒退着走,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⑩“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感到绝望。但有什么办法?我们已是骑虎难下,只有听天由命了。
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
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接下来,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
天哪!没有了哥哥的牵拉,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而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会,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没有大喊“救命”,我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勇敢的了。
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
关键是我不会游泳啊!
我蹲着,两手死死地抓住桥面,希望那人顶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顶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手指就像钢铁做的,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结果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身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
“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喊他过来。
他嚼着鸡蛋,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
我颤颤地说:“我不敢。”
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松地走,没几步了嘛!”
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然后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走独木桥,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21期,有改动)
( 1 )依据提示,梳理文章情节和“我”的心理变化。①________,我害怕无助——哥哥与那人较劲,②________——③________,我恐惧慌乱——独自一人成功过桥,④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①上下都是浩瀚的“天空”,我就像是在空中飘浮的一片羽毛,怎么能不怕啊?
②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手指就像钢铁做的,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 3 )小说以“独木桥”为题叙事写人,也有人说不如用“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更合适,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要求:①立意正确,中心突出,内容具体、完整,表达真情实感。②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400字。③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完成习作。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XX”代替,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