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同时也是同时代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⑥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 ②⑤③①⑥④B: ②③⑤⑥①④ C: ④②⑤③⑥① D: ④②③⑤①⑥ |
2、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撒/挂刮/卷因为/所以 C: 撒/披吹/卷因/所以 D: 照/披吹/送虽然/但是 |
3、 | 下列文段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 生:使……活下去 C: 向:从前 D: 病:困苦不堪 |
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拍中国》节目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B: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C: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省城运会将在南京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城运会服务。B: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C: 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 据预测,柳州今年第三季度的房地产税收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十左右。 |
6、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 B: 在G20峰会上,发表讲话时多援引处中国古代先贤之言,语言精练,含蓄典雅。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新知识,使自己获得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 |
7、 |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爸爸笑着对小张说:“你在家自学这段时间,你的自觉性这么高,真让我刮目相待啊”。 B: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C: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汗水培育祖国的花朵,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D: 见到自己的孩子到处惹事不学好,惹得四邻投诉,张先生深恶痛绝 , 深感对不起去世的妻子的嘱托。 |
8、 |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确的一项是( ) B: ①句填“略胜一筹”②句填“滴水穿石” C: ①句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句填“滴水穿石” D: ①句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句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狩猎 枯躁 格物致知 B: 瞭望 狡辨 不修边幅 C: 决择 缅怀 强词夺理 D: 浩劫 拙劣 暴风骤雨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B: 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1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2 )赏析“树老无花僧白头”、“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两句诗,并结合这两首诗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
阅读《狼》和《蝙蝠》两则故事,完成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野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蝙蝠 凤凰寿①,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凤責之曰:“汝居吾下,何倨傲②乎?"蝙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贵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③,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他何④。” (节选自《笑府》) 【注释】①凤凰寿:凤凰过生日。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②倨傲:骄傲、傲慢。③恶薄:风气败坏,不淳厚。④无奈他何: 对他没有办法。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弛担持刀 ________ ②顾野有麦场 __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 ________ ④凤责之曰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 ( 3 )请你写出两个与狼有关的成语,并结合《狼》这篇文章说说狼的形象是怎样的。( 4 )清用现代汉语在《蝙蝠》一文的最后加上一句话,用来点明故事的主旨。 |
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
要求: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