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玉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而是很多。
B: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
C: 露出马脚:比喻负面的事实真相泄漏出来。多用作“露马脚”。
D: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2、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括号里填写的汉字,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 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③ 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 )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A: 走 攥 飘
B: 踱 攥 浮
C: 走 握 飘
D: 踱 握 浮
3、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B: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C: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D: 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 , 浪费了大好年华。
B: 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 ,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 人们常用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劝勉别人不要嫌弃行业不好,任何工作都能创造出超人的业绩。
5、根据下列四句话的内容进行推断,它们依次对应的作品是( )。
①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
②所谓的画家却大多数是些骗子狂徒,只会向附庸风雅的愚人榨取钱财而已。
③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④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A: 《朝花夕拾》 《儒林外史》 《傅雷家书》 《骆驼祥子》
B: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儒林外史》 《朝花夕拾》
C: 《傅雷家书》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儒林外史》
D: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朝花夕拾》 《儒林外史》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你出海远行。
B: “我不会杀猪了,”胡屠户道:“有我这贤婿,还怕后辈子靠不着怎的?”
C: 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希望学校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学校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
B: 对于人们担心每年龙虾上市季节都会大规模发病,专家表示,致病的发生率很低,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不大。
C: 在第2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胡锦涛一行前往人大附中考察了解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
D: 根据2010年9月的才情数据显示来看,全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十大行业中,计算机软件行业位居第一位,平均有76人竞争该行业同一职位。
8、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

A: 怪诞 轻捷 一泄万丈 家喻户晓
B: 幽寂 污秽 鞠躬尽瘁 义愤填膺
C: 殉职 骊歌 一拍即合 荒草凄凄
D: 屏障 谰语 九屈连环 呕心沥血
9、下列关于《水浒传》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写下“反诗”被抓,下到死囚牢,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B: 清风寨有两个知寨,正知寨刘高是个文官,他嫉恨副知寨花荣。
C: 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是对梁山好汉的赞颂。
D: 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巧下蒙汗药,智取了杨志押送的生辰纲。
10、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飞机即将进入跑道起飞,机长要求乘客关闭所有电子设备,一位乘客还在用手机玩游戏,空姐走来劝阻他,她应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关闭您的手机。
B: 请注意自己的行为,你已经违反了航空安全条例。
C: 请你立即关机,你想害死大家吗?
D: 机长的要求没听到吗?请遵守社会公德。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展开想象加以具体描绘。
( 2 )请简要说说“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

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

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①坎:低洼的地势,坑。②馁:饥饿。③啖:吃。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忽一坎内 堕: ________ ②见熊子头 数:________

③子出尽 既: ________ ④人其意 解:________

( 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

②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种相反的体验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应该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筛选与甄别,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②在信息的狂涌中,有些人置身迷宫之中而束手无策,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Ⅰ________;只会浅阅读、浅吸收,Ⅱ________,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样的“认知取向”,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③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首先,我们要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不能只喜欢走捷径,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应该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作深入思考。不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还应该有不甘做“信息传播者”而愿做“思想瞭望者”的志趣。

④其次,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我们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在这种不断“防止”的过程中,形成了思考的能力。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正如叔本华所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⑤最后,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思考的能力。所以面对碎片化信息,需要我们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芜杂化信息,更需要系统地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而不仅是否定肯定,而要理解分析。

⑥“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 1 )第①段中划线词“信息收缩”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 2 )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第②段横线处。

A.不善思考 B.不愿思考

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Ⅰ________;只会浅阅读、浅吸收,Ⅱ________,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 3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论点:________。

Ⅰ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的原因

Ⅱ________

①________;

②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

③________。

( 4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实生活中人们把自己的头脑当作别人思想“跑马场”的现象相当普遍。
B: 不做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应做“信息传播者”和“思想瞭望者”。
C: 在容易获得信息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
D: 面对海量和碎片化信息,只有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 5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亲情账单

李晓

儿子上初一了,所在学校离家也就十多分钟路程。

早晨,闹钟把儿子从梦中吵醒,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他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让我给他一元钱乘车去学校。我看看时间,步行到学校去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步行吧。或者,爸爸陪你跑步,又锻炼了身体。”A儿子不屑地撇撇嘴:“不就一元钱么,真是个吝啬鬼!”“嘭”的一声掩上门走了。儿子经常这样摔门而去的动作,把我的心也给震痛了。

“不就一元钱么!”几乎成了儿子讥笑我的口头禅。

刚进入初中,儿子便喜欢和同学攀比,还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他喜欢名牌,对大街上开的宝马、奔驰车总是咂咂嘴惊呼出声:“哇,好气派!”就连看球赛时,儿子也紧盯着那些国外运动员的鞋子。

我决定带着儿子,去悄悄打开繁华生活的另一面。在夏天的建筑工地,面对一群光着膀子攀附在高楼砌砖的农民工,我说:“儿子,你看他们挣钱多不容易啊。”在苍蝇嗡嗡乱飞的垃圾堆旁,一个老太太正躬着身子在翻捡垃圾,我说:“儿子,你看老奶奶挣一元钱多艰难。”我带他去乡村,指着那些弯着腰在土地里劳作的农民说:“儿子,你看,他们劳动多辛苦。”我还让他去看一个农家的孩子,清早便翻山越岭去上学。

儿子对我的这些现场教育似乎有所触动。我和妻商量,要让儿子明白,一元钱的不断叠加,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第一次,我让儿子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是:我一天花多少钱。我让儿子认真计算,乘车、喝牛奶、吃饭、买零食等等,都要算进去。儿子托着腮算出来了。他说,爸,我一天要花20多元呢。我说:“儿子,这还不包括你的学习费用和其他费用呢。”儿子皱皱眉头说:“爸,看来,我还真花钱。”

我们一家三口坐下来,一同计算儿子去年一年的开支。妻子是个有心人,她拿出家庭记账本,把儿子一年来的费用相加,居然是一万七千元。B儿子惊讶地吐吐舌头:“爸,我花了这么多钱啊?”于是,我们一笔一笔地“审计”,让儿子心服口服,他的确花了那么多。我和妻子还对他说:“儿子,你14年来,差不多已经花了20万元吧。”我们让儿子坐下,又开始计算他已经花销和预计要花销的费用,到他大学毕业,他得总花销至少是50万元。

儿子有了变化。他上放学时,尽量步行;在家里,他会悄悄关掉卫生间里亮着的灯,把水龙头的水开得很细,用完色拉油的塑料桶他会拿去卖给废品店。有一次,一个同学患了重病,他却把存下的钱都捐了。我表扬了他:“儿子,你做得对,爱心,会让你更快乐!”

5月的一天,我在儿子的书柜里,无意中发现一个笔记本,上面清清楚楚的记着他每一天的开支:学校晚餐3元,买笔芯1元,牛奶2.5元……望着儿子的开支账单,我的双眼一热,涌出了泪花。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亲情账单,让一个孩子,终于明白了心怀感恩地面对生活。

( 1 )对待金钱,儿子刚开始是怎样的态度?后来有了怎样的转变?

( 2 )“我”是怎样帮助儿子慢慢改变认识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 3 )文中划线句子A.B两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请任选一处进行品析。

( 4 )“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积攒在柔软的心房却无需偿还。”为什么说这是一份“温暖”的“亲情账单”?

( 5 )由于中学生不参与或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所以他们“消费资本”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那么,他们是怎样使用这些零用钱的呢?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抽样调查统计表。读表后,请写出你的结论,并提出几点建议。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日常零用钱用途统计表

买学习用品

储存起来

买零食

上网

买衣服

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8

15%

4

3%

60

50%

20

17%

12

10%

6

5%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占据了我内心的一半天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