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远离家乡的,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 △ 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 △ ,活色生香起来。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 △ ,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 A: 废弃 细致 新鲜 B: 荒废 精致 新鲜 C: 荒废 精致 鲜活 D: 废弃 细致 鲜活 |
2、 | 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
3、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友情,“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 《梅岭三章》表达了陈毅虽身处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矢志不渝。 |
4、 | 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5、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初中三年,翘首而望,我们在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我们感悟到了冰心对生命的进程以及进程中的幸福和艰难的辩证关系的理解,看到了张抗抗对自然界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一篇篇文章,一个个闪光的人物,支撑起我们人性的脊梁,让我们洞明世事,修炼人格。 B: qiào cháng yǔn jǐ C: qiáo táng yǔn jí D: qiáo táng shǔn jí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与教材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 我只是伫立遥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B: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C: 然后他站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D: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 |
7、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时,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 B: 《马说》的作者韩愈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汇集了战国至秦汉间的儒家论著。 D: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一书的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8、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短短的一段文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画出来了,笔墨之________达到极点。 ②经营方法改变后,这条商业街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________的景象。 ③所有生命________全部的遗传密码,都是统一的。 ④把那些________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干部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A: 经济 荒凉 机体 违反B: 经济 萧条 机体 违犯 C: 精练 萧条 肌体 违反 D: 精练 荒凉 肌体 违犯 |
9、 | 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 天罡 gāng 酷爱 kù 戏谑 nuè 趾高气扬 zhǐB: 寂寥 liáo 冗长chén 肃杀 sù 恍然大悟 huǎng C: 毛坯 pī 无垠 yín 黄晕 yùn 远涉重洋shè D: 山麓 lù 隧道 suì 抽噎 yē 棱角分明 líng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加免疫力,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抵御病魔的入侵。 B: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 张老师当上一班的班主任后,狠抓纪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为了学校的优秀班级。 D: “继续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提法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②,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③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④夫子⑤傲爵禄,吾庸⑥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天下闻,皆曰:“桓公犹⑦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⑧有不至。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稷:人名。②万乘之主: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国君。③爵禄:爵位、俸禄。④纵:即使。⑤夫子:对稷的敬称。⑥庸:岂。⑦犹:尚且。⑧靡:无。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①不然 ________ ②亦轻其士 ________ (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 |
猕猴桃的奇异之旅
①猕猴桃奇异之旅的第一站是它的发源地--湖北省宜昌市。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充沛的雨量与湿涧的空气就催生了一种古老的藤本果树,椭圆形果子表皮覆盖着浓密的緘毛,内里是亮绿的果肉和一排排黑色点状的种子。
②《诗经》记载了人们与它的初见:“隰①有苌楚,猗傩其枝。天②之沃沃③,乐子之无知。”“其楚”可能是猕猴桃最早的名字。唐朝的《本草拾遗》中出现了“猕猴桃”的记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关于“猕猴桃”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果子外皮的绒毛状似猕猴,另一说法是果实常被猕猴食用。猕猴桃的叶子呈圆形或心形,花开乳白色转黄色,有人会在庭院中栽植观赏。
③猕猴桃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却一直未被前人驯化栽培。究其原因,一是猕猴桃喜阴怕晒,畏旱怕涝,对水分、土壤的要求都较高;二是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花朵对蜜蜂的吸引力不强,人工栽培的难度较大。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间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散发着一种野果的味道。
④不过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洋另一边的船票。1904年新西兰教育学者伊莎贝尔到宜昌探望妹,猕猴桃的种子漂洋过海,随着她返回新西兰,来到了南太平洋岛国。
⑤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生长的理想之地,很难授粉的问题也在技术上得到了解决,猕猴桃被广泛种植并于1924年培育出新的品种。改良后的品种个头更大,皮表绒毛分布均匀,耐受磕碰,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也许是猕猴桃的中国名字传递的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Kiwi bird)倒是很像,1966年前后,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这个名称是如此响亮,以至于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猕猴桃的代称。再通过运输、储存和销售的产业实践,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在猕猴桃栽培和销售的世界版图里一枝独秀,但随后奇异果的生产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
⑥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猜猜谁是猕猴桃产量的冠军?猕猴桃的故乡重新夺冠--中国居首位,占世界猕猴桃总产量的56%.新西兰猕猴桃品种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曾经出口的水果以“进口水果”的身份回到了老家,猕猴桃摇身一变成了奇异果。基于丰富的原生品种资源,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分别从四川和湖北的野生猕猴桃品种中,培育出了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桃”与果心为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下。
⑦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稳定的产量,强劲有力的研发力量,还有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根据《新华文摘》等资料整理)
(注释)①隰:xí,低湿的地方。②婍摊:ěnuó,美的样子。③夭:yāo,茂盛。④沃沃:涧泽。
( 1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①曾经出口的水果以“进口水果”的身份回到了老家。
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
( 5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拈轻怕重________
纯粹________
( 2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4 )文段中对白求恩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这样称呼的原因。白求恩:________
白求恩医生:________
白求恩同志:________
( 5 )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常常会得到这样的鼓励:“别急,多想想。”遇到简单容易的事情时,我们也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提醒:“别急,多想想。”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阐述道理,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