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这场新冠肺炎的阻击战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个人。
B: 今年的清明,国旗低垂,山川呜咽,警钟长号,举国同悲!四川干部群众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深切哀悼。
C: 国务院提出要增加抗结核药品供给,提高患者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保障水平,避免不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D: 我们连位于祖国最西端,点多线长、气候多变,再加上地形复杂,给执勤战备带来了更多挑战。
3、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贝多芬风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中的人物.
D: 《小石潭记》《天上的街市》《云南的歌会》《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郭沫若、沈从文、莎士比亚.
4、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睦 周济 毫绅 外甥
B: 强建 私塾 榨油 聊叙
C: 劳碌 马鞍 耕种 蔚勉
D: 高粱 妯娌 竭力 富裕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笼罩 历程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 狩猎 隔离带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 厄运 口头禅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D: 蓬篙 戈壁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6、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 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7、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先帝以驱驰。

A: 躬:亲自
B: 卑鄙:品行言辞恶劣
C: 顾:拜访
D: 许:答应
8、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shěng) 叨(xù) 育(yùn) 默(jiān)
B: 家(pēi) 酒(liàng) 发(méng) 咀(jué)
C: 撺(duō) 制(páo) 两(qī) 瑕(chī)
D: 水(fú) 杂(rǒnɡ) 迁(xǐ) 食(mì)
9、中国文学史上有“魏晋人物晚唐诗”的说法,魏晋人物的风度一直为后世人企慕。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清谈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清谈又立足于三部著作,它们被称为“三玄”,请问“三玄”是指( )
A: 《老子》《庄子》《周易》
B: 《太玄》《离骚》《庄子》
C: 《论语》《周易》《老子》
D: 《太玄》《庄子》《老子》
10、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美国总统胡佛把美国科学友人捐赠的5万美元赠给她________华沙实验室需用的镭。

②居里夫人的工作的重要性在她获得的许多荣誉中________出来。

③她担任许多国家的学会组织的________职务。

④美国总统哈丁代表美国妇女向她赠送一克镭,以________她对科学作出的贡献。

A: 购置 反应 名誉 表彰
B: 购买 反应 荣誉 表扬
C: 购置 反映 荣誉 表彰
D: 购买 反映 名誉 表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徜,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弟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又何焉________

②小信未孚,神弗也________

③望其旗 , 故逐之________

( 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曹刿坚持要拜见鲁庄公,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很自信,有智谋,又得到了同乡人的鼓励和支持。
B: 本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先写战前对话,谈战略思想,再写战中指挥,最后写战后议论,谈胜败原因。
C: 从文中可以看出,鲁庄公知人善用,但又是一位政治上缺乏远见,战术上急躁冒进的君主,是“肉食者”的代表之一。
D: 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通过对鲁庄公、“乡人”的描写,突出了曹刿从容镇定、深谋远虑的性格和强烈的爱国心与责任心。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青春岁月一生只一次,恰如昙花一现,又如江流入海,奔涌向前。这是人生中最美好且短暂的时光,更是不可复刻的璀璨年华,因此古人有“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之言。酌古论今,在民众的意识观念中,“大器晚成”始终不及“初露锋芒”令人艳羡。“成名要早”“建功要快”的思想,不知从何时起被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中。于现代青年人而言,似乎时刻都在忧虑,唯恐脚步稍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殊不知,“早和快”远不如“稳和静”来的稳妥心安。青春的座右铭的确应是步履不停地向前奋进,但不急功近利、不功利为之的“静”,才应是青春中那抹最纯净的“底色”。

我们要始终坚信,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无论梦想如何绚烂,也要靠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逐实现。

对于青年人而言,在这个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中,单纯的、不被世俗化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守住自己的初心,将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将“热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是当代青年人真正对自己的人生高度负责的体现。从社会层面来讲,摒弃“鸡汤成功学”的灌输与引导,充分发挥社会职能,尽可能多地为青年人提供广阔而稳定良好的发展平台,才是根本职责所在。

当然,“平心静气”并不等于消极懈怠、无所作为,而是要在奋进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去沉淀、去厚积。在明白“时不待我”的紧迫性的同时,更要经历“宁静致远”的人生修炼。之于青年人而言,“驱车策驽马”的驰骋前提,是懂得“悠悠涉长道”的心境,也只有在“静”的底色中,青春的拼搏与奋斗才会越挫越勇,一往无前!

(选自2018年5月4日《红网》,作者安星予,有删改)

( 1 )文章认为,“单纯的、不被世俗化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的具体内涵。
( 2 )请概述文章的写作思路。
( 3 )为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补充一些论据,下列材料中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B: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C: 画家齐白石幼年学木匠,之后学雕刻,57岁以后才在画坛逐渐成名,他曾经“十载关门”,大胆突破,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66岁到达绘画巅峰。
D: “大国工匠”高凤林35年做同一件事,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他用35年的坚守,成就了一个航天匠人的梦想。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颁奖词】

青嵩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获奖致词】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 1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中的青蒿和“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意思一样吗?
( 2 )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通过阅读材料,你认为她获奖的原因是什么,请把它写下来,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行走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原來、心會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