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C: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简直是巧妙绝伦 , 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 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
2、 | 划线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干系须是俺的。 ②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 ③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 A: 关系 懂得 反正B: 责任 懂得 反正 C: 责任 免得 约数 D: 责任 懂得 约数 |
3、 | 下列各组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荇藻(xìng) 白桦(huá) 蘸着(zhàn) 簇新(cù)B: 掠过(1uě) 蜗行(wō) 淤滩(yū) 驳船(bó) C: 胚芽(pēi) 虔信(qián) 深邃(suì) 纤绳(qiàn) D: 黝黑(yōu) 瞰望(kàn) 彻骨(chè) 绯红(fēi) |
4、 |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炸裂 诡谲 瘦削 鞠躬 B: 收揽 波澜 合拢 脚寮 C: 虐待 徘徊 迟延 阴惨 D: 滑稽 焚烧 庙宇 毁灭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深霄 浊流 家喻户晓 B: 小楷 谰语 当之无愧 C: 薪金 山间 目不睽园 D: 绞肉 竹干 深不可测 |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自共享单车在我市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B: 红安县和麻城市浓厚的红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成为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中的亮点。 C: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D: 在红色文化基地影视展厅里,同学们都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心中充满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
7、 | 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写出了雨中润泽明朗的情景) B: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写牧场清新,蕴含无限生机的景象) C: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场面欢快活泼,富有童趣) D: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写溪水流得更欢畅) |
8、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 ,有秋的 也有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B: 奔放 萧瑟 成熟 C: 成熟 奔放 萧瑟 D: 成熟 萧瑟 奔放 |
9、 | 下列世界文学作品中哪项不是四大吝啬鬼形象( ) A: 果戈里《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 B: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C: 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D: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
10、 | 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 好姑娘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B: 姑娘好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C: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D: 姑娘好苗苗条条,君子想和她成双。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_______ (人名)。( 2 )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3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①诸军军②郿,遣张邻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一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③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②军:驻扎。③迁:升迁,升官。 A: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B: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D: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躬耕于南阳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③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________ ④司马宣王溯汉水________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真每征行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 帝从其计 从子午道南入 C: 当会南郑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 D: 宜遂伐之 宜枉驾顾之 (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 5 )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 6 )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 1 )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① ② ③ ④ ⑤
( 5 )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阅读美文《低到尘埃的愿》,完成下列各题
①路过一个工地,几个农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要是每个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说手缩脚了。”“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②在东北,人们爱说“妥了”,那是一种心灵满足后的肯定。就像给生命放了一张舒适的床,生命跟着熨帖了。知足是一种境界,口袋里只有5元钱,妥了,那就吃4元钱的“大餐”——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剩下的1元给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乞丐,他已经给路人行了无数个礼,却还没有“开张”;没钱坐车去上班,妥了,那就骑自行车或者跑着去,正好这个年龄该减肥了。
③人的心永远想去山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人的心总在远方——财富、权力、名声以及许多,人常常会忘记当下。殊不知,回到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精彩。简单如一的生命,也可以是那根最优美的琴弦,上面满是快乐而炫目的音符。听着那几个民工畅快的笑声,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的境界,简简单单的向往,踏实而天真,温暖着社会你死我活的残酷。
④人世间有多少愿望,在旁人看来触手可及,可于他们却是奢侈的。比如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的愿望是在假期多编几个篮子卖掉,有了学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比如一个拾荒的老人,他的愿望是明天早上可以第一个去占领那个富人区的垃圾箱;比如一个乞丐,他的愿望是今夜不要下雨,因为窝棚盖被风刮掉了;比如一个流浪汉,他的愿望是冬天再迟一天来,缩在墙根儿再多取一天阳光的暖;比如两头相爱的猪抢食吃,彼此希望明天早上自己的重量超过对方而被宰杀,那样就可以让对方苟活下来;比如一个车辙里的两尾鱼,希望能再吐出一点唾液给对方,以求延长一秒此生的幸福……
⑤苏轼写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无灾无难,便是他对孩子的愿望。安德烈问他的母亲龙应台:如果将来我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告诉她的儿子: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无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朋友在新年短信里说,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这些很低很低的愿里,藏着很深很深的爱。
⑥忽然想起自己一个个简朴的生日和一张张亲人的脸,那很低很低的愿的蛋糕里,不是一样插着很饱满的蜡烛吗?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精彩的一幕、精彩瞬间,精彩的一天等),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班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