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招远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 楚人怜之
C: 长跪而谢之
D: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看到乘车骑骡上山的人,觉得他们可怜可悯,是因为作者羡慕那些人可以乘车的嫉妒心理。
B: 越往上爬,山就变得越来越高,是因为作者疲惫并且失去耐心,感觉山总是爬不完。
C: 作者遥望峰巅,看到色彩斑斓,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美丽易逝,要抓住机会多欣赏美景的感慨。
D: 作者在文中只写了沿途的风景和颠簸之苦。
3、

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个诗节的首句,分别写出了芦苇不同的状态:苍苍、萋萋、繁密。
B: “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 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 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上。
4、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悍(piáo) 教(cì) 连(qiáo) 风雪途(zǎi)
B: 农(diàn) 窕(yáo) 波(wò) 首以待(qiáo)
C: 鸣(háo) 怪(chēn) 俯(kàn) 仰之高(mí)
D: 绕(yíng) 遒(jìn) 子(méi) 越代庖(zǔ)
5、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曲(gōng) 改(cuàn) 未雨绸(móu)
B: 慰(jiè) 水(chàn) 管临朱(nuò)
C: 寒(chěn) 命(pīn) 焚膏继(guǐ)
D: 骗(kuāng) 挛(wǎn) 庸赘言(wú)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 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C: 医学专家透露,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D: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听得许多蜜蜂嗡嗡地闹着,忙碌地飞着。
7、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xĭng) 石(pán) 安然无(qiāng)
B: 绊(jī) 迷(wáng) 海桑田(cāng)
C: 制(è) 实(hāng) 相形见(chù)
D: 博(yì) 齿(niè) 剑拔张(nú)
8、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鲜为人知 可歌可泣 鞠躬尽悴 锋芒必露
B: 鲜为人知 可歌可气 鞠躬尽瘁 锋芒毕露
C: 鲜为人知 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锋芒毕露
D: 鲜为人知 可歌可泣 鞠躬尽悴 锋芒毕露
9、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③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④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⑤那年,他已经87岁了。


A: ①⑤③②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⑤②①④
D: ③①⑤②④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傍晚的夕阳,壮观磅礴,难怪人们感叹生命的渺小自然的伟大。
B: 面对难题,有没有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C: 他之所以不来,是因为他的母亲生病,他走不开造成的。
D: 对于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他们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七言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

( 2 )请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上自军________

②天子至________

者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②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 3 )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记叙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B: 细柳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处处被要求遵循军令,足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C: 写皇帝和群臣从细柳营军门出来后的反应,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特点。
D: 本文情节回环曲折,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鲜明,充分展示了周亚夫的才华与个性。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⑥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

(选自201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 1 )文章以游戏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 3 )说说文章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第⑤段能去掉吗?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阅读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嗞嗞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本文有删节)

( 1 )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____→父亲铺稻草床,幸福像蜜汁样流淌→________→告别淡忘了稻草床,习惯席梦思→________。

( 2 )选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 3 )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三、五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

①连滚带爬:________

②抵足而眠:________

( 4 )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自选角度,给第九段划线句子作简要点评。
( 5 )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读初中了,同学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了新的学校。在新的学校里一定发生了许多叫你难忘的事。请以“欢乐的校园”为题,写一篇反映初中生活的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适当进行抒情或议论。②600字左右。③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还唱那首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