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园子虽荒凉,却富有野趣”。小石笑着对我说道,“可以算做我们俩的地上乐园啦”! B: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C: 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D: 近年来,禁止手机进校园的呼声不绝于耳。看来,中小学生是完全杜绝使用手机?还是有选择地使用手机?这已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
2、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已三年稳居世界第一,对全球快递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B: 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了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C: 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D: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
3、 | 下列词组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在八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文体所带给我们的不同文学体会。在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我们了解了当时面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退的惨败局面;在新闻特写《“飞天”凌空》中,我们目睹了跳水姑娘入水时,水花悄然不惊这一令人称奇的特写镜头;在散文《回忆我的母亲》中,我们读到了伟人的母亲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在晚年仍不辍劳作的辛勤与质朴;在传记《列夫·托尔斯泰》中,一代大文豪那道如锃亮的钢刀的目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 kuì qiāo chuò cèngB: guì qiǎo zhuì zèng C: kuì qiǎo chuò zèng D: guì qiāo zhuì cèng |
4、 |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阴阳割昏晓”中“阴”指泰山的北面。 B: “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的一篇临别赠言. C: “善待动物,和谐共生!”这条宣传标语中的“善待动物"属于偏正短语。 D: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指白居易。 |
5、 | 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B: 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
6、 | 下列划线汉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沉湎(miàn) 栈桥(jiàn) 颓唐(tuí) 怒不可遏(è) C: 腌臜(zàn) 角色( jiǎo) 骄奢(shē) 尽态极妍(yán) D: 攫取(jué) 巉岩(chán) 阔绰(chuó) 吹毛求疵(cī) |
7、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 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C: 近期上映的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讲述了五个故事,从《北京好人》到《神笔马良》,从城市到山区到高原……等,一幕幕剧情无不勾起回忆,催人泪下。 D: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
8、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其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在突出的岩石和土层上找到放手和脚的地方。我犹豫不绝,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B: 回家途中遇到一位故友,我不得不停下来与他寒喧一阵子。 C: 但我也不是个读书能够废寝忘食的人,当一阵阵炒菜的香味飘来时,我也饿得饥肠辘辘。 D: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变换莫测,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
9、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B: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C: 果得/于/数里外 D: 然则/天下之事 |
10、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 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 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无数读者。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诗中“云帆”的意思是________( 2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悲愤。 B: 诗歌中的“冰”、“雪”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C: 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 诗歌表达情感激荡起伏,有苦闷迷惘,有积极乐观。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②人卮酒。舍人相谓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③,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祠:祭祀。②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③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 1 )请从所学的课文中,找出与文段中划线的“且”、“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句子各一个。(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3 )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对的一个成语( ) A: 画饼充饥 B: 画地为牢 C: 画虎类犬 D: 画龙点睛 |
智能快递
①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 输入密码 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③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④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⑥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五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自《半月谈》2015年第8期,有删改)
( 1 )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哪些优势?其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往上爬,在突出的岩石和土层上找到放手和脚的地方。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
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
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壁,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
但是那些男孩子已经爬到了距离悬崖顶部三分之二路程的岩脊上,那里大约有五六英尺深,15英尺长。我努力向他们爬过去。我缓慢地爬着,尽可能贴近里侧,紧紧地扒住岩石的表面。其他的孩子则站在靠近边缘的地方,这种情景让我感到反胃,我偷偷地抓住背后的岩石。
几分钟后,他们开始继续往上爬。"喂,等等我。"我哑着嗓子说。
"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哄然大笑。"但是我不能……我……"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崖顶绕道回家。在离开之前,他们向下盯着我看。
内德嘲笑说: "你可以留下来,如果你想的话。"
"全看你自己了。"杰里看起来很担心,但最后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 "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 "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 1 )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我"下悬崖这个过程的心理变化。
要求:1.文体自选;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4.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