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西安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把下面几个句子细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语,说了上千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先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 ②①⑤③⑥④⑦
B: ①⑤②③④⑦⑥⑤
C: ⑦④②①③⑥⑤
D: ①⑤③⑥②④⑦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簇新 飞窜 擀面杖 自惭形秽 附庸风雅
B: 荣膺 驳船 活性炭 箪食壶浆 惨绝人寰
C: 蛰伏 窒息 密匝匝 振聋发聩 不屑置辨
D: 踌躇 宽宥 卫健委 摩肩接踵 味同嚼蜡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这只鹰看起来如同在空中展翅高飞一般,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B: 自14日凌晨霍金去世以来,人们不约而同前来学院举行个人悼念活动:学院门口摆上悼念鲜花、教堂签名致哀、纪念簿上写个人悼词等。
C: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 对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萧山区青年歌手大赛成为全区百姓最关注的本土声乐大赛,每届都吸收着数百位歌唱爱好者的参与。
B: 从事互联网的先行者认为,企业靠单打独斗难以持续发展,要转变思路,努力打造共生共赢的生态化电商。
C: 杭州开展“两整一治”专项行动,切实减少和预防道路安全事故,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
D: 如果特朗普宣布全面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和销售禁令,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南海的紧张局势。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 人们想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让我们以书为友,热爱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这美好的习惯丰盈我们的生命!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
“重霾之下,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谈何健康中国!重霾之下,花草也被伤害,谈何美丽中国!重霾之下,连呼吸都不畅通,谈何幸福中国!”当何维委员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连发质疑时,人民大会堂里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不约而同爆发的掌声,最能代表与会者的真实心声。正因如此,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在改革继续前行的道路上,经济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要统筹兼顾,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

A: 选段运用“重霾之下……谈何……”的排比句式,强有力地突出了重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B: 选段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何维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
C: 选段中 “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运用反问,强调我们不应迷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兼顾环境的治理。
D: 选段中“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平衡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关系的难度与风险。
7、

对修辞方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太阳从东方跃起,像一个燃烧的火球,用血一样的色彩,在地平线上描绘出朵朵红霞。①刹那间,大地似乎醒了,偶尔的一阵风过,麦浪开始滚动,一排排整齐的向远方追去。②刚才还是静止的露珠,有点不安分了,眨着小小的眼睛,似乎要认识一下我这个不速之客。③那些较大一点的滚动着跌落地面,立即躲入大地的怀里。④依然挂着的,像星星一样点亮了小小的灯笼,你要是仔细的瞅着,还能看到它们泛着五彩的光。

A: 选段中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生机勃勃的麦田,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 ①句主要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起伏的麦田比喻成麦浪。
C: ②③句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用“躲”的动作写露珠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的恐惧。
D: ②③④句从不同角度描写露珠,三个句子构成了排比。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工商总局将进一步加大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监管执法,开展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和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B: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发展、继承、培育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C: 中国速滑选手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比赛中一骑绝尘,夺得冠军,他的表现震惊了国内外是令人佩服的。
D: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通知,宜布将实行商品住房销售公开摇号全程公证制度,具体实施细则将于近期公布。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在于语言是否华丽,而在于词语用得恰当、思想内涵深厚。
B: 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它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C: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团委积极开展阅读经典,相伴美好生活。
D: 网约滴滴快车合法化,并不意味着网约快车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就随之消失。
10、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广东已发展ETC用户逾1900万左右,数量居全国第一。(删掉“左右”)
B: 成功发射“天琴一号”卫星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国内首颗国家立项、高校牵头的探测空间引力波的技术试验卫星。(在“是”前加“它”)
C: 随着社会对校园暴力的广泛关注,我省各中小学完善和规定了校园安全管理办法。(将“规定”改为“制定”)
D: 为了让群众食得欢心,买得放心,粤港澳大湾区于今年5月9日正式启动了“菜篮子”工程。(将“买得放心”和“食得欢心”互换位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 1 )《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 ,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

( 2 )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雪涛小说》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 1 )解释句中的“于”字:
①仕于南方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2 )翻译句子: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 3 )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轻放》一文,完成小题。
轻 放

(安宁)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打扫,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似乎他遇到的是一个神经稍稍有点错乱的老人。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于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帐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彼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帐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这样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帐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⑾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 1 )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 2 )文章第⑤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

( 4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字数在60字以内。

阅读《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回答后面问题。

①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

②回到家,看见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父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

③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父亲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父亲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

④我见父亲没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

⑤我急得想哭,希望父亲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父亲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会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

⑥“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⑦“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

⑧“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

⑨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

⑩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弟弟、妹妹送去……

⑪岁月如歌,往事如风。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我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

( 1 )根据提示,概括“我”在主要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过程。

气愤愤→________→急得要哭→________→觉得自己过分→________

( 2 )按要求品析词语和句子。

①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品析划线词语)

②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 3 )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 4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在____中成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读书”、“挫折”、“友爱”、“宽容”等;②自选文体;③不上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多假、”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