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成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C: 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
D: 通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救人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许多科学家为了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B: 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不只是作者悲天悯人情感的宣泄,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 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D: 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3、选出下列划线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 )
A: 今年十一假期,来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B: 小时候每次到外婆家,茅屋村舍被翠竹绿水围绕着,清静而幽雅,总觉得那就是世外桃源
C: 在文明卫生城市创建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我们的城市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D: 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 , 尽情享受这份优雅与闲适。
4、下列句子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莫言火了,莫言的书也火了,所有的书店,凡是跟莫言有关的书都被抢购一空,这真是骇人听闻
B: 音乐会上,那段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琴声可谓相得益彰
C: 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洗濯 惘然 凛洌 妇儒皆知
B: 熹微 撺掇 恣雎 通霄达旦
C: 颚然 逞辨 唏嘘 毛骨悚然
D: 告罄 腌躜 褶皱 遍稽群籍
6、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莺酝酿着理想,婉转地唱出独特的歌谣,来烘托自己卓绝的风采,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B: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女排姑娘胜利凯旋 , 上千群众来到机场热情迎接。
C: 台上的演奏家,她出色的外表,不俗的谈吐,优雅的风度与普通来宾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D: 为迎接G20的召开,杭城主干道临街的门和窗都做了细节上的改造,看似简朴却别有用心
7、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yū) 丽(xuàn) 齿(qǔ) 有的放(shī)
B: 望(liào) 商(gǔ) 褓(qiáng) 循规蹈(jǔ)
C: 甲(qiào) 漫(mí) 头(xué) 词夺理(qiáng)
D: 然(piān) 骨(gé) 道(hàng) 草连天(shuāi)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B: 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 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___△___;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___△____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___△___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__△___。


A: 豁然贯通 即使 也 身临其境
B: 迎刃而解 其实 才 开卷有益
C: 豁然贯通 其实 才 开卷有益
D: 迎刃而解 即使 也 身临其境
10、与“何苦而不平”问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焉置土石?
B: 何陋之有?
C: 何以为计?
D: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羊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B: “怀旧空吟闻笛斌,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D: 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A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B“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荀子·天论》)

【注】①匈匈,吵嚷。②体,规矩。③道,遵循,遵守。④愆(qiān),这里指犯过错。⑤恤,担忧。

( 1 )下列选项与文中“小人计其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计日而待
B: 计穷力尽
C: 计功谋利
D: 计功行赏
( 2 )揣摩文中A,B两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A句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B句主张做事时应遵守“________”,别在意“________”。(后两空用原文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扇子

①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

②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③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

④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⑤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清幽深邃,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

⑥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 1 )第①段按________顺序,说明了________。

( 2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出其中三种来,并举例说说各自在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虽无欢声笑语却凝聚万众之心

①在全国人民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在为亿万观众带来感动、鼓舞、激励的同时,也收获了超高口碑。可以说,这样一台特殊时刻的特别节目,虽无现场观众却有全民热度,虽无欢声笑语却凝聚万众之心。

②这个在较短时间内创制完成的特别节目,为何能够收获全社会的点赞?原因有三。

③一是在节目创作上,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的结合。无论歌曲还是朗诵,几乎每个节目都在表现抗击疫情的真人真事,但每个节目都通过诗化的审美将伟大精神、崇高信仰和高尚品质进行了具象化和人格化。戳人泪点、沁人心脾的情景诗报告《相信》、情景报告《你的样子》,感人肺腑、撼人心魄的歌曲《天耀中华》《你有多美》,运用视听艺术的表达方式为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呈现出高光时刻。

④二是在精神立意上,其体现了国家民族的高度与人民立场的结合。整台节目纵向打通了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情感通道,横向展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战“疫”形势,兼顾危难时刻的顶层设计和人文情怀,营造出上下齐心、全民行动的共克时艰之氛围,84岁高龄仍奋战防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身患渐冻症却没有休息过一天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脸庞留下深深勒痕的“最美医生”刘丽、“清洁了我们心灵”的普通环卫工人袁兆文、因同事患病痛哭流涕却又坚强诠释“英雄不被脆弱征服”的医生胡明……正是这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群像,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⑤三是在策划制作上,其体现了文艺感染力与媒体传播力的结合。面对社会重大突发事件而快速反应、赶制精品并产生强烈反响,这一套利落的“组合拳”离不开一线文艺工作者与国家级媒体的强强联手。舞台背景中抗疫前线的第一手影像资料,节目现场与武汉中学生陈琪方等的视频连线,以及和新媒体的同频共振、互动发酵等,都保证了这场精心策划的特别节目有效触达受众,使作品的渗透力、感染力、影响力实现了最优化传播。

⑥在抗击疫情这道突发难题面前,这场特别节目便是文艺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交上的合格答卷之一。它的成功能够为我们的创作和传播带来如下的启示:朴实中的震撼、平凡中的伟大、普通中的崇高,往往能够在亲切真实的语境中感人至深,那些没有刻意修饰与拔高的话语和瞬间才能和受众产生心灵契合与情感共鸣。文艺创作要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舆论呼声以及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宣传思想领域也应探索建立多方协作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等等。

⑦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我们与之的殊死搏斗,我们究竟应当铭记什么,珍视什么,反思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或许是文艺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接下来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点题,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B: 普通环卫工人袁兆文与钟南山院士一样,都是建构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英雄”。
C: 第④⑤段“战‘疫’”“组合拳”等加点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鲜明、生动的特点。
D: 文章结尾指出,央视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也留下了许多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 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的“特别”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章的①②自然段简要概括。
( 3 )请概括文章主体部分的论证恩路,并简要分析该论证思路前后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蒹葭苍苍,触动了墨客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在这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书写真情实感;③字数在600-800之间。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非洲戈壁是一个气候炎热、寸草难生的荒凉地方。然而那里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没有发达的根系,只有一条主根,蜿蜒盘曲的钻入幽暗的地底深处。通常,它大概要花费五年的时间完成根茎穿插工作。然后,一点点、一点点积聚水分,终于在第六年含绿吐翠,开出四色花朵。它的绽放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生命之美。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友情and爱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