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 ,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

①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

②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程度。

③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

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

⑤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⑤②④①③
D: ⑤②④③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躁热 微妙 粗糙 眼花缭乱
B: 慰勉 落弟 不逊 屏息敛声
C: 器宇 仲裁 周济 殚精竭虑
D: 托辞 镌刻 颁发 催枯拉朽
3、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韩愈字退之,欧阳修字永叔,他们都是唐代文学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B: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词《渔家傲•秋思》。
C: 宋濂,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是一篇赠序。
D: 《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是他的作品。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津津乐道 家喻户晓 巧夺天工 鲜为人知
B: 专心致志 世外桃源 孜孜不倦 谈笑风声
C: 拔山涉水 历历在目 锋芒毕露 忍俊不禁
D: 与日具增 载歌载舞 叹为观止 查言观色
5、“风霜高洁”“水落石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四句写的是山间四季的景色。对这四句话描写的四季的顺序看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夏秋冬
B: 冬春夏秋
C: 秋冬春夏
D: 夏秋冬春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她像一部厚重的书,上下七千年,人文精神________;她像一艘远航的船,纵横九万里,东方神韵牵手世界。她之所以备受青睐,在于一种________的文化底蕴,一种________的生活环境,一种________的市民心态。

A: 丰富瑰丽 悠闲舒适 开放包容 一脉相承
B: 一脉相承 丰富瑰丽 悠闲舒适 开放包容
C: 悠闲舒适 一脉相承 开放包容 丰富瑰丽
D: 开放包容 丰富瑰丽 一脉相承 悠闲舒适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B: 前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C: 读高中时,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D: 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
8、下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纯粹 爪瓤 浸透 暮地
B: 藏匿 漩涡 栖息 废墟
C: 恬静 派遗 颀长 殉职
D: 惋惜 槐树 腾萝 笼罩
9、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夏雨尽洒,那些田野山间绽放的小野花将已经绿意融融的原野装扮更加生机勃勃。小野花不与欢腾的芳香为伍,也不与磅礴的气势争强。它们只喜欢在广阔的旷野中曼舞,那一曲夏的乡音是它们的最爱。我们不得不否认它们的活波俏丽,为火热的夏日更増添了一抹亮色。


A: 文中的“绽放”和“装扮”都是动词,“更加”是介词。
B: “已经”是副词,“它们”是代词,“一抹”是数量词。
C: “欢腾的芳香”是偏正短语,“活泼俏丽”是并列短语。”
D: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不得不”改为“不得”。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 我,一介芸芸众生 , 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C: 对于俄罗斯“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D: 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 , 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1 )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直抒胸臆,表达了________ ;郑谷诗则借景抒情,抒发了________。
( 2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________ 。
( 3 )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 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 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 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狼》)

(乙)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椒:花椒,比喻鼠眼睛瞪得很圆。②果腹:填饱肚子。③嚼:咬。④便捷:敏捷。⑤欻(xū):忽然,突然⑥啾(jīu):拟声词,形容动物细小的叫声。⑦悼息:悼念,叹息。

( 1 )解释下面那点词。

一狼仍:________

野有麦场:________

( 2 )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3 )从(甲)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 4 )(甲)(乙)两文里的狼和鼠都很狡猾(聪明),请分别举例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助读资料】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⑧1953年,丘吉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

( 1 )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 )

A: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 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E: 施比受更有福
( 2 )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

( 3 )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

( 4 )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 5 )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 6 )阅读全文后,请用“假如……就……”这种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形式,写两句话,表达你对第⑦段中“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的理解。

( 7 )阅读助读资料,完成这张读书卡片。

时间

2011年6月20日

类别

人物介绍

丘吉尔: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

余重秀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 ,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既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④1948年,全息术发明成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的实现技术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全息立体显示技术走出了实验室,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全息照片的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产生了全息商标、全息邮票、全息博物馆等,利用全息图的高科技特点产生了全息防伪,用于商品、钱币、证件等防伪。近年来又在发展全息电视、全息电影等三维立体显示技术。

⑤1987年,我国发行了一枚全息邮折,这一年是丁卯年(兔年),在四方连邮折上有三只小兔子的全息立体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以看到小兔子的正面、侧面等不同的影像,确实可以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了。

⑥2010年4月21日 ,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共同发布了发行新版100美元的设计方案,他们采用全息防伪技术,在美钞上设置了安全线。

⑦全息摄影术目前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形成一种共同表演的错觉,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⑧由于全息摄影术的条件严格,立体全息视频在实 用方面目前仍难大规模应用。于是“伪全息”等裸眼立体显示技术应运而生。与全息显示在空间中再现物体的实像不同,“伪全息”主要模仿人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感知到物体的立体感。立体视觉原理是指人的双眼在观看同一场景时,由于左右眼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来自于不同视角,左右视点图像之间存在着细胞的差异。大脑皮层通过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从而感受到立体效果。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⑨近年来,全息技术又取得了一些突破。2014年底,一款智能全息投影仪研发成功,科幻电影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似乎真的变为了现实。这台智能全息投影仪的外形像是一颗蛋,重5.5千克。它能直接在其上方的空中投射出3D影像,影像最高可达2.5米,十分生动逼真。它还配备有动态传感器和光传感器等,可以探测环境或动作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实时地改变投射、变幻的内容。这种全息投影不需要带上任何3D眼镜,就能观赏。人们甚至还能与投射的人物角色产生互动。在家里配这样一款全息投影仪,是不是很酷呢?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5年第1期,有删改)

( 1 )文章开头从“科幻电影”谈起,有什么作用?

( 2 )第③段中划线的“一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第⑤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全息摄影只能记录光在某个方向的强度信息。
B: 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全息照片,可以看到相同的图像内容,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受一样。
C: 目前裸眼立体显示已经能达到较高的分辨率,正在逐步走向大众。
D: 在电影院戴3D眼镜观看的3D影片,是用智能全息投影仪放映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材料作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这样说。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今人如此说。

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吗?请写一篇文章,表明自己的看法。

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沵的笑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