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通锦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划线汉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胆(qiè) 竹(sǔn) 垃(jī) 候(shì)
B: 勤(yīn) 叨(lāo) 推(jiàn) 坝(dī)
C: 淡(tián) 妒(jí) 迟(líng) 烧(fén)
D: 通(lì) 大(rú) 发(jiào) 心(fēi)
2、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 防不胜防。
B: 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 , 什么都看不清。
C: 犯了错误,不要讳疾忌医 , 应当虚心听取意见,认真检查,坚决改正。
D: 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审判》,一画就是八年,真是妙手偶得
3、《水浒传》中遇九天玄女受三卷天书的是( )。
A: 晁盖
B: 卢俊义
C: 公孙胜
D: 宋公明
4、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一般昆虫学家是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观察其器官的样貌;法布尔则是运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正是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
B: 庭院里听不到鸟鸣,花丛中没有了蜜蜂,小溪里也看不到鱼。春天如此“寂静”是因为人们滥用农药!英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人类环保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C: 王树增在纪实文学《长征》中着力表现伟大的长征精神。他认为,坚定的信仰,是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D: 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塑造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他们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有着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5、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 )

A: 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 生活教会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寓含深意的。
D: 不少人想知道粽子与端午节到底有什么关系?
6、(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 ②④⑤①⑥③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④②⑤①⑥③
D: ⑤④①②⑥③
7、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 刻(juān) 洗(zhuó) 妇皆知(rú) 周道如(dǐ)
B: 地(mù) 挑(tī) 育(fǔ) 义愤填(yīng)
C: 傥(tì) 意(qiè) 悍(biāo) 心无旁(wù)
D: 胆(qiè) 抽(yè) 熟(niǎn) 随声附(hè)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教育部门表彰。
B: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百分之十。
C: 当外国友人来到盐城游览时,受到盐城人民的热烈欢迎。
D: 蒙古草原的八月,是一个天高云淡、绿草如茵的好地方,也是各地游人最佳的旅游圣地。
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林华新买的那辆车,具有粗旷的外观设计和较高的离地间隙,内饰部分则配备木纹面板和大尺寸中控台显示屏。
B: 大型古装电视剧《少年杨家将》的主题曲《决别诗》,讲述了一个铁血男儿在生死离别时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满腔倾诉。
C: 晒谷坪里,湿润的稻谷,被顽皮的阳光翻来复去的摩挲,全身燥热发烫,连颜色也变得跟太阳一般,金灿灿的。
D: 微波荡漾的西湖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波粼粼,婀娜多姿的柳丝如同少女洗过的秀发,在波光中轻轻飘荡。
10、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廷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D: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记征人语(其一)

【清】纳兰性德

列幕平沙夜寂寥,楚云燕月①两迢迢。

征人自是无归梦,却枕兜鍪②卧听潮。

【注】①楚云燕月:楚天的云和燕山的月。②兜鍪(móu):古代战士的头盔。

( 1 )《夜上受降城闻笛》的第一二句写出了环境的________ , 《记征人语》的第一二句写出了环境的________

( 2 )两首诗在创作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作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1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并说出用法及意义。

避:________

则:________

皆: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3 )“故患有所不避”中“患”指什么?

(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 5 )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赞扬了________的人;批评了________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捧场、社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命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二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选文有改动)

(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 2 )文章第②段中说,所谓“天才”和“神童”由于不注重后天的勤奋学习,“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请你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 3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4 )结合本文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请你从取得成功原因的角度谈谈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并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条关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限于选文以外)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酒桶

莫泊桑

埃佩维尔镇上开客店的希科老板,终于与72岁的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合约:他每个月给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岁之后,她那价值6万法郎的农庄归希科所有。

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太太非常健壮,她好像一天也没见老。希科可就悲观失望极了,他觉着这笔钱好像已经付了半个世纪了,他觉得自己受了骗,上了当,破产了。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她用狡猾的眼光接待他。简直可以说她因为自己能够这样捉弄他而在那里沾沾自喜;而他呢,总是立刻就回到他的马车上走了,一面嘟嘟囔囔地说:

“你这个瘦猴,就永远不死啦?”

他束手无策,一看见她,就恨不得把她掐死。他对她怀有一种凶狠、阴险的恨,是乡下人挨了偷以后的那种恨。

他于是琢磨起办法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又来看她,像第一次来商议买卖的时候那样,兴高采烈地搓着手。闲聊了几分钟以后,他说:

“我说,老婆婆,您到埃佩维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吃饭呢?外边有人说闲话,说咱们的交情破裂了,我听着心里很难受。您知道,亲爱的老婆婆,上我那儿吃饭,一个钱也不用花。吃顿把饭,我是不会计较的。您只要想着来,就别客气,尽管来好啦,这反令我开心。”

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用不着第二次邀请。第三天,她坐着她的马车,让长工塞勒斯坦赶着,上市场买东西,毫无顾忌地把马放在希科老板的马棚里,叫他们喂着,自己就理所当然地要求那份店主人许下的午饭。

客店老板心花怒放,像招待贵妇人似地招待了她,又是仔鸡,又是灌肠,还有鳗鱼、羊腿和肥肉片儿白菜。可是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因为她从小过的是俭朴生活,一向只吃点汤和一块抹黄油的面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个劲儿地劝她喝。可是她什么也不喝,就连咖啡也不肯喝。

他问道:“您总可以喝一小杯吧?”

“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绝。”

他于是大声朝客店的那一头喊道:“罗萨丽,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

女侍出现了,手里拿着一个长瓶子,瓶子上贴着一张葡萄叶形的商标。他斟了两小杯:“尝尝这个吧,老婆婆,这可是好东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点点滴滴也倒在嘴里,然后表示:“您说得没错,这真是好酒。”

她的话还没说完,希科已经给她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她像喝第一杯那样品了好久。

他于是邀请她喝第三巡,她拒绝了。他一再地劝说:“您看,这简直是牛奶嘛。我喝10杯、12杯,都不费劲,跟糖水似的就下去了,既不胀肚,也不上头,简直可以说在舌尖儿上就化成汽了。没有比这对健康更有益处的了。”

她原来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她只喝了半杯。

这时候,希科忽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慷慨,大声说:“好吧。您既然喜欢这个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为别的,就为让人看着,咱们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那位老太太也没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多少已经有了一点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板进入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的院子,然后从车子里拉出一个箍着铁圈的小木桶。他要求她立刻尝尝,为的是证明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好白兰地。等他们每人喝了3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

“您也知道,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我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你喝得越快,我越高兴。”

他又爬上了他的轻便马车。

四天以后他又来了,老婆婆正在门前切放在汤里的面包。

他走到跟前,问了好,几乎挨着她的鼻子跟她说闲话,为的是闻闻她哈气的味道。

他闻出了酒香,于是他眉开眼笑了。

“您就不请我喝一杯?”他说。

他们于是一起碰了杯,喝了两三杯。

没隔多久,当地就传说开了,说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常常独自一个喝得烂醉如泥。有时候躺在她的厨房里,有时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时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动不动地跟死尸一样,别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谈到这个乡下女人,他总要愁容满面地嘟囔着说:“她这把年纪,竟沾上这种嗜好,这真是太不幸了。您瞧,一个人上了年纪,就无法可想了。早晚她得上个大当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个大当。

第二年冬天,快到圣诞节了,她喝得烂醉,跌在雪地里死了。

希科老板继承了农庄,他对人说:“这个乡下佬,她要是不贪杯,还能活上个十年。”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减

( 1 )请按照“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梳理小说故事情节。

占有老婆婆的农庄遥遥无期,希科老板悲观失望→________,希科老板兴高采烈→老婆婆接受邀请,希科老板心花怒放→老婆婆完全中计,希科老板________→掩饰自己的卑劣行径,希科老板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按序号里的要求作答。

①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为什么把希科老板的行为比作“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

②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能否改为“一口一口地喝着”?请简述理由。)

( 3 )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追求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

( 4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一文中提到:“莫泊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请结合选文内容做具体的阐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任选一题
(1)题目:藏在 的温暖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复返的恋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