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一段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是雨脚落上窗棂时的微响,轻风对你的呼唤。②以及从小径上、园角里发出来的一些细碎的声音,甚至于一个小孩响亮的口哨,都会成为春之交响曲中动人的部分。③你听到过春天的声音吗?④但是,最美妙的春之音响,是鹧鸪的鸣唤,断续的一声声,似是怨嗔,又似是喜悦。⑤春天的可爱处不只在它的颜色,更在于它的声音。 (摘自张秀亚《春天的声音》) A: ③②①④⑤B: ③⑤①②④ C: ⑤③④①② D: ⑤①③②④ |
2、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您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钟南山笑道,“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B: 汪曾祺提出,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C: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D: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
3、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B: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计,打算。 C: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顾客)。多用于书面。莅,到。 D: 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 |
4、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亘古(gèn) 山巅(diān) 目不窥园(kuī) 惩罚(chéng) B: 校对(jiào) 锲而不舍(qiè) 揩桌(kāi) 怪诞(dàn) C: 深恶痛绝(wù)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 D: 字帖(tiè) 机杼(zhù) 污秽(huì) 沥尽心血(lì) |
5、 | 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春华秋实:草木茂盛,鲜花盛开。B: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C: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D: 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 |
6、 |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既是一封爱憎分明的书信,也是一篇酣畅淋漓的檄文。 B: 词的发展到北宋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温庭筠、李清照。 C: 《范文正公集》、《陶庵梦忆》、《饮冰室合集》分别是以作者的谥号、号、书房命名。 D: 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众多诗人,如,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浪漫诗派代表人物李白,现实诗派代表人物杜甫、白居易。 |
7、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 , 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在举行“互联网+”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D: 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农民们,现在也都有了社会地位。 |
8、 |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中想象的世界,有时与现实大相径庭 , 却能恰当地表达特定的情思。 B: 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总是骇人听闻 , 直言天地会崩坠。 C: 主持人董卿神采奕奕地走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满面春风。 D: 学习不应满足既有的成绩,应该精益求精 , 只有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
9、 | 组委会拟邀请知名学者王老先生担任市首届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健康成长”竞赛活,下列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 A: 尊敬的王老先生,您好!5月29日上午8点,在市委大礼堂举行首届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健康成长”竞赛,敬请您造访指导,谢谢! B: 尊敬的王老先生,您好!市首届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健康成长”竞赛,定于5月29日上午8点,在市委大礼堂举行,敬请您光临指导,谢谢! C: 尊敬的王老先生,您好!5月29日上午8点,在市委大礼堂举行首届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健康成长”竞赛,请您务必准时莅临现场指导,谢谢! D: 尊敬的王老先生,您好!市首届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健康成长”竞赛,5月29日上午8点,在市委大礼堂举行,您荣幸指导,谢谢! |
10、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 ④②①③⑤B: ③⑤①④② C: ②③⑤①④ D: ③⑤①②④ |
阅读下面两首课外古诗,完成小题。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①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②,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①沅溪:沅江,湖南境内的大河之一,源出贵州,流经黔阳,北上注入洞庭湖。足:充足。②远谪(zhé):贬官到离京城很远的地方。 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①,轻薄为文哂未休②。 尔曹③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闻名于初唐文坛,后世称他们为“初唐四杰”。体:指诗文的形式和风格。②轻薄:轻浮浅薄。哂(shěn):讥笑。未休:不止。③尔曹:你们这些人。这里指轻薄为文之人。 ( 1 )读了《龙标野宴》,说说那时王昌龄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2 )从《戏为六绝句》(其二)中,你能看出杜甫对诗歌创作和评论的态度吗?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方竹杖 (唐)冯翊 太尉①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②。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③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④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⑤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⑥,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竹杖何在。曰:“至今宝之。”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方者也。 (节选自《桂苑丛谈》 【乙】鸽异 (凊)蒲松龄 有父执⑦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张幼量),问:“畜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啻⑧也。他日,见某公,颇有德色;而其殊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乃俗所言‘靼鞑’者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张叹恨而返。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太尉:官职名。②浙右:浙江东部地区。③祗(zhī):恭敬。④空教:佛教。⑤筇(qióng):竹名。⑥朱方:地名。这里与前面的浙右同指浙江东部地区。⑦父执父亲的朋友。⑧不啻,指不止。 ( 1 )指出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①由是公怜而敬之________ ②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________ ③笼送之________ ④味亦殊无异处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两出镇于浙右/②老僧者熟于祗接 B: ①自以千金之赠不啻也/②以光先帝遗德 C: ①由是公怜而敬之/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 ①亟令取之,须臾而至/②而其殊无一申谢语 ( 3 )翻译句子。 ①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 ②他日,见某公,颇有德色,而其殊无一申谢语。 ( 4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①朱崖公为何“嗟叹再弥日”?张公子为何“叹恨而返”? ②两篇短文所含寓意相同,请说说它们带给你的启示。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长途跋涉的肉羹
林清玄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当时的交通不便,从凤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作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
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爱是作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 1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怎样感悟?( 2 )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①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②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
( 3 )文章为什么以“长途跋涉的肉羹”为题?(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绚烂的戏剧服饰
①戏剧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服饰是从人们平时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服饰很多重要特点都凝固在戏剧服饰中。
②戏剧服饰又称“行头”。戏剧中的角色行当,都有自己的行头。在舞台上,一般通过行头就能判别出角色的身份。如旦角,因为服饰的不同,又有青衣、花旦等分别。青衣旦,又称正旦,是戏剧旦角的主要角色,她们一般是端庄正派的人物,以青年和中年女性为主(老年女性则为老旦),如《孟姜女哭长城》里的孟姜女、《祭江》里的孙尚香、《三击掌》里的王宝钏等。在服饰上,青衣旦穿戴素雅,一般穿青褶子,所以人们又称青衣为青衫。花旦在服饰上与青衣明显不同,她们一般是天真活泼的少女。戏服也极尽妖娆曼丽之态。花旦多穿着短衣或裙袄,配上坎肩、围裙等,并在腰间系有饰物(又称四喜带),这形成了戏剧服饰中最美丽的行头。
③中国戏剧的服饰注意与人物性格、身份甚至心情相配合。如青衣的角色多是生活坎坷、性格抑郁,她们的服饰相对以冷色调为主,而花旦与之完全不同,她们的性格多开朗活泼,这与其花枝招展的服饰正好相合。
④中国戏剧服饰体现出传统美学追求的镂金错彩的美。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形象,就给人这样的感觉。这出著名的戏剧写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所追,妻儿也在乱军中失散。赵云单枪匹马,闯入乱军之中要救出刘备。戏剧中写赵云英勇的气概,一人纵横,万人难敌。既写出他的大将气度,他的赤胆忠心,更突出了他的英武之气。赵云的服饰体现出中国戏剧武生的特征,脸上涂红色,象征赤胆忠心、英勇无畏;身穿华丽袍服,披龙纹披肩,背后插着四面三角形缎质小旗,随着人物舞动。小旗翻飞,身上的服饰如流光闪动,凛凛有生气的人物形象跃然台上。
⑤中国戏剧服饰中旦角的水袖极有魅力。宽宽大大的袖子,在人物的舞动下,如行云流水一般,所以叫水袖。学习戏剧的人要学甩水袖,这可不是轻易能掌握的本领。水袖甩得好,与女子曼妙的身躯相互辉映,会产生特殊的戏剧效果。伴着咿咿呀呀的唱腔,旦角轻展水袖,在空中飞舞,将观众带入缠绵悱恻的境地。
( 1 )中国戏剧服饰具有的特点有哪些?夏天和冬天,各有各的情趣。冬天有霜雪,有泥泞,有寒冷……冬天也有温馨,有梦想,有孕育……
请以“冬天里的春色”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