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C: 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D: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由于我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原因,故不曾领略北方那漫天飞舞雪花飘的景象,还有什么山舞银蛇、原弛蜡象让人遐思飞扬的意象空间,我所能接触到更多的是冬季里那冷人寒彻肌骨的冬雨。B: 这样无论是你幡然悔悟想要回头更改,还是等到最后做完卷子检查,都能轻而易举找到解答步骤,省去了重新动笔从头再来的宝贵时间。 C: 心受过了伤,情迷失了方向,当再次找到生命的座标时,已到了人信渺茫的今天。面对骄阳酷照的晴空,我惭愧难当。 D: 当年的我在父母的荫敝下太久,除了读书,对身外的世界一无所知。虽然周围有人劝,但自己不撞个头破血流是不会甘心的。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B: 由于“柳”和“留”,“丝”与“思”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示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或烘托环境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C: 鲁迅1918年5月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3年,《狂人日记》被收进《朝花夕拾》出版。 D: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
4、 | 对联很精妙。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________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 A: 相 B: 急 C: 自 D: 少 |
5、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②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A: ①⑤③②④B: ③④②⑤①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⑤③④① |
6、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航道上翻沉后公安、航道、海事等社会船舶陆续抵达开展搜救。(在句末加上“工作”)B: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去掉“随着”或“使得”) C: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删除“和培养”) D: 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去掉句中的“如果”。) |
7、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选自于编年体史书《左传》,文章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B: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和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都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抒发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由衷赞叹。 C: 法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D: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和《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他们因散文成就突出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 |
8、 |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顶是( )。 A: 诘责(jié) 诽红 妯娌(zhóu ) 眼花瞭乱 B: 一绺(lǚ) 匿名 炽热(zhì) 杳无消息 C: 佃农(diàn) 轮廓 气氛(fèn) 苍海桑田 D: 黝黑(yǒu) 胡髭 歼灭(jiān) 深恶痛疾 |
9、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不玩手机。 B: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为了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宜居滨海,各社区召开了多次“万人环境大清整”活动。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诸多问题。 |
10、 | 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怂恿:鼓动某人去做某事。 B: 怅然:迷惑不解的样子。 C: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D: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的画面。(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A: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处处 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 “饲”,喂养 D: 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生存,活下去 ( 2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苛政猛于虎也或泄于目 B: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是亦不可已乎 C: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D: 而吾以捕蛇独存策之不以其道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甲、乙两文都是先叙后议。 B: 乙文中作者慨叹的“伯乐不常有”是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摧残的根本原因。 C: 甲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 横征暴敛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D: 甲、乙两文行文流畅,逻辑严密,但甲文段卒章显志,乙文段却开篇点明主旨。 ( 4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卖鱼者
唐池子
①搬家以后,样样都称心,除了买菜不便。市中心菜场少,偶尔遇见弄堂的小屋子里摆几只萝卜、白菜、大葱、红椒,都像脱过水似的,缺了生气、水灵气。
②后来,物业告诉我,成都北路有一个大菜市场。我找过去一瞧,嘿,一条三四百米的旧巷子,临街两面,卖小菜的,卖玉米面山东馒头的,卖鸡蛋鸭蛋的,卖现包馄饨、宁波汤圆、烧卖春卷的,卖肉的,卖鱼虾蟹的,卖水果的,卖炒货的……
③但没几个门面齐整的店,全是那种小长形的格子间,也没食品分类区,很是随意。商贩也很任性,卖力沿街对着叫卖,有的还加伴节奏,节奏都是就地取材,敲个盆击个桶啥的:“昂刺鱼一盆十五,只只活络!”“新上市的奶油草莓哎,甜蜜蜜哎,不好吃不要钱!”“老家带来的土鸡,最后几只,再想买末哒咧!”……如此种种,南腔北调,此起彼伏,只听得声浪翻涌,只见得人头攒动,只嗅得喷鼻气味,只感受到活色生香的生活就在眼前。
④开始到生活街买菜,每样看起来都是水灵、鲜嫩,反而不知道选什么好了。时间长了,这种混乱场面就逐渐清晰起来,因为看见的不仅是递过来的菜,更是那个递菜的人。我这才逐渐体悟到买菜的原理:买菜,挑人甚于挑菜。
⑤比如说买面,两家面店,为什么我偏偏绕个圈一定找“胖卷头”呢?因为有一天买栀子花,卖花大娘不会支付宝,要收现金。我只好去旁边的面店问,能不能给我兑点现金。面店老板胖得眼睛一条缝,头发腻腻地卷在头皮上,所以替他取了个外号——胖卷头。他毫不犹豫给我兑了现金,还说他也喜欢栀子花香。我本来和他不熟,这回交道心里就觉得熟了,从此买面必去“胖卷头”那儿。
⑥生活街最多的摊头是卖鱼虾蟹的,看上去品种、卖相、价格相差无几,关键是卖鱼者不同。最不同的是中间摊头的周春扣。
⑦第一次去他那买鱼,我对着他那阳春面的笑容说买黄鱼,他说你是自己吃吧,我说对,他说那买十四块的,稍微小一芽,吃口一样,没必要买二十块的。我说好吧,就买十四块的,六条。他嘴巴张得很大,好像吓了一跳,六条怎么够吃,别人家一顿六斤都好吃。我笑着说,少了你帮我加几条吧。他就加,加了一条,接着再加一条,和他之前的麻利敏捷反差太大,好像压力很大的样子。加到第四条,他打开马甲袋看了看,还掂了掂,说,差不多了,十条,你吃得少,不能再多了。他郑重其事的样子好像必须为这顿鱼负责。我用支付宝付钱,好奇于他的名字,周春扣,“扣”字有意思。他笑答,我卖鱼给你们,要把你们的钱扣下来,否则我没饭吃了。接着他抬手碰碰自己的头呵呵一笑,说,其实是我妈要把我扣下来,怕我被大鱼吃掉了。他老婆站在他旁边,个子比他高出三片豆腐,浓眉白脸,一边剪着鱼肚肠,一边笑。我也笑。回去烧黄鱼,果真新鲜,十条鱼都吃光了。第二天又去他家买鱼。周春扣看我又来了,笑呵呵地问,今天想吃什么鱼?我就随他推荐,仍旧很好。以后我都去他家买。他的鱼摊总是围满人,买鱼要排队等的。
⑧周春扣两夫妻各有所长:周春扣擅于卖鱼,他那口浙东方言很配那张笑脸,和顾客打起交道来很亲切;他老婆擅于剖鱼,挽了发髻的她沉静少言,白净的脸上有一种纹丝不乱的严谨。两个人的配合好像天生的,绝对不能倒过来。
⑨有一天是他老婆给我挑鱼,周春扣正咔吧咔吧大口啃饼,饿坏了的样子,每一口咽下去都费着劲的样子。我说你喝口水再吃吧。他嘴巴里包满了饼渣子,哑着声音回答:“这里没水。”我看手机,九点半了,他们六点开门,现在才吃上口饼。又来了几个买鱼的,他老婆话少,不主动问询。周春扣在边啃饼边剪鱼,半天还没弄好,他老婆把他轻轻一推:“我来!”于是两人迅速对换位置,我被他老婆的手法吸引了,只见利剪飞快翻转,除刺去尾,挑背刮鳞,一会就利索索地清理好了。周春扣用衣袖一抹嘴巴,笑说:“她会的我不会!”他似乎很得意,又笑呵呵问,今天想吃什么?顾客一听他的调子,脚步又黏在他的摊位上不动了。我被他老婆的手法吸引了,只见一双利剪飞快翻转,黄鱼鲳鱼带鱼仿佛俯首垂听那双巧手的指挥和安排,除刺去尾,挑背刮鳞,一会就利索索地清理好了。卖鱼摊头前马上又恢复了正常有序、流畅生动的局面。
⑩有一天买鱼扫码付钱,发现支付宝的名字变成了马海珍。我问,周春扣去哪了?他呵呵直笑:“他去上学了!”大家都笑了。我看着他老婆的后背,问:“马海珍是你夫人吧?”他回答:“是滴!”这回他回答不是“是的”,而是“是滴”,那个滴是扬上去的,拖得很长。大家又笑了。他又解释:“我的手机掉了,所以用我老婆的。”他一解释,大家笑得更响了。他老婆什么也不说,仍然背对着我们,一心一意剪手里的鱼。
(本文有删改)
( 1 )第⑥段中作者认为最不同的是中间摊头的“周春扣”,请简要概括不同之处。A.我找过去一瞧,嘿 , 一条三四百米的旧巷子,临街两面,卖小菜的……
B.这回他回答不是“是的”,而是“是滴”,那个滴是扬上去的,拖得很长。
( 3 )文章标题为《卖鱼者》,为何文章前面要写开面店的“胖卷头”,请从散文结构角度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A.《老王》/杨绛 B.《藤野先生》/鲁迅 C.《阿长与三海经》/鲁迅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他回到我母亲身边,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 1 )本文段属于故事情节的________部分,给它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①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 3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尽管结果会令我们受伤,但无论如何,生活仍在继续,唯有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才能沐浴风雨后的阳光。
请以“面对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