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前提。
C: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引吭高歌 直截了当 淋漓尽致 不记其数
B: 好高骛远 殚精竭虑 博闻强识 阴谋诡计
C: 梦寐以求 刚愎自用 按步就班 桀骜不驯
D: 逆来顺受 脍灸人口 无精打彩 叱咤风云
3、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一首诗,其实是与诗人作一次心灵交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李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王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的

①沉郁 ②闲适 ③洒脱 ④清新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雁门太守行》中“黄金台”运用的是燕昭王筑台以重金招贤纳士的典故。
B: 《醉翁亭记》中的“太守”,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乡愁》《听听那冷雨》等。
D: 《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白雪公主》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短篇小说。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B: 我市把“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 大型文化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吹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D: 《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
6、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bān) 丽(qí) 不屈不(náo)
B: 育(bǔ) 粗(guǎng) 刚正不(ē)
C: 然(cù) 幸(jiǎo) 心如意(chèng)
D: 干(kū) 差(cēn) 无音信(yǎo)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cāo) 酒(sì) 黑(yǒu) 广无垠(máo)
B: 名(nì) 禁(kù) 形(jī) 无消息(yǎo)
C: 吹(xū) 农(diàn) 天(nì) 深痛疾(è)
D: 责(jié) 留(zhì) 亮(zèng) 首低眉(hàn)
8、《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出身是( )
A: 工人
B: 医生
C: 教师
D: 农民
9、于谦称和敬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令”字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郎”。
B: “惠”字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优惠”。
C: “垂”字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询”、“垂念”。
D: “奉”字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送”、“奉托”。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筹 行旅 修面整容 疏林薄雾
B: 宏敞 摄取 内忧外患 逆水行驶
C: 城郭 酒肆 无遐一顾 无所不备
D: 御下 槽船 繁而不乱 结构严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临江仙 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1 )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
B: “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
C: 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退隐之后的洒脱心态。
D: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愉悦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怀乡 去:到,往
B: 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
C: 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 吾谁与 归:归依
( 2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渔人甚异
B: 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出无敌国外患者
C: 不物喜,不以己悲 其境过清
D: 感极悲者矣 望之蔚然深秀者
( 3 )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 4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人们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 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 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①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②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 2 )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语句

情感

示例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________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________


( 3 )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①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②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 4 )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⑪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 1 )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

( 2 )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 3 )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⑪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四、写作(分值:60分)
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作文题一:《班级里的乐事多》

作文题二:半命题《那段 的日子》。(参考词语:难忘、快乐、奋斗、温暖等,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补充)先补全题目,再写作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以及学校班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①嗰亽の玍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