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杭州市第十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 不显眼的细小的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2、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蝈蝈与蛐蛐》——法国——济慈
B: 《陈涉世家》——西汉——司马迁
C: 《故乡》——小说——鲁迅
D: 《敬业与乐业》——近代——梁启超
3、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燥热 染渍 幼稚 筋疲力尽
B: 荧光 含蓄 深邃 凌乱不堪
C: 喧嚣 踌躇 妥善 含辛茹苦
D: 感慨 报怨 稚拙 有条不紊
4、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páo) 甲(kuí) 视(zhěn) 面面相(qù)
B: 崔(wēi) 恶(zēng) 两(xī) 草长飞(yīng)
C: 驿站(yì) 唐(tuí) 气(òu) 深痛绝(wù)
D: 桑(zǐ) 粗(zào) 笑(shěn) 尽职守(gè)
5、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诗句中的“母亲”原是名词,用副词“最”字修饰后变成了形容词,下列划线的词语,哪一项用法与此相同?( )

A: 他很宝贝自己的衣服.
B: 班长的行为十分商人
C: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D: 我对他的印象好好不深刻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回馈广大顾客的厚爰,本店打折销售部分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B: 通过“空中课堂",不仅让我们学习了知识,更让我们明白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C: 中国科技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 各省要加强疫情监测力度,努力提高收治人数和治愈人数。
7、

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兰亭集序》帖,它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 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书写了这一书法名篇。
C: 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 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8、

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无累(kuò) 艨(tóng) 河(xiáo) 雾凇
B: 暴天物(tiǎn) 震(shǒng) 毛(róng) 聒噪
C: 百争流(kě) 歪(zè) 家(pēi) 狼籍
D: 乳未干(xiù) 进(pián) 睢(zì) 萧索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 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 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
D: 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2016年“中高考禁躁令”出来了,目的是给全市中高考生营造安静的应考环境。
B: 针对新京报记者所提“校园暴力”问题,袁贵仁表示,要坚决防犯、坚决制止此类事情,尽最大努力使发生率降到最低。
C: 不论是黄昏,还是晨夕初露,茉莉花总是洁白的。所以不管你健康与否,都是最美的茉莉。
D: 有的人徇规蹈矩,一生碌碌无为,到老之时唉声叹气,责怪命运的不公平;而有的人,善于创新,关键时放手一搏,即使生命短暂,也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闪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1 )诗中的“弄”字用得极为精妙,请你对该字进行赏析。

( 2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蒲松龄的《狼》,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 )下列加点字与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目似 死不
B: 野有麦场 三茅庐
C: 场主积其中 卧尝胆
D: 乃悟前狼假以求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3 )文中的屠户性格是有变化的,他一开始________,但在两狼“并驱如故”之后,屠户的一系列动作表现出他________的特点。文中的狼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用文中的字填空)
( 4 )小明搜集了一些关于狼的成语,如“狼狈为奸”“狼奔豕突”“如狼似虎”“豺狼虎豹”“狼吞虎咽”,发现这些成语从感情色彩上看,大多数都是________词。请再写出一个含有“狼”字的成语: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诗人


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谢谢您,太太。”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你也是个诗人。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我跑进屋:“妈,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你听着,告诉那个家伙,赶快出去。”


我对诗人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这就是诗人的遭遇。”他好像并不介意。“像你这样到处转悠着卖诗倒挺有意思。有很多人买吗?”“从来没人买过。”“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转悠?”“这样我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我还一直希望遇到别的诗人。”“你真的认为我是个诗人吗?”我问。“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走了。我祈祷能再见到他。


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街的拐弯处又见到了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卖掉诗了吗?”他摇摇头,说:“我院里有棵挺好的芒果树。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等你是想请你去吃芒果。”


诗人住在一间小棚屋里,家具很少,显得很冷清。院子里绿茵茵的,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又多又甜,我一连吃了六个。橘黄色的芒果汁从嘴角流到下巴上,我的衬衫也染上了果汁。


回到家后,妈妈很气愤:“你窜到哪儿疯去啦?去,给我拿根鞭子来!”我从家里逃出来,发誓再也不回去了。


我气极了,跑到了诗人家。他说:“别哭啦,咱们一块去散散步吧!”我们散了步,还躺在草坪上看星星,他让我猜那些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


忽然,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警察无趣地走了。


从此,我和诗人总是一起去散步,看星星。


一天,诗人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我正在写一首诗,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我已经写了五年啦。每月只写一行,再有二十二年就完成了。”“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往昔深邃而奇妙。”“是行很美的诗。”“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体会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我惊叹道:“等写完了最伟大的诗,你就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吧?”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觉得诗人在一天天衰老下去。一天,我到小房子里去看望他,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苍老、虚弱。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我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泪水突然涌了出来。他挣扎着坐起来,让我坐到他的膝盖上,看着我的眼睛说:“嗯,你也看出来了,我一直说你具有诗人的眼光。”他看上去并不难过,把我搂到瘦削的胸前:“想听我再给你讲一件有趣的事吗?”我什么也说不出来。“给你讲完,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再也不要来看我了,好吗?”我点点头。“很好。现在听我讲,以前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的最有趣的事?”


他的声音中断了。


不久,诗人的小房子被扒掉了。芒果树也被砍倒了。诗人好像从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摘自奈保尔《米格尔街》,花城出版社)

( 1 )米格尔街的人是“好客”的,但“妈妈”为什么对诗人“极不友善”?
( 2 )诗人“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一方面表明他使用语言________,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物质生活上的________。当警察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诗人答非所问,说:“已经四十多年啦,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诗人四十多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
( 3 )诗人最后对“我”说:“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都是假的。”出人意料,但为什么又是合情合理的?
( 4 )小说中,诗人为什么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的那座山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幽幽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咿呀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昵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这时,我就会温顺的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是什么?”“又是山。”“大吗?”“大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呆板而平淡,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湾沟犁铧走向村庄。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那年冬天,父亲送衣服来,他瑟瑟地站在每块砖头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省重点中学的校园门口,我对着我的那些浑身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老师和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的父亲。父亲回去后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甜或苦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
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 1 )试说明本文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

( 2 )为什么说“读山,便是读父亲”?

( 3 )试说明加横线的词“瑟瑟”的表达效果。

( 4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其中“好的心灵”指的是什么?

( 5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父亲的性格。你认为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请略加说明。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动画片《咕咚来了》说的是木瓜掉水里发出的声音“咕咚”引发了森林里动物的惊慌;秦文君小说《表哥驾到》说的是学习优秀的表哥来了给主人公莫大的压力,也引发了故事和思考;“诗词大会”来了,就在社会引起了学习古诗文的热潮。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有不同的人、物或事突然闯入,也会有事情发生。

请以“ 来了”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莫名的眼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