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步履(lǔ) 澄清(chéng) 夙夜优叹(sù) 浑身解数(jiě) B: 愚钝(dùn) 阻遏(è) 遍稽群籍(jī) 繁弦急管(xián) C: 琐屑(xiè) 伎俩(liǎng) 一拍即合(jì) 面面相觑(qù) D: 盎然(áng) 撺掇(duō) 影影绰绰(chuò) 山肴野蔌(sù) |
2、 | 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 A: 《俊友》 B: 《羊脂球》 C: 《娜娜》 D: 《论文集》 |
3、 | 下面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查这一点啊。 B: 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密。 C: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D: 既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
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B: 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C: 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 , 令人难忘。 D: 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 , 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各位教师同志们,教师表彰大会现在开始。B: 《谁是最可爱的人》成功地塑造了马玉祥等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 C: 为了避免再犯类似错误,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切实加以改正。 D: 整整两个月,他们餐风宿露,披星戴月,终于把电灌站建好了。 |
6、 |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 开头两句精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鮮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 “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 “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庄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 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
7、 |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善读”,即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②俄国大文豪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在读到读书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人们常常引用“开卷有益”这句古语。 ④不过,“开卷有益”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 ⑤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如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A: ③⑤②④①B: ① ③⑤②④ C: ⑤②④①③ D: ③②⑤④①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ɡù) 栖息(xī) 谀词(yú) 趱行(zǎn) B: 喑哑(àn) 亵渎(xiè) 恣睢(suī) 面面相觑(qù) C: 庖官(páo) 灵柩(jiù) 狡黠(jié) 细丝锭子(dìng) D: 静谧(mì) 绰刀(chāo) 朴刀(pō) 气吞斗牛(dǒu)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B: “嫦娥二号”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C: 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D: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无锡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
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 被责令限期整改。 B: 哪怕是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C: 春天到了,公园里,男女老少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 在明媚的春光里漫步。 D: 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词,完成以下小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后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 ( 1 )阅读上阕,说说作者是如何写清溪之“清”的。( 2 )下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3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②所以:是为了。③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 1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B: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C: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 D: 人疾之如仇敌(疾病) ( 2 )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入见 见人读数十卷书 B: 恶之如鸱枭 死亦我所恶 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人疾之如仇敌 D: 虽不能察,必以情 如此以学自损 ( 3 )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 【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21世纪教育网 C: 【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 【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⑤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⑥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⑦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⑧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3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该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划线的“这”指代的是什么?作文:
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②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