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C: 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带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D: 一名年轻的志愿者看见一位正要闯红灯的中年妇女,便走过去劝说:“你不要命了,闯红灯多危险!”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整个系统的研究过程中,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归为己有。 B: 《未央歌》里的主角小童自然率真,毫不矫揉造作 , 所以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C: 司马迁研读各家的史著,网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 , 终于写成了《史记》。 D: 田野里,大片谷穗深深地弯着腰,仿佛正在彬彬有礼地欢迎来访者的主人一样。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东南亚问题专家贾都强调,类似排华暴动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极少发生,“该事件性质很严重,越南政府难辞其咎”。 B: 在其后的询问中,他巧言令色 , 积极配合交警的调查,使得调查过程非常顺利。 C: 我们凡事都必须未雨绸缪 , 以免问题真正发生时,来不及应对。 D: 信中希望国共两党同捐前嫌 , 共创祖国统一大业。 |
4、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激动 随时 娇傲 光明正大 B: 诬蔑 牺牲 政协 和爱可亲 C: 黎明 疯狂 遭受 桃色事件 D: 热烈 消息 舆论 挑拔离间 |
5、 | 选出对王维的《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逄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联诗人用“属国”指自己的使者身份,写诗人轻车简从慰问边塞将士。 B: 颔联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自喻,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 颈联刻画了雄浑壮美的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 尾联写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行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住在阳光小区的马老太太心情沉重,她整日坐在家中,长吁短叹 , 对生活完全失去了热情。 B: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 , 且眼睛要距离书本一尺远。 C: 这次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班会可谓生面别开 , 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D: 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
7、 |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 恳求(kěn) 凛冽(lǐn) 募捐(mò) 船埠(bù) 稽首(qǐ) B: 徘徊(huí) 棱角(líng) 耿直(gěn) 羁绊(pàn) 取缔(dì) C: 热忱(chéng) 嫉妒(jí) 讹诈(é) 烹饪(pēng) 禅让(chán) D: 忿恨(fèn) 果脯(pǔ) 坎坷(kē) 狭隘(yì) 教诲(huì) |
8、 | 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 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 C: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捏着蝴蝶的翅膀,生怕伤害了它。 D: 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自作主张 混为一谈 花团锦簇 美不盛收 B: 迥乎不同 杂乱无章 毛骨悚然 相得益彰 C: 重峦叠嶂 张慌失措 正襟危坐 黯然失色 D: 温声细语 心无旁鹜 引颈受戮 睡眼惺忪 |
10、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 B: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长短句”等。 C: “豆蔻”指十五六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芙蕖”是菊花的别名。 D: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韩侍御之广德 【唐】李白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 1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shì)酒与君倾。”颜师古注:“衣以绣者,尊宠之也。”请结合古注和你对李白的了解,说说诗中“绣衣”和“贳酒”的含义。( 2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泉明”本指陶渊明,诗歌明明是送别友人韩歆(xīn)却表“送泉明”,这样写有何用意?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A: 言和而色夷 B: 委而去之 C: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D: 先天下之忧而忧 (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贾复到河东运盐遇上盗贼,同行的十多人都弃盐而逃,只有贾复完整带着盐回到县里,赢得人们的称赞。 B: 贾复好说大话,出言不逊,所以汉中王刘嘉不敢留用贾复,委婉地打发他到别处去。 C: 光武帝之所以不让贾复单独带兵打仗,是因为他过于勇敢而容易轻敌。 D: 本文既介绍了贾复好学守信,又表现了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的特点,可谓文武双全。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李生奇之 奇: ②会遇盗贼 会: ③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 将: ④第持我书往 第: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②大战至日中,贼阵坚不却。 |
只懂栀子花
钟芳
①案上插着几朵栀子,洁白玲珑,悠然芬芳。
②栀子花是母亲从栀子树上采摘下来的。乡下老家的庭院里栽种了两株栀子花树,长得枝繁叶茂,形如伞盖。每到夏日雨季来临,便到了栀子花开放的时节。这时,密密匝匝的绿叶间开始冒出嫩芽,缀成小花苞,渐渐结成花骨朵,和叶子一样翠绿欲滴,花尖上透着月牙色的白,酷似翠玉所雕。不多久,皎洁纯净的花蕊一瓣一瓣地展开,满树的绿白相间,幽幽地吐露着芬芳。远远看去,栀子花就像飞舞着的白蝴蝶飘落在枝头,煞是好看。
③栀子花不娇不媚,特别好养,它不择环境,不需什么养分,只要剪下一段枝条,往土里一插,它就能生根、长叶、开花。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栀子花溢满了栀子花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前来要花,母亲是个热心人,这个时候,她总会剪下那些枝条和花骨朵,送给大家。因这一袭花香,邻人无不欣喜感激,留下了一串串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栀子花般的笑容。
④念小学时,母亲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几朵栀子花,用纸包好,以免损坏雪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看着他们沐浴在栀子花的芬芳香味里接花时那满眼的喜悦,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栀子花弥漫的是一种暖香,浓郁而又持久。赠人栀子,手留余香,母亲无形中给我的这种生活启示让我受用一辈子。
⑤栀子花怒放时,花瓣全摊开,把生命的辉煌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时的花美得令人羡慕而又浓郁醇香。母亲常在这样的早晨带我去园子里采摘,回家后一部分洗干净,用开水焯去花的涩味,或做汤,或清炒,或蒸蛋,或放上榨菜、肉片,都一样味鲜诱人,齿颊留香。另一部分用针线穿成一串一串的,挂在蚊帐内,说是可以驱除蚊子,净化空气。当时年幼的我并不知其功效,只是留恋蚊帐内的香气。望着那惹人喜爱的宛若出水芙蓉的花瓣,闻着那清雅醉人的芬芳,我渐渐地进入甜美的梦乡。
⑥栀子花透着浓郁的香气,在我那单调而不富裕的家乡,也没有哪一种花儿能像栀子花这样受到人们的喜爱。枣树下乘凉的老奶奶,田间忙碌的大婶、河边洗衣服的姑娘,人人发间都开着一朵栀子花,就连不愿打扮、素面朝天的母亲也会折一朵别在发间,她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菜园、厨房,花香随即在农家小院里荡漾开来。幽香浮动中,女人因栀子花的点缀而俏丽妩媚,栀子花也因女人的情趣而纯洁无瑕。
⑦对栀子花,我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栀子花是一味常用中药,其味性苦,寒,有清热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据《辞海》介绍:栀子花、叶可用来熏茶、做香料,十月果实成熟与根、叶、花均可入药。儿时我脚踝上长了一个疮,奇痒无比,用了好多药都不好。后来母亲听一位乡村医生讲,栀子花谢了,把花瓣晒干就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清热解毒之效,我的这个疮只要用干的栀子花瓣粉末敷在患处,就可治愈。母亲如法炮制,几天后,我的脚疮果然奇迹般地好了。
⑧“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是迷人的。经年离乡,洁白如玉的栀子花仍是我的最爱,每到栀子飘香时,温暖而馨香的记忆便淡淡地弥漫开来,遍地芬芳。
(选自《天津日报》,有修改)
( 1 )栀子花带给“我”温暖而馨香的记忆,文中写了哪些美好往事?用简练语言概括出三件事情。因这一袭花香,邻人无不欣喜感激,留下了一串串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栀子花般的笑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 题。
选段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段二
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
……
②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选自《故乡》)
选段三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选自《济南的冬天》)
(1)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_______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________
( 6 )下面这段话中,有一处兼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请把它写出来,________ 并说说表达效果。________ 其中“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中的“薄烟”指的是________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请以“_____________的青春最美丽”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