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太原十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C: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心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
2、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孙行者一弼马温一齐天大圣一孙悟空一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B: 《格列佛游记》中,“我”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了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在描写修筑轻便铁路的过程中,写到了土匪袭击工地、建设者开展劳动竞赛等内容。
D: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散文《五猖会》,引文中的“赤须”是梁山好汉杨志。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 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B: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 这家工厂的烟囱每天黑烟滚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附近的居民气冲斗牛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 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 《陈涉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所谓兴,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5、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 )

清晨,绵绵的云雾息在静谧的山坞间,悠扬的钟声萦绕在林海碧波中,当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照亮了古寺的黄墙飞檐,便是湘湖“先照晨曦”的奇景了。这里远离游人如织、万头动的喧闹,可尽情享受古木道、溪流叮咚的恬静。

A: qī pán zǎn jiá
B: xī pán zǎn jiā
C: xī qìng cuán jiá
D: qī qìng cuán jiā
6、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下划线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今(灭亡)亦死
B: 楚人(爱怜)之
C: 百姓多闻其(贤明)
D: 宜多(响应)者
7、下列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资。
B: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C: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俏,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D: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远景近景的层次。
8、

下列选项对名著《小王子》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叙述者是飞行员,他讲了六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B: 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访问过六个星球。
C: 小王子爱着自己星球上的一朵花,却因为和花闹了别扭而赌气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到其他星球上去旅行。
D: 小王子在地球上的沙漠中与“我”一起求生,寻找水源,在与狐狸谈心时被“我”救下,同患难,共担当。
9、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
B: 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石榴》选自《丁东草》(《沫若文集》第九卷,人民文学社1959年版)。
C: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D: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
10、

与下面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念无与为乐者

A: 念念有词
B: 心无杂念
C: 念念不忘
D: 念过大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文学作品阅读

(一)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二)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 1 )《繁星·春水》的作者是________,她是在泰戈尔的________的影响下创作的。

( 2 )《繁星•春水》除了母爱、童真及自然哲理以外,还有哪些主题?请列举两个。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孕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秋水至 ________

天卡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

东面而视 ________

④而伯夷之义者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的“于”与“至于北海”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 善非至于子之门
D: 生于忧患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之谓也。

( 4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5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 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 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 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布封

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尽管有柔美的体态,尤其小的时候,但是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它们狡诈、虚伪、喜欢搞恶作剧,而这些都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天性,而且这些恶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这恐怕也是人类不喜欢它们的原因。人类养猫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可是在这么长的豢养史中,这些恶习并没有改掉多少。成年的猫会对主人阿谀奉承、谄媚迎合,像一个老奸巨猾的谗臣,这也是人们不喜欢它们的另一个原因。除此之外,猫还很会伪装,经常粉饰自己狡猾的天性,让人类无从察觉它们的真实意图。表面上看来,猫和人类可以轻松融洽地相处;实际上,它们从不主动探索与人类的相处之道。它们看人的目光总是充满疑惑,也不会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人。由于它们喜欢人类抚摸带来的温暖、惬意的感觉,才勉强去主动接触人。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幼小的猫,因为它们可爱活泼、聪明漂亮,但其锋利的爪子却往往让孩子们心生恐惧,不能和猫太过亲密,成为彼此的伙伴。一般情况下,忠诚的动物和人类总是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而猫除外。就这点儿天性来说,猫同人还可以勉强和睦相处,但和性情率真耿直的狗就不那么容易相处了,二者甚至是水火不容。

猫天性狡诈、残忍、欺软怕硬,那些比它弱小的动物就往往成了它逗弄伤害的对象,如小鸟、兔子、老鼠、田鼠、鼹鼠、蟾蜍、青蛙、蜥蝎等。猫躲在笼子旁准备偷袭小鸡,或是在洞口前伏击老鼠是常见的现象。猫很聪明,它们设置埋伏、突袭进攻的技术,比专门受过人类训练的狗还要灵活。可有一点很遗憾,猫没有狗那样灵敏的嗅觉。当它们准备追捕的那些小动物在眼前消失时,它们一般就不再去追赶,而是耐心悠闲地等在小动物进出的通道处,准备来个守株待兔。它们极爱搞恶作剧,抓到小动物后,即使没有胃口,也会进行一番恶意的戏弄、玩耍,似乎在享受猎物被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快感,最后再把小动物残忍地杀死。

猫和人类同住一个屋檐下,独立意识极强,它们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行动,严格意义上讲,猫不能算是人类的宠物。人类无法控制它们的自由和行动,如果违背它们的意愿,它们就会悄悄逃离。

猫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天性,它们喜欢过干净而安逸的生活,很会享受,休息时总喜欢找柔软的物品铺垫在身下。而对于寒冷、潮湿、水以及异味,猫又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猫白天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喜欢蜷缩成一团儿躺着。温暖的阳光下,高耸的烟囱后,热乎乎的炉子旁,都是它们最喜欢的地方。它们总是表面看起来睡得很熟很香,似乎在做着什么美梦,不会轻易醒转,其实它们警惕得很,即使睡着了也能对异常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因为它们几乎从不熟睡。它们矫健敏捷,行走时像个幽灵般无声无息,即使从房顶上跳下来,也只发出轻微的噗噗声。猫天生爱干净,它排泄时要选择离自己住得较远的地方,还要用泥土掩埋起来。它们的皮毛总是被梳理舔舐得光滑油亮,如果在晚上,我们仿佛能看见皮毛在黑暗中反射出来的光泽。漆黑的夜里,猫的眼睛常闪烁着幽绿明亮的光芒,再加上走路无声,这更让它们看起来像个可怕的幽灵了。

( 1 )通读全文,请简述猫有哪些特点?
( 2 )为什么说严格意义上讲,猫不能算是人类的宠物?
( 3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把猫两次比作“幽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本文写动物渗入鲜明情感,后人对此褒贬不一,请结合下面这句话,简析并进行评价。

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 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出青春迷茫

①那一年,我们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压力陡然增大,乌云总是遮掩着太阳,阳光照不进心灵,青春一片迷茫。

②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群无所事事的男生突然疯狂地爱上了足球。每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早半小时到校,畅快淋漓地踢上一场“早球”。上课却成了绝佳的“中场休息”,或假寐或小憩,窘态各异,但有一个步调是统一的:下课铃响,冲向操场,抓紧踢球,别无他想。

③我们痴迷足球,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要为中国足球的腾飞而奋斗!

④然而,在一个不见阳光的下午,我们的“足球梦”戛然而止了。戳破这个梦的是我们的班主任。那天下午上自习课,我们的守门员也许是太疲倦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的哄笑引来了我们的班主任……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默然捡走了我们的足球。我们在走廊里徘徊,在教室里踱步,行色恹恹,状如行尸。

⑤忽然一个男生说:“再买一个不就得了。”于是全班男生集资,又买了一个足球。我们像爱护宝贝一样把它藏起来,趁老师不在时偷偷地踢。当然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第二个球很快也被班主任没收了。班主任正色警告:“事不过三!”梦想再一次破灭,男同学又陷人巨大的迷茫;精神萎靡。既然不让踢球,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所以只能打开课本,佯装学习,并且趁机偷瞄女同学。

⑥那天早上,班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女生向同桌炫耀说:“我昨天去打网球了!”说完,就从包里掏出一个网球扔向天空。旁边伺机而动的一大群男生一哄而上,大家一瞬间都被点燃了,围着球一阵乱踢。一起笑着,疯着。网球滚向了操场,人群自动地分成两队,比赛开始了,一个网球,想要接住都很难。我们却踢得起劲,一脚射门,球跑到裤兜里了。守门员摸遍全身才把球找到,大家笑成一团。此时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模样,不在教室里,不在校服里,就在此刻。

⑦这个网球的归宿和前面两个足球一样,我们的哄闹惊动了班主任,网球又被没收了。班主任还声明明天晨操后要罚男生到操场跑圈。这一次的没收大家无法接受,不能球,甚至不能玩网球,那让我们玩什么呢?

⑧第二天晨操后,所有男生都站立在操场上,却一动不动,用静默表达无声的抗议。班主任显然对这一幕有些吃惊,但地并没有发怒,而是开始和我们细细叙谈:“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曾迷恋过琼瑶的小说,买过所有能买得到的琼瑶小说集。而且发誓要成为像琼瑶那样的小说家。结果呢,下课看上课也看,眼睛看近视了,镜片还越来越厚;成绩下降了,还没有一点反思的念头……人啊,年轻时迷茫,有青春力气,却找不到努力的正确方向;年老时清醒,却失去了青春力气,可能一事无成。真正懂得当下自己该想该做什么事了,你们就长大了。”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就在那一瞬间,我们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我们迎着阳光齐步向跑道跑去。

⑩从那以后,我们很少有人再逃课。我们这个班,创造了学校有史以来最高的高中录取率,我们的名字被学校骄做地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

(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老师的表现

“我们”的心理或表现

踢第一个足球

①________

行色恹恹

踢第二个足球

正色警告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声明罚跑圈

无法接受

晨操风波

④________

醒悟


(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②段借用“早球”“中场休息”等足球术语,运用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形象描摹了一群执着于足球的男生形象。
B: 第二个足球被没收后,“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表明了“我们”痴迷足球的理由是“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
C: 第⑥段“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中,“开心”指网球游戏带来了快乐,“难过”指这样开心的时刻太少,爱玩的天性得不到充分释放。
D: 文的主要人物是班主任,正是由于班主任三次没收足球,罚跑圈,细心教育,学生才放弃足球,走出迷茫,
E: 本文从学生的视角构思,虽只叙述了“痴迷足球”的小故事,却引出了“走出青春迷茫”的大话题。
( 4 )请你结合文章的主题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链接材料】近年来,很多学校开设了《生涯指导》校本选修课,生涯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确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一名生涯规划导师说:“生涯规划和理想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都需要有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不同之处在于生涯规划更注重目标与个人兴趣、性格特征和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匹配,注重实现目标的阶段性规划,所以生涯规划在目标的实现方面更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

①产生“青春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②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走出“青春迷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郑学勤,天然橡胶研究专家,热带作物科学家。六十多年前他来到海南,立志为祖国摘下“无胶国”的帽子。为了这一梦想和使命,郑老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责任和担当,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初心不改,信念从未动摇,为中国跻身于世界产胶大国的行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专家依然走在研究热带作物的路上,培育无核荔枝,寻找诺丽果,研究辣木……续写着梦想和使命的新篇章。

根据上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正确、鲜明、结构完整,有理有据。(2)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称一律用“xxx”代替。(3)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拜托小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