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B: “持节”“揖”“拜”“改容式车”都是与古代礼仪有关的词语。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 C: 雨果,法国作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装在套子里的人》。 D: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 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 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 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
3、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佳今天作业没有做好,被老师批评,他义愤填膺的发誓:今后一定按时交作业。B: 上个世纪,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将一反既往 , 在各个领域继续给予他们支持。 C: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 应有尽有。 D: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 , 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殿堂的不是寥寥,而是几乎没有。 |
4、 | 下列句子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 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 ③【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他曾说:“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④快到收割的时候了,麦子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丁】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 A: 甲:红孩儿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尼摩船长B: 甲:牛魔王 乙:外祖母 丙:列夫•托尔斯泰 丁:格列佛 C: 甲:牛魔王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尼摩船长 D: 甲:红孩儿 乙:格里戈里 丙:贝多芬 丁:格列佛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活动,防止师生不浪费用电。B: 学生不但喜欢上网观看球赛,而且许多青年教师也喜欢这样。 C: 是否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前提。 D: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还增长了见识。 |
6、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民国才女林徽因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中,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 B: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被贬滁州知州期间,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创作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C: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常见于古代诗歌中。如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姜太公溪边垂钓和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的典故,表达仕途艰难、前路漫漫的无助感。 D: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刻画了范进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B: 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阳光阅读”的开展与策划,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D: 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仅让观众深刻领悟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且更能让观众在歌手的演绎中领略到诗词的音韵之美。 |
8、 |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 B: 俭朴 嗜好 关怀 C: 俭朴 嗜好 关心 D: 简单 爱好 关怀 |
9、 | 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 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 |
10、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B: 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1 )“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是指什么?( 2 )诗题名“独”,你认为诗人究竟是“孤独”还是“不孤独”?请简述理由。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1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人名)。(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增其旧制________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 ③得无异乎________ ④樯倾楫摧________ ( 3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概括“岳阳楼之大观”的?请找出文中语句并工整抄写下来。( 4 )关于岳阳楼,“前人之述备矣”,那么作者在本文中重点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 5 )作者身在贬谪之中却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你怎样评价这种情怀? |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 3 )文章用“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题目,有何妙处?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你认为母亲为什么对“跑”和“踩”一类字眼特别敏感。对待学习,你是习惯于主动探究,还是被动应付?看到垃圾,你是习惯于随手捡拾,还是视若无睹?面对困难,你是习惯于设法解决,还是绕道而走……
关于习惯,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