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宁波市鄞州蓝青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

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④②①③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⑤①④②
D: ①④②⑤③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也许是这个不寻常的春季,激起了油菜花不畏严寒的倔强性格。她从冬天走来,________了令人窒息的严寒的封锁,传送着春风的温暖。溪流旁、田垄里、山岗上,到处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她带来了绿叶、点燃了春意、_______了春天,并用自己的_________装点着春天这个季节。


A: 穿越 叫醒 形式
B: 穿过 唤醒 方式
C: 穿越 唤醒 方式
D: 穿过 叫醒 形式
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根据某地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45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46条,重度污染的有24条。
B: 城市河流的污染物主要有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
C: 他擦了擦脸上的汗,高兴地说:“我们终于到家了。”
D: 伫立旷野,苍穹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流连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忧思。
4、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 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
B: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C: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D: 《雨说》这首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乐观的心情。
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
A: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 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6、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北上抗日。
B: 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C: 书名的寓意是: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这是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
7、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炫耀 决别 逢场作戏 拖泥带水
B: 荣膺 诓骗 人情炼达 一泻千里
C: 挖掘 辐射 美不胜收 莫忠一是
D: 驻足 屏障 恪尽职守 闲情逸致
8、有关《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中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是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
B: 《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次北固山下》中“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9、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

A: 感激 涂改 脱漏 纠正
B: 激动 涂改 遗漏 纠正
C: 感激 添改 遗漏 订正
D: 感激 添改 脱漏 订正
10、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他只好喝下这自己酿造的苦酒。

A: 这自己酿造的苦酒,他能不喝下去吗?
B: 他不得不只好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
C: 他岂能喝得下这自己酿造的苦酒?
D: 他只能把自己酿造的苦酒喝下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1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 2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②改之乎?不然,迨③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注)①还:通“旋”,掉转身。②盍:何。③迨:等到。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白玉之环________ ②同舍生皆绮绣________

善学者应有邪________ ④夫善学者不下问________

( 2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断两处)

凡 师 之 所 言 吾 悉 能 识 之 是 不 亦 善 学 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 4 )甲文通过________的手法,说明学习要________和________,乙文通过人物对话强调学习要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 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鞋带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有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飞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 “Dirt” (脏) “Dangerous” (危险) 的任务。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 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我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有删改)

( 1 )本文第④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的?

( 2 )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我国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一句中的“约”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理由。

②“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一句中的“飙升”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 3 )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文章最后一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贪吃的大脑

①含有特殊营养的巧克力、有助于增记花力的面条、助眠的椒盐饼干……这些正在进行试验的调制食品,旨在通过食物影响大脑,改善某些状况。其实,人的情绪、机灵程度、记忆力甚至疼痛感都受食物的影响,那食物又是通过什么影响人的大脑的呢?

②食物能对大脑造成影响,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至少有三十种。早期,人们并不认为食物会影响神经递质,因为大脑有一层保护屏障--血脑屏障,大多数物质都无法进入大脑,只有少数如酒精一类的化学物质,オ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③大约十年前、人们オ发现大脑制造神经递质的能力取决于在血液中循环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单一的营养素后进入血液,当循环至大脑时,一些营养素渗入脑细胞,影响神经递质的生成,这意味着大脑并非不受食物的影响,而是深受食物的影响。

④安然入睡依靠的是一种叫血清基的神经递质。要产生血清基脑神经元需要色氨酸。那么,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就能促进睡眠吗?并不是。因为在蛋白质中色氨酸含量极低,对它来说,穿过血脑屏障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那如何解决呢?食用碳水化合物。食用碳水化合物可增加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其他氨基酸,这样,更多的色氨酸便可以进入大脑。也就是说,想要安然入睡,吃几块果汁软糖或一把饼干会比喝上一杯牛奶更好。

⑤多食用碳水化合物、少食用蛋白质还可缓解一般性疼痛。坦普尔大学曾对三十个长期颌部疼痛的患者曹进行过试验:在一个月时间里,规定他们分别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或其他日常食物,结果是,吃含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食物的病人比吃其他日常食物的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⑥卵磷脂的发现,让很多记忆力衰退患者找到了一线生机。1975年,沃尔特曼博士等人证明,吃一种叫胆碱的物质能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数量。阻碍乙酰胆碱的药物似乎损害人的记忆力,而模拟乙酰胆碱的药物明显地有增强记忆カ的作用。不久之后,人们又发现人体与动物体中胆碱的天然源泉--卿磷脂。卵磷脂可使大脑中的乙酰胆碱增加得更多。増加卵磷脂有助于増强记忆カ吗?一名英国科学家进行过一次为期六个月的试验。在试验期间,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每天服25克纯卵磷脂,结果表明,他们的记忆力略有好转。一般情况,每天得服用20克纯卵磷脂,オ会对加强记忆力有效。

⑦年龄在所有关于营养素对大脑影响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大脑在出生前后是最敏感的。婴儿在出生前5个月至出生后18个月期间,脑神经元以最快的速度分裂、生长。在此期间,给母亲与婴儿以含足量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婴儿大脑的发育会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在婴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或在母亲怀孕后期营养不足情况下所生的孩子,即使后来喂养得很好,他们的智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相反,一直到出生后18个月都有充足蛋白质的孩子,即使某一时期营养不足,在重新获得营养后,也会迅速恢复健康。

⑧人老之后,有很多脑神经元会死亡,又没有新的代替,就会变得健忘和呆滞。沃尔特曼设想配制一种老年人服用的食品,用它来阻止这种衰老过程,并且尽可能地提升留下的神经元的“工作”效率。在食品中增加能影响神经递质的营养素,当然是理想的办法,而且比起药物,这类食物可能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有些食物能对人的情绪、机灵程度、记忆力甚至疼痛感产生一定影响。
B: 血脑屏障作为人大脑中的一层保护屏障,可以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大脑。
C: 食物影响大脑是因为一些营养素渗入脑细胞后会影响神经递质的生成。
D: 胆碱和卵磷脂都可以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数量,卵磷脂的效果更好。
E: 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对大脑是否会产生影响,这取决于人的年龄大小。
( 2 )文中第⑤自然段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在食品中增加能影响神经递质的营养素,当然是理想的办法,而且比起药物,这类食物可能更安全,副作用更少。

( 4 )如果你身边有失眠、记忆力衰退或怀孕的人,依据文章内容,你会分别给他们怎样的建议?请简要回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与 的对话》
要求:空白处可任意填写。如:时间、历史、未来、环保、人口、科学、自然,还可填奶奶、妈妈、老师、同学,还可填风、雨、沙尘暴,还可填三毛、余秋雨、鲁迅司马迁杜甫等。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丛生的原野,灌木上结着鲜红的大小不一的浆果。有一天,三个年轻人从这走过,被这繁星般美丽的浆果吸引住了。他们约定,从小路的起点到终点,每人摘一枚浆果,看谁摘取的最大。当然,每人只能有一次采摘的机会,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头路。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年轻人,你怎样摘到一颗较大的浆果?这一段路途的经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欧美式·叙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