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落日帐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A: 此诗为触最生情之作,主要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思多之情以及生的年华渐老之感。
B: 前两联写诗人客中久滞,归心似箭,现在终于得以回乡,欣喜于能像孤云与归鸟一样,自由快速地回到故园。
C: 颈联写远景,“远烧”,其实就是前一句提到的“微阳”,一个“烧”字,隐隐透露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
D: 尾联中的“不敢照”,是因为唯恐照了给自己增添忧愁,然而不照已知容颜憔悴,不比昔日,更显出诗人愁思深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春天的海南是个美丽的季节。
B: 班里同学基本全都交作业了。
C: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D: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危(bīn) 伺(guī) 苗助长(yà)
B: 丘(hè) 花(è) 费苦心(shā)
C: 睢(cì) 蹂(lìn) 虚无缥(miǎo)
D: 腼(tiǎn) 痍(chuāng) 手可得(tuò)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从表达方式看,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B: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受的文学样式,它还有“美文”“小品文”“随笔”之称。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5、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积(diàn) (qiān)让 遗(hàn) 大发雷(tíng)
B: (hán)养 (yǔn)诺 妨(ài) (jiāo)揉造作
C: 愚(chǔn) (gè)守 (diǎn)范 絮絮(dāo)叨
D: (gān)尬 (yàn)语 (jiān)言 自吹自(léi)
6、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物(推究) 有于此(可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家(整治)
B: 知(获得) 领(明白,理解) 不知所(处理)
C: 事(发生,引起) 谈(清淡的) 国(治理)
D: 之于四海(推广,延伸) 手旁观(藏在袖子里) 养(在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手机微信、支付宝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至“欢迎”前)
B: 使用12层甚至18层纱布口罩叠加,结果颗粒物滤除率也只有96%,与标准化的一次性单层口罩使用效果 95%滤除率相差无几。(删去“使用效果”或“95%滤除率”)
C: 当前正处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关键阶段,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尤为重要。(改“维护”为“保护”)
D: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好的事情,但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去避免不受其伤害。 (删去“不”)
8、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将领的反对。
B: 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 《明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
D: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亚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
9、

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戏剧《四世同堂》《龙须沟》。
B: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其诗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处,体现其政治主张和抱负,其散文雄健峭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B: 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
C: 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不屑置辩地不行。
D: 班会上,班主任长此以往地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水国:水乡。②离梦:离人的梦。

( 1 )诗的首句中的“夜有霜”与下一句中的“________”一词相照应,表现了送别时节的________。
( 2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离梦杳如关塞长”中的“杳”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核舟记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口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1 )【甲】文与【乙】文都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________》一书。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力拉崩倒声。

( 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段选文突显了核舟雕刻人物繁多而又逼真。
B: 【乙】段选文表现了各种口技声音繁多而又逼真。
C: 【甲】段选文写视觉物品,【乙】段选文写听觉声音。
D: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我国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拾馒头的父亲

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地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我为自己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到父亲头上。

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我的泪就落了下来。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啊!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

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究竟没说什么。

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一下子掌声雷动。

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1997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 1 )文章第七段,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我”的烦恼是:________

( 2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具体含义。

①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

②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 3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 4 )标题《拾馒头的父亲》,拾起的不仅仅馒头,你认为还拾起什么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我的少年时光很短,最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

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去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

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的时候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那就是重点高中。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结果老天弄人,差三分而败北。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老师来劝我重读,父母也劝,可是我哪里还有脸回到学校,除非让我戴上一个大大的面具,用来遮羞。

我没有选择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

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那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小报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在最苦的时日里,在那个冷冷的西屋里,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拿笔,被冻成了馒头的形状。

总是母亲起床做饭的时候,我睡下。像路遥一样,我的早晨,也永远都是从中午开始。

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

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坚持,这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

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一咬牙去了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

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

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的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

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那个时候,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烂,做梦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苦难和不幸,人如果要作恶,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而人如果决心行善,又可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中,我感受到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牵魂动魄、艺术的价值和力量……

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

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正是年底的时候,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

我深有感触,是啊,有啥大不了的,我还不信,我的文字变不了铅字呢!

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而且还是《散文》这样的大杂志。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我剥了皮,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

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呢!

( 1 )作者的文学之路坎坷不断,请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 2 )阅读文章第⑻~⒅段,列举出“我”在文学道路上的诸多经历。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一句的表达效果。
( 4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这是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一句妙语,作者将这句永远铭记在心的话在文中多次重复,并拟为文题,有何用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缺月变圆,让人明了什么是坚持之后的希望;东归大海的流水,因一往无前,便无可阻挡!回报让乌鸦懂得反哺,感恩会让人想起跪母的羔羊。师长的期待,为青春的生命注入无限的可能;同学的帮助,让少年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小小蚁穴,竟让河堤崩塌;无谓的纷争,多由于缺少谦逊礼让……

生活事事包含哲理,生活处处都是老师。

请以“生活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从自己感受最深、有话想说的角度立意作文。(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不舍得成了你的资本”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