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 人们正在散步,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 C: 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 使我回味无穷。 D: 你冷静一下,我说的话里明明没有你理解的这个意思呀,不在话下。 |
2、 | 阅读,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_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1 )这段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 )A: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无限感慨。 B: 在后主面前表白自己,以求得信任。 C: 受先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以身相报。 D: 在众人面前,宣传自己的曲折经历,表露出一种得意之态。 ( 2 )第一句,表明作者主要意思是( ) A: 表明自己出身低微。 B: 表明自己自食其力。 C: 表明自己不求功名。 D: 表明自己只求活命。 ( 3 )作者“遂许先帝以驱驰”的原因是( ) A: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C: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D: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值倾覆,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4 )分析这段文字的写法,选择正确的一项( ) A: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B: 以记叙为主,在叙事中抒发感情。 C: 以记叙为主,在叙事中进行议论。 D: 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 |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我厂这次的技术革新措施效果明显,不但降低了一倍成本,而且提高了百分之三十的收益。B: 老师常常说:“同学们,学习是否取得进步,关键是你必须要努力学习。” C: 小林找我诉苦说:“为了避免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再用手机作弊,学校居然安装了信号屏蔽设施!这下我可怎么办啊?” D: 韩国执意部署萨德系统的行为,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而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
4、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池塘是养殖动物栖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病原生物潜藏和________的地方。 ②我们必须坚决________学前教育过度逐利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③由于长期过度捕捞,长江刀鱼如今个头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少,已________灭绝。 A: 繁衍 遏止 濒危 B: 繁殖 遏制 濒临 C: 繁衍 遏制 濒临 D: 繁殖 遏止 濒危 |
5、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的阵地。 B: 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C: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D: 这部小说的情节抑扬顿挫 , 读起来激动人心。 |
6、 |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 ②挣脱千年的羁绊 ③唤醒黎明的沉默 ④舞动大地的雄风 A: ④①③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 |
7、 | 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一项是( ) 读诗要体味诗歌的情感。“如果逐一去掉诗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①如艾青的《大堰河②我的保姆》,更像是分行书写的散文。诗人的情感至真至醇③酣畅淋漓。可以说④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 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发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 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得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
9、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栅栏(shān) 悄然(qiǎo)B: 脑髓(suí) 荫蔽(yìn) C: 祈祷(qí) 档案(dàng ) D: 犷野 (guǎng) 惬意 (qià) |
10、 | 为划线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抖擞精神。( ) B: 抖动 C: 活动 D: 振动、抖动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更漏子·金雀钗 【唐】温庭筠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 1 )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香作穗”见景生情,托物寓意。本指的是香烧成了灰烬,像穗一样坠落下来。此处形容男子心冷如香灰。B: 此词抒写主人公对情人的一往情深,以及对夫君天隔一方的断肠悲剧。 C: “暂时”两字,透露出此种相见乃私相约会,故只能一时而不能长久。 D: 结末三句,词人以枕腻衾寒,更残漏尽,夜不能寐,来写女子在“暂时相见”之后的孤独和寂寞。 ( 2 )“蜡成泪”用了_________手法,表明了“我”的一往情深,爱之极至。( )A: 拟人 B: 用典 C: 夸张 D: 比喻 |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①。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②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③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④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⑤。兵法乘劳,此进趋⑥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注释】①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②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③顾:这里有“但”的意思。 ④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⑤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 ⑥进趋:快速前进。 ①庶竭驽钝________ ②宜先入南________ ( 2 )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 先帝/知臣/谨慎B: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 D: 今/贼/适疲于西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4 )甲、乙两文都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甲文中的有关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有关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都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
争吵的雅俗
陈鲁民
①人是群体动物,有事没事老爱往一起凑,臧否人事也喜欢见仁见智,议论纷纷,一旦意见不合,免不了争争吵吵。争吵有雅俗之分,可见水准风骨,有文野之别,可见时势风气。
②在俄罗斯某咖啡馆里,两个老友发生激烈争吵。一个教师,是诗歌的忠实拥趸;一个商人,坚决捍卫散文的重要地位。两个人为诗歌还是散文重要吵得不亦乐乎,后来大打出手。无独有偶,去年9月,两个俄罗斯工人在一起讨论哲学,当谈到他们共同的偶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时,因意见不同而翻脸。
③这年头常见的是,球迷为球队输赢而争论甚至打斗,粉丝为哪个明星更漂亮而争执动武,酒徒为谁喝得多喝得少而吵闹,恋人为争风吃醋而大动干戈,可没想到,居然还会有人为那些虚头巴脑的诗歌、散文而玩命,为哲学、康德而较真,听起来真如同天方夜谭。但不可否认,恰恰是这样的争吵能使人感到一些欣慰。毕竟,在物欲横流、发财高于一切的当下,还有人在仰望天空,捍卫精神财富,关注那些不挣钱的东西。
④其实,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时期,或者说有过这样的小气候。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师生们学习钻研的劲头一点也不差,学术氛围也十分浓郁。据作家汪曾祺回忆,在昆明的小茶馆里,饿着肚子的大学生在争论李白、杜甫谁更伟大,豪放派与婉约派谁的艺术价值谁更高,四大名著的优劣得失,每每争得热火朝天,脸红脖子粗。
⑤不光是学生争,老师也不消停。废名与熊十力皆为北大知名教授,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争吵也是常事。一日废名到熊十力处与其探讨佛学,生发异见,争论不休,忽而静止,原来二人已扭打在一处。不一会儿,废名气哄哄地走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与熊十力在讨论别的问题。
⑥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国家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不过,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也慢慢显现出来,金钱至上的影响日渐蔓延。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2013年末,法国市场调查公司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
⑦当年,丘吉尔曾说过:“我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60多年后,撒切尔在谈到中国时则很自负地说过:“一个只会输出电视机的国度算不上伟大,一个能输出文化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国。”如果把这当成对我们的提醒,认真盘查一下文化短板,在重视物质建设的同时,对文化建设投入更多的关心,将会是十分有益的。
⑧倘若有一天,我们在高铁上听到有人在争论诗歌与散文的重要性,在酒吧里听到有人在探讨哲学与康德的意义,那就是文化复兴的令人鼓舞的信号。
(选自《杂文月刊》,略有改动)
( 1 )全文围绕哪句话展开论述?①人们似乎早已放弃那些“荒唐无聊”的争论。(对句中加引号的“荒唐无聊”,你怎么理解?)
②过于“务实”的风气,使我们被世人视为“物质主义”至上的国度。(“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当前形势下该怎样营造有利于文化复兴的时势风气?请细读上文并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三点)【链接材料】
①2013年,央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关于汉字文化传承的讨论。节目开播以后迅速引发数百家媒体高度关注、数千万网民全城热议。
②台北市花巨资塑孔子像,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一文中表示反对。她认为仅仅一个铜像是不能宣传孔子思想,复兴中华文化的。
绿色技术
①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
②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
③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
④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 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请以“眉头舒展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