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水浒传》中的林冲有一个相同的称呼——行者。 B: 《简·爱》中的海伦、谭波儿小姐和贝茜都曾在简·爱遇到困难时给予她关爱或者帮助。 C: 《海底两万里》显示了作者凡尔纳非凡的想象力,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渴望自由驰骋的愿望。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人物时在叙事、描写中还宇插了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等形式。 |
2、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针是从来不会逆转的。 。 ①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 ②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 ③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 ④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渐衰弱的身躯。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②①④③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倾听(qīn) 瞥见(piē) 宁可(nìng) 脍炙人口(kuài) B: 蹒跚(pán) 朔风(shuò) 蹊跷(xī) 万籁俱寂(lài) C: 踉跄(liàng) 祈祷(qí) 打颤(zhàn) 衣衫褴褛(lán) D: 字帖(tiè) 关隘(ài) 殷切(yīn) 故弄玄虚(xián)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缭草 馥郁 纷至沓来 B: 瑕疵 颤粟 矫揉造作 C: 胡茬 取谛 壁垒森严 D: 决计 皱缬 问鼎苍穹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B: 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 , 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争光。 C: 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 , 总是默默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
6、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 ②闻先生的书桌, 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内。” ③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很 但他做得很认真。 A: 振荡 零乱 不足挂齿B: 震荡 凌乱 不足挂齿 C: 振荡 凌乱 微不足道 D: 震荡 零乱 微不足道 |
7、 | 为了提醒同学们爱惜图书,学校图书馆征集了四则宣传标语,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珍爱图书,阅过无痕。 B: 书籍是我们的朋友,对待朋友一定要友好。 C: 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D: 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
8、 |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 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 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 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著名作家张爱玲晚年心灵孤独,身体多病,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正在被人们所了解。B: 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这家企业通过“怕上火”的定位推广凉茶产品,最终打造出了家喻户晓的凉茶品牌。 D: 近代以前,跟西欧和西亚文化相比,农业繁荣的华夏文化毫不逊色,或许还略胜一筹。 |
10、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B: 王明同学做作业时,字迹潦草,杂乱无章,如群蚁排衙。 C: 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 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曾出现在日本捐赠给中国抗疫物资的包装箱上。这蕴含捐赠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和链接材料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2020年2月9日,日本舞鹤市运往大连的医疗物资包装箱上写着此诗句。舞鹤市与大连市于1982年结为友好城市。 |
阅读下面的文字。 ①咸来问讯(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 ④水甘而芳( ) ( 2 )下列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古今变化的是( )A: 不足为外人道也 B: 似是其子孙 C: 其两膝相比者 D: 无论魏晋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 4 )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源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境地。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认为这种说法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5 )请结合文章谈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
北冰洋的“无冰之夏”
叶盛
①科学家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来一个“无冰之夏”。
②北极海冰不是一成不变的。北极海冰在一年中会发生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
③研究表明,北极海冰在持续减少。以海冰年龄为例,1988年25%左右的北极海冰持续冻结4年以上,2013年这个比例降到了7%。在过去60年里,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通过卫星观测,1979年至2000年,北极夏季最小海冰范围平均为670万平方千米。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值在2012年达到最低,只有近334万平方千米,又减少了一半左右。
④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不及海豹。因此,海冰减少严重影响到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导致其种群近几十年来锐减。北极海冰减少还导致了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显著降低。这种盐度的显着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
⑤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由于液态水比冰的热容量更大,北冰洋一旦在夏天失去海冰的覆盖,就会吸收并存储更多的热量,从洋流和大气循环等多个方面扰乱现有的气候状态。
⑥北极上空极低温的气团被一圈极地高速环流围绕着,不会轻易扩散。有研究发现,海冰的消失会削弱这圈极地高速环流,导致北极的低温气团向低纬度地区扩散。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⑦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在航运方面,北冰洋航线成为可能,将大大缩短从太平洋沿岸前往西欧和北欧的航海距离。然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能抵消海冰融化相关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⑧北极海冰减少,也与地球倾角等因素有关。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曾比现在更为倾斜,导致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北极很可能在1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然而,地质学因素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至少以万年为单位,因而从这一角度无法解释当下海冰面积的急剧变化。
⑨“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根据计算机模型模拟计算,北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可能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2034年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年份。由于气候是非线性系统,对模型的建立方式和条件设定非常敏感,科学家们一般都比较谨慎保守。从以往实际发展来看,一般都会比预测提早到来。
⑩人类的碳排放是过去200年来影响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人类不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变,全球平均气温在21世纪末将上升1.5摄氏度以上。在没有跨越式科技发展的前提之下,这一温度上升幅度将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北冰洋的“无冰之夏”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 1 )下面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童年(节选)
曹文轩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选自《阳光新阅读》)
( 1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童年的哪些记忆?请简要概括。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
( 3 )选文这样写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请发挥想象,运用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将这一句话扩充为50字,将老祖母的慈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各有各的精彩
要求: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天,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
弟子们有的说是枝叶,有的说是花果,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东西总是显而易见的。还有的说是看不见的树根,正如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往往隐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老禅师笑而不语。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