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蹒跚 拂晓 惶急 荡然无存 B: 归咎 肃穆 狼籍 微不足道 C: 藩篱 交卸 烦噪 穷愁潦倒 D: 遗骸 赃物 技俩 月明风清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 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与“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 通过调查,是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去“通过”或“使”) 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删去“防止”或“不”)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小儿七星茶颗粒的主要成分是薏苡仁、稻芽、山楂等七味药配置而成的。 C: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中国和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 D: 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尽量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
4、 | 抗疫期间,一位学者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凝心建小康铸梦神州春风化雨”。下面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下联的一项是( ) A: 同气谱新篇豪气满怀万众一心 B: 雷火冲天宇闭门斗孽甘霖遍降 C: 战士断疫情转世华佗妙手回春 D: 聚力开新路领潮世界众志成城 |
5、 | 选出下面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这一自出心裁的设计,深受好评。B: 登上武当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C: 当语文老师来到他的身旁时,他竟然没有察觉,还在旁若无人地大笑。 D: 李老师知识渊博,上课风趣,同学们都是他的善男信女。 |
6、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秕谷(bǐ) 罕至(hǎn) 盔甲(kuī) 叵测(pǒ) B: 竹筛(shāi) 渊博(yuān) 倜傥(tì) 蟋蟀(xī) C: 锡箔(bó) 桑葚(shèn) 油蛉(líng) 收敛(1iǎn) D: 确凿(zuō) 菜畦(qí) 缠络(chán) 觅食(mì) |
7、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 科学家研究发现,忧郁、愤怒、悲伤……等恶劣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C: “新华澳报”报道,中央政府将向澳门赠送名为“奇妙"和“蜀祥”的两只大熊猫。 D: 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情感、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
8、 |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呐喊》。 B: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C: 《阿长与<山海经>》以记叙为主,作者通过对长妈妈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热情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同时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毒害。 D: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切渴望平安,虽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
9、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遥望远方,只觉得面前无边的云雾如海,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汹涌,似有一头万年巨兽隐伏其中,正窥伺着他。 B: 羸弱无助的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在福利院得到精心照料和养育,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长大成人后走上了社会。 C: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D: 清江上架起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
10、 |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B: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C: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D: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2 )诗的尾联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
文言文阅读 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扳而上。其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扳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②,扳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扳而上。 (注释)①削:陡峭 ②陨:坠落 ③摧:崩裂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①有洞东向 ________ ②幸而及石 ________ ③间得一稍粘者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扳草根而登。 ( 3 )说说选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①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②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 1 )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2 )文中举了三个关于人工选择作用的例子,其作用是 ( )A: 例子多更能说明人工选择的作用。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4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一句中“仅”“已”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5 )蒲班克偶然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就特意培养,最后培育出蓝色虞美人。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地球疫情暴发,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
金凤
①随着新冠病毒的蔓延,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就剩下国际空间站了。在一般人看来,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是人类处于太空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②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有关专家表示,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宇宙射线辐射等因素加持下,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有更多的可乘之机,宇航员“中招”的风险更大。
微生物在空间站曾劣迹斑斑
③和地球上一样,国际空间站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美国国航航天局(NASA)在对空间站内的微生物进行分类时,发现了包括葡萄球菌、肠杆菌、芽孢杆菌和红酵母等四大类微生物群落。科学家们指出,在办公室、健身房和医院等普通地球环境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细菌,因此空间站与人类经常光顾的其他“人造环境”其实较为类似。
④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微生物中,主要存在的致病细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微球菌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及内脏组织器官感染;而链球菌中的肺炎链球菌易使宇航员患上肺炎;变型链球菌主要存在于人体牙斑中,是造成字航员牙齿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此外,部分微球菌会寄生于人体皮肤、咽部和眼睛,当宇航员抵抗力下降时,会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等。
⑤除了威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外,微生物对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结构材料也形成了破坏。“和平”号空间站结构材料被微生物腐蚀,形成了一个2毫米的凹陷:“联盟”号飞船舷窗曾因霉菌的生长使能见度降低、光学性能下降。
平时人畜无害的病毒,一上天就变脸
⑥在人体的肠道、肺部、皮肤等组织部位存在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这些共生微生物已经成为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跟人和平相处。
⑦而在远离地球的空间站,微生物和字航员都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微生物在太空中会因为受到环境压力而发生各种变化,空间辐射会导致微生物发生变异,空间微重力还会使微生物发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例如毒性、致病性和抗药性会增加。此外,在太空中,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下降,这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都有所体现。在地面模拟失重效应的实验以及太空中进行的实验里,实验动物的淋巴器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这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⑧太空中宇航员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导致其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下降。有一些病毒在人体内看似休眠,主要是因为受到免疫系统的压制,而不是真正的失活,一旦在太空飞行期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它们就可能被唤醒。
想在太空作恶没那么容易
⑨不过,纵使病毒花样再多,人类也总有破解它们的招数。
⑩为了防止地球的病毒被带上太空,航天器在建造、测试、运输和发射前,要保持环境的绝对洁净,必要时还要进行干热灭菌、辐射灭菌等微生物的消杀处理,以火星等可能存在地外生物的星球为目标的探测器,就是这样进行微生物防护的。如果航天器的构件以及里面的空气、食物和水没有受到污染,那么剩下的感染源就是宇航员了。为避免病毒被带上太空,在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之前,还会对其进行医学隔离和检疫,确保他们不携带活性病毒升空。
⑪今年4月,国际空间站将面临宇航员轮换,NASA正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新冠病毒进入空间站。NASA医疗工作人员巴茨马诺娃说,各国航天机构一直致力于防止任何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考虑到增强的安全措施,新冠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字数:600字以上。②诗歌戏剧除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③文中不得出现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