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心声》有些词语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请你将下列词语和与之相对应的项选起来。
( 1 )眯缝( )
A: 形容人的脸型
B: 形容读书的声音
C: 形容人的表情
D: 形容说话的样子
( 2 )嘟囔( )
A: 形容人的脸型
B: 形容读书的声音
C: 形容人的表情
D: 形容说话的样子
( 3 )琅琅( )
A: 形容人的脸型
B: 形容读书的声音
C: 形容人的表情
D: 形容说话的样子
( 4 )棱角分明( )
A: 形容人的脸型
B: 形容读书的声音
C: 形容人的表情
D: 形容说话的样子
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 )
A: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眼花潦乱 白手起家
B: 抑扬顿挫 深恶痛急 任劳任怨 重岩叠嶂
C: 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屏息敛声 如梦初醒
D: 为富不仁 杳无消息 油光可签 正人君子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 , 签署了合作协议。
4、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商(gǔ) 踉跄(liàng qiàng) (zhòu)眉 威风凛凛(lǐn)
B: 或(jiàn) 尴尬(gān gà) 狡(jié) 不亦乎(yuè)
C: 口(yì) 荒冢(huāng zhǒng) 浩(hàn) 盆大雨(qīng)
D: 媚(xiàn) 挑剔(tiāo tì) 粗(kuàng) 废忘食(qǐn)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B: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D: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B: 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C: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入夏时节,郁郁葱葱的花木间,彩蝶三五成群,用它们的翩翩舞姿展示生命之美。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小大之 , 虽不能察,必以情
B: 肉食者 , 未能远谋
C: 明日 , 徐公来
D: 使内外法也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 ④②⑤③①
B: ④②①③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⑤③④②
9、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旧社会,奸商恶吏相互勾结,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B: 那个“留学博士”出版了一本《留学指南》,不学无术者趋之若骛
C: 别看他在你面前一本正经 , 其实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
D: 班会课正式开始,下面请老师为我们抛砖引玉
10、下面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B: 贵阳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 , 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
C: 她减了又长回来,改食谱换新衣,这周神采奕奕 , 下周又衣着邋遢。
D: 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 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注】: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 1 )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2 )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善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榔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丰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临 沧州南一寺河干/执策而之(《马说》)
B: 耳 渐沉渐深/闻寡人之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再 如是啮/而衰(《曹刿论战》)
D: 已 转转不/是亦不可以乎(《鱼我所欲也》)
( 2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

( 3 )在语段(一)中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4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纪昀对他笔下的讲学家和游僧分别持什么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AI医生”离我们有多远

①2016年开始的医疗人工智能,至今方兴未艾。国际、国内研发团队开发出来的AI(人工智能),要么是通过已有的医学影像结果来学医学知识,要么是通过医学生化指标来学习、充实自己。而在广州,一个中外专家合作的团队通过摸索,让医学人工智能既能读懂中文病历,还能较高精度地为儿童常见的55种疾病进行诊断。

②尽管近年来AI已成风口,但有关“AI医疗”的各方信息往往各执一词。例如,这边报道称AI在诊疗大赛上完胜医生团队,前景乐观,那边却有专家认为这完全是虚火上身,离真正意义上的诊疗相距甚远。

③那么,有了懂病历、能诊断的医疗AI,是否意味着“AI医疔”不再是梦,“AI医生”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呢?

④平心而论,“AI医疗”所描绘的无疑是一幅美妙的图景。即便是对于医疗专业人士而言,与其说担心被A抢了饭碗,毋宁说巴不得AI赶快把自己从纷繁复杂艰辛耗时的诊疗工作中解放出来。

⑤比如,医疗中有很多图像处理工作,完全由医生人工识图,显然会耗费大量精力,假如AI能替代这部分工作,无疑会减轻医生的工作负荷;再如,手术这类耗时费力而又高风险的工作,如果未来

AI手术机器人能够干得更加精细完美⑥AI的确在颠覆一些行业,甚至正在改变职业的版图,也是好事一桩。,但AI的发展也将遵循其规律,有其边界和止境。就医疗而言,AI毫无疑问会有其用武之地,对其善用,也必将改善整个医疗生态,优化患者体验,增进医疗效率。但如此复杂的医疗系统,AI的确也很难普遍适用。相比认为AI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赋能”这个词恐怕更贴切。对于包括医疗在内的各个行业,在最具优势的环节引入AI,自然是一种赋能与提效。而这一过程,无论是限于AI的技术发展阶段,还是限于行业或专业流程优化本身,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试错并逐渐改善的过程。

⑦以目前的AI能力,AI医疗更多只能定位为辅助医疗,尤其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方面,机器学习已然展现了其特有的优势,相比人类学习医疗影像所需要的时间,机器算力自然不是人类大脑所能匹敌的。在这些特定方向的AI辅助,自然有望解放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但真正意义上的AI独立诊疗仍遥不可及。

⑧这一点,其实不妨参照自动驾驶。相比驾驶,医疗活动的复杂度显然要高得多,当AI在自动驾驶方面还很难做到真正的突破,真正意义上的“AI医疗”无疑更加遥远。即便在一些特定技能的对战上AI胜过医生团队,但这是否具备长期的稳定性,尚有疑问。正如药品的商用必然通过长期严谨的科学试验,AI用于医疗其实也需要同样的审慎与严谨。

⑨AI行业有句话叫做“懂医生的AI会战胜不懂医生的AI',这话改成“懂AI的医生会比不懂AI的医生更专业”,或许更适合当下。对“AI医生”,我们充满期待。

(选自《工人日报》,有删除)

( 1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段列举了三个“A医疗”应用的例子,既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又展示了其在当今的发展程度。
B: AI可以将医疗专业人士从复杂耗时的诊疗工作中解放出来,替代医生进行独立诊疗。
C: 文章第⑧段将A医疗与自动驾驶作比较,突出说明了“AI医疗”与自动驾驶的实现具有相同难度。
D: A在诊疗大赛上完胜医生团队,证明“懂AI的医生会比不懂AI的医生更专业”。
( 2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I能颠覆一些行业,也正在改变职业的版图,这是一个不断探索试错并逐渐改善的过程。
B: 手术这类耗时费力而又高风险的工作,A手术机器人比医生干得更加精细完美。
C: 在医疗文字处理、图像处理方面,AI是一种赋能与提效。
D: AI虽然在一些特定技能的对战上胜过医生团队,但不能说明其具备长期的稳定性。
( 3 )联系全文,分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AI独立诊疗”仍遥不可及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冰湖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 1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 ________ ——砸冰行船—— ________ ——看到希望

( 2 )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 3 )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 4 )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越长大,我越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体自选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拜托小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